曾有少年时 包书海报

曾有少年时  包书海报
作者: 李浩源
出版社: 浙江教育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5.28
折扣购买: 曾有少年时 包书海报
ISBN: 9787572210075

作者简介

\\\\\\\\\\\\\\\\\\\\\\\\\\\\\\\"李浩源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理学在读研究生,以672分的高考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后保送同校研究生。从小喜好文史,尤其对唐朝有深入研究,曾参加“汉字英雄”“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被誉为“唐朝通”。2019年参加电视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凭借扎实的法学知识为人熟知,甚至被网友戏称为“行走的法条机”。 法曹之外,喜好文史。 浅谈格局,漫说悲欢。 微博:@鲤太史_李浩源 \\\\\\\\\\\\\\\\\\\\\\\\\\\\\\\"

内容简介

\\\\\\\\\\\\\\\\\\\\\\\\\\\\\\\\\\\\\\\\\\\\\\\\\\\\\\\\\\\\\\\"一 天宝六年(747 年)的冬天,北风凛冽,天色迷蒙,宋州千里平川,地无涯际,层层浓云遮蔽白日,渲染黄晕,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来。不一会儿,大片的雪花呼啸而下,扑向行人的面颊,打在粗厚的袍上。宋州是中原大城,这一日天色阴郁,城门外往来者寥寥,郊亭的酒肆还在执着地开张。酒肆门外,站着两个汉子,汉子执着地不肯分别,拴在一旁的老马,冻得左右行蹄。 “令望兄,长安一别,算到今日十余年。你我当时都青春不羁,如今却连酒钱都掏不出来。” “达夫不要这么说,你将来是要鱼化龙的人。不像在下,还要四处讨生活,没有着落。” “令望兄,天寒地冻,我还拉着你在这里说长道短,热的酒也没有一杯。我怕耽搁了,令望兄今夜又得在荒村投宿。” 达夫牵过一旁不耐烦的马,董令望拍了拍这仅剩的“忠仆”,跨鞍上马。达夫似乎还有什么话,压在嘴边,咽了下去,只是胡须动了一动。 二人叉手施礼,青丝苍颜,只有这个礼节不曾移转了。 达夫看着董令望的人马,哆哆嗦嗦,逆着北风,跑不了,也走不远。他赶紧追上去,从怀中掏出两张纸,递给董令望,然后当着马头,再施一礼,转身走开。这一次轮到董令望目送达夫,等到达夫的壮实身影没过地平线,董令望才展开纸,读其文: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其一》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别董大·其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诗看罢,董令望赶紧催马,登上沙丘,可天地茫茫,飞雪漫天,竟连半个行人也找不到了。董令望立于马上,对着宋州城的方向抱拳施礼。仰面忍泪,扭头催动马蹄,消失在了皑皑荒原之中。 这个题诗的汉子叫高适,字达夫,行次三十五。这一年是他蜗居宋州的第九个年头,诗名已经有了,功名还欠一点。他总和别人说,自己出身渤海高氏,是一等一的大家族。不但他自己这么说,他全家也是这么认为的,只要是他们家人的墓志铭,无不把籍贯刻成了渤海。可渤海高氏中查无此人。这也不是高家好攀高枝,在那个门第观念森严的时代,谁都想把自己的门第抬高,得别人高看一眼。只不过,这只能在精神上给自己加分,前途方面,高适已经付出了三十年光阴,仍无结果。 二 初冬,天冷,下小雪,三个人拥着加厚的袄子,赶到酒肆喝两杯,暖暖身子。都在长安闯荡,暂时都没闯出什么名堂来,一两杯劣酒,已经是消费极限了。这时,一群梨园的艺术工作者来到酒店,他们年纪尚小、职业稳定,不一会儿就占据了酒楼的好位子。三个老男人识趣,凑到一边烤火,看着这些少年恣意青春。四位华服丽妆的歌姬随之登楼,跟着十来位歌手、乐师一起,弹奏当时的流行歌曲。王昌龄仔细听了听,原来都是当时风行的诗歌,他拍拍两位老兄弟的肩膀,凑着耳朵说道:“哥几个,就写诗这个问题,咱们私下较量很久了,一直没个定论,你们看啊,今天这几个名家,”说着,三人望向那些曼妙的身影,“他们谁唱咱们诗句多,咱们谁就厉害。”大家觉得这个办法很公道,便躲在一边,侧耳聆听。 不一会儿,歌声响起:“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沾了炉灰,在墙壁上得意地画一道记号,又不敢声张,小声道:“一首绝句啦!” 不一会儿,另一个歌姬婉转开口:“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独是子云居。”这诗,是不久前哭送早逝好友的,高适听了,心里仍不是滋味,淡淡地跟着画一道记号。 此处才歇,那里又起:“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眉毛都快挑上幞头,又画了一道记号。 王之涣坐不住了,他压着声音说:“得意什么!这些啊,都是二三流歌手,文化水平也不高,也就唱唱你们的诗。那些一流歌手,唱的都是阳春白雪,他们不懂,也唱不来!”说罢,他用手一指,正正指向里面最为美丽端庄、受人喜欢的一位,说:“如果,如果哈!她唱的不是我的诗,我这辈子不和你俩比。”高适和王昌龄嘿嘿一笑。 “如果……”王之涣比较严肃,“如果,她唱了我的诗,你们就赶紧从座位上下来,拜我为师!”高适和王昌龄都快忍不住笑,憋红了脸,点头答应,等他出糗。 不多时,轮到了那位双鬟宝髻、铅华动人的女子,她一开口便似珠如玉,满座倾倒,可她唱的,偏偏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兴奋地跳了起来,一只手拿酒便灌,另一只手指着目瞪口呆的二人,说:“你们听听,你们听听!”说罢,大笑不止。王昌龄、高适也放声大笑,互相劝酒。 这边的开怀大笑,引来那边的瞩目。有好事的歌手说:“几位郎君,什么事那么开心?”王昌龄和高适便一五一十把斗诗的事讲了出来。歌手们非常惊讶,原来他们就是作者本人。大家赶紧迎上去行礼,领队的人说:“我们有眼不识泰山!几位才子如果不嫌弃,一起来喝杯酒吧!”这样的好事,三人怎么会嫌弃,赶紧加入开怀畅饮。 那一日,王昌龄已官任校书郎,王之涣、高适尚在蹭蹬之中,心情不快。三人相聚,已是难得;酒肆遇知音,更是幸运。“难道执掌大权的人,欣赏能力还不如这些艺术家吗?”高适心中不解,有些沮丧。不过,他此时已算小有名气的诗人了,务实的高适是不会放过这点积累的。他觉得如果科举之路不通,那么就要去边疆碰碰运气,他开始打听着各地藩镇招募的消息。 三 年轻的时候,韦应物对待工作并不十分上心。真正引起这位纨绔子弟关注的,是长安城哪里有了美人,哪里有了好酒。读书、赋诗?不存在的,和朋友们赌博聚会才是重点。为了这些狐朋狗友,出身高贵的韦应物不惜到街头做“古惑仔”。毕竟,长安、万年的县尉和不良人,还不敢管到千牛卫的头上来。那时他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姓杨,两位少年勾肩搭背,厮混于长安。不久前他与这位杨公子重逢,三十多年过去,少年变成了老哥,杨公子也变成了杨开府。刺史与开府相见,一本正经,二人差点笑出声来。推杯换盏间,杨开府问道:“还记得当年,在玄宗皇帝身边,荣列仪仗的日子吗?” “记得。” 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 玉林瑶雪满寒山,上升玄阁游绛烟。 平明羽卫朝万国,车马合沓溢四鄽。 蒙恩每浴华池水,扈猎不蹂渭北田。 ——《温泉行》 如果有人谈起这些话题,韦应物的眼睛就会放光,不过,这道光已经很久没有浮现了。他还记得那是天宝年间一个下雪天,天子要到华清宫去,给玄元皇帝,也就是太上老君上香。那时,身为千牛备身,韦应物在仪仗中充任导引的角色,马也不是禁卫里平庸无奇的老马,而是皇帝飞龙厩中,昂首挺胸、气宇轩昂的高头骏马。韦应物在马队里四下张望,放眼望去,瑞雪漫天、仪仗蔽日,盛世的景象无边无际。 典礼结束,皇帝御殿设宴,少年们自觉地排列,衬托至尊的威严。皇帝那时宠幸杨妃,韦应物心里对杨妃的美貌也每每好奇。窥探宫妃,绝对是失礼的事,韦应物胆大,却也不敢冒险。但一瞥远处的帘子,还是能感受到太真妃子的丽质。 韦应物的脸都被酒浇红了,还在高兴地描绘着宫宴的情景,他和杨开府甚至站起身来,手舞足蹈,跳着早已不流行的舞,哼着上一个时代的歌。旁人看了,以为是发疯,但他们心里知道,自己正穿越时空的隧道,捡拾繁华破灭后的碎片,努力拼出天宝盛世的一片幻景。这哪里是故友相逢的宴席,这是安禄山拜寿起舞的实况,是玄宗皇帝敲打羯鼓的再现,这是那个时代的重演。 韦应物踉踉跄跄地走回席上,有年轻人给韦应物行一礼,问道:“使君,你今天说的都是真的吗?” “啊?真的吗?真的啊。”韦应物苦笑一阵,眼泪都快滴到酒里了。 四 船没靠岸时,你便能看见那座高阁矗立云间,冷峻地面对着往来宾客,江水悠悠,几百年来,冲刷掉了太多的风流。“嗐,我又算得了什么呢?”一个长相平平,乃至有些“惊人”的男子,于船头眺望多时。十二年了,不能说山河无恙,但天地也未曾老去几分。这江、这山、这楼、这岸,都不曾被日月消耗半点,自己的这张丑模样,倒是被“雕琢”得越来越深了。 船舷重重地撞了岸,还没站稳,他便被船家“赶”下了岸。也不知道是因为长相还是别的原因,船家就没给过他好脸色,尽管老老实实地付了钱,船家依旧骂骂咧咧的。查验入城,天色渐晚,十二年前自己算好了良辰吉日,打算由此上京,一举夺魁,谯楼上的鼓声是那般雄壮;十二年后,自己重返南昌,却是在前途未卜之中,去长沙谋生计,阵阵暮鼓,听得心寒。他找了一处楼院相连的邸店歇下,叫了些酒菜,款待风尘仆仆的自己。不一会儿,前堂音乐奏响,借着酒意,他跟着曲子摇头晃脑,击节吟唱起来。 忽然,一阵歌声飞进了他的耳朵。曲调婉转、歌喉清越,与一路上的山歌村吟绝不相同——甚至还有些耳熟。他站起身,推开屋门,走到前堂,悄悄在柱后观望,只觉得这歌姬也甚是面熟。这歌姬不单能歌,还善舞,一旁的乐工拍子一变,她就兀自伴着节拍和韵律,手应足和,赚得满堂彩。男子记忆里,也有这样一段舞姿,跟着音乐曼妙翩跹。他循着记忆的痕迹,还不等那旋律终章,就走近歌姬的身旁,直到看清歌姬的模样——眉挂桂叶、口若流丹,只是眼角微延鱼尾——“云英!你还是年轻的云英啊!” 男子大声喊出她的名字,如一道响雷,激起了记忆的尘埃,满堂的眼光,都移到了他的身上来。 “这长得雷公样的人是谁?擅闯明府的宴席。”有人想要制止他。 云英从舞乐中抽出身来,转过头,望着眼前相貌惊人的鲁莽男子,也是一脸的讶异。 “罗昭谏?” 云英见他不答,又悄声问道:“罗隐秀才?” “是罗隐?是那个作《谗书》的罗昭谏才子?”周围人听到这个名字,开始叽叽喳喳起来。 “就是他吧!我听说他总是落第,都流落到这里来了!” “是因为……相貌不佳吧。” …… “云英,十二年了。你倒是没什么变化。”罗隐上下打量着云英,岁月似乎忘记了她,在她那里,十二年就是昨日罢了。 “秀才又沧桑了些。” “云英,我此番……” 云英抿着嘴,也打量打量罗隐,隔一晌的工夫,细声地说:“秀才,还是白身吗?” 罗隐摆摆手,只是不答。他扫视了一圈旁人,看着大家复杂的表情,轻佻地吟道: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赠妓云英》 罗隐没有再理会身后的宾客是何种神情、云英此时是羞惭还是恼恨,毕竟,南昌只是他的一站,他这一程为的就是再次“成名”。罗隐追求“成名”的故事,就从这里讲起好了。\\\\\\\\\\\\\\\\\\\\\\\\\\\\\\\\\\\\\\\\\\\\\\\\\\\\\\\\\\\\\\\" \\\\\\\\\\\\\\\\\\\\\\\\\\\\\\\\\\\\\\\\\\\\\\\\\\\\\\\\\\\\\\\"★浩源来了!他是高能学霸、诗词才子、综艺新星,曾以627分的高考成绩考入人民大学,更在“诗词大会”“令人心动的offer”“登场了!敦煌”等节目中成功出圈,人称“好圆”“人间妄想李浩源”。 ★SHOU次出书!《曾有少年时》是浩源学识的集中展示,读唐诗懂历史,学“好圆”变博学! ★网红教授戴建业、百家讲坛主讲人蒙曼、知名历史作家吴钩、新生代才女北溟鱼倾情推荐。 ★10个天才诗人串联起300年大唐兴衰史,从初唐的陈子昂、安史之乱的高适,到唐朝末世的韦庄,诗史不分家,更有诗人的精彩小八卦。 ★非一线诗人天团展现不一样的唐代传奇,陈子昂、罗隐、韦应物、李贺……他们也曾在泥淖中眺望繁星,他们也曾是忧伤又倔强的年轻人。 ★ 实用阅读版,附赠大唐300年才子年表、全书重点诗文以及逾百本参考书目,XX满满。 ★国潮设计,精美插画,青春版大唐才子风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