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丛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子日:“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出处: 《论语·八佾篇第三》 解析: 孔子对三代(夏、殷、周)的礼乐进行了广泛而深 入的了解,而且先后到宋国、洛邑、杞国等地,对殷 礼、周礼和夏礼作了实际考察。孔子认为,三代礼制 表现为一种渐进的历史过程,即殷商沿用夏朝的礼义 ,但有所增删改变,这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用殷商 的礼义,也有所增删改变,这也是可以知道的。因此 ,接替周朝的朝代,即使是一百个朝代以后,也可以 预先知道其大概面貌。孔子同时感到夏礼和殷礼由于 时代久远,文献不足征而不知其详,唯有在夏礼和殷 礼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周礼至今保存得最为完备,能够 带给我们更多有益的启示。孔子称道周代“郁郁乎文 ”,强调周代的礼乐文化具有一种人文精神,这种精 神主要表现为崇尚人伦道德的理性精神,这是对夏商 文化的一种突破,是值得继承发扬的。孔子所谓“从 周”,便是他这种愿望的简要表述。 在不同民族文化和三代文化并存的春秋时期,确 立周文化的主导地位,同时对于传统文化又采取包容 的态度,这对于当时正在进行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无疑具有极大意义。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想,孔子开 创了独具特色的儒家思想,把为人所独有的理性精神 提高到了理论的高度,为人的存在的合理性确立了坚 实的人性基础。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 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出处: 《论语·为政篇第二》 解析: 子游问孔子,究竟什么才叫作孝顺。孔子说:“ 现在的人以为仅仅给父母吃好穿好,养活父母,让他 们衣食无忧就可以叫作孝顺了。但是狗和马也一样得 到我们的饲养照顾,如果内心没有一份真挚的对父母 的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犬马还有什么区别呢 ?”孔子认为子女对父母的真挚情感才是孝顺的根本 。这种孝敬的真挚情感是发自人们的内心深处的,而 不仅仅流于外在的表面形式。使父母衣食无忧,仅仅 是外在的行为表现,与人的内心的感受不一定有密切 关系;而对父母的尊敬,则源自人的内在道德情感, 其根据在人自身。这种孝敬的真情实感为人所独有, 是人区别于动物也即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所在。内心 里有了孝敬父母的真情实感,自然会有赡养父母的外 在行为;假如内心里对父母没有孝敬的真情实感,仅 仅是在衣食供养方面给予满足,那么,对于动物的饲 养和对于父母的赡养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由此可见,发自于内心真诚无欺的情感才是人们 道德行为的真正发端处。在对于父母的孝敬过程中, 通过道德行为的表现,目的也在于培养对父母应有的 这种内心真诚无欺的情感,使人的道德人格得到培养 与完善。 子日:“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 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 于其父母乎?” 出处: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解析: 孔子的弟子宰我质疑了儒家所维护的最重要的礼 ——三年之丧。他认为三年的丧礼太久了,三年时间 会让很多事情荒废掉,很浪费,一年的时间应该足够 了。孔子说,父母辛苦抚育子女,小孩要在父母怀里 三年才能离开。所以,三年之久的丧礼,完全是每个 人发自内心的需求,是自我感情的需要,而不是外在 的要求,不是别人强迫我们这么干的。孔子批评宰我 “不仁”,因为他认为,宰我反对三年之丧,仅仅是 从功利性角度考虑问题,而没有从道德情感方面考虑 问题,对生我养我的至亲父母都没有真情实感。没有 这种真情实感,心灵就不会得到安宁,这样,道德成 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这与孔子所宣扬的思想是相背离 的,所以遭到了孔子最严厉的批评。孔子诘问道:“ 你安心吗?人家守丧的时候,即使有好吃的也没胃口 吃,听音乐也高兴不起来,住在舒适的家里也不觉得 舒心,哪像你!现在你觉得这样做(反对三年之丧)安 心,那你就这样做吧!”孑L子认为,孝顺父母必须 是发自内心的,只有具备这种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 自觉地按自己的意愿去行事,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人格 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