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图解速查大全(汉竹)
作者简介
武建设 武博士出身中医世家,师从名老中医孟景春教授、单兆伟教授、连建伟教授等,也是国医名师王绵之教授、徐景藩教授的再传弟子。 武博士有着近20年的临床工作经验,长期专注于中医药和舌诊方面的研究,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及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其主编的《一学就会经典药方》《别让虚寒湿热拖垮身体》《零基础学面诊手诊脉诊》《赶走虚寒湿热瘀》等书,深受读者好评。
内容简介
红舌 红舌舌色鲜红,同正常舌色相比颜色较深,现代医学认为是因为黏膜上皮浅表层有炎症,毛细血管扩张所致。红舌主热证,可能是身体积热过多、缺乏水分或津液所致。 红舌如何调理 红舌的调理应以滋阴清热、化痰祛湿为原则。 可选择玉竹、百合、麦冬、石斛等滋阴清热的中药泡茶、煮粥或熬汤喝。 具有红舌特征的人饮食宜清淡,应多食有清热效果的蔬果,如苦瓜、西瓜等。 能够清热的穴位有内庭穴、鱼际穴、少冲穴、劳宫穴、涌泉穴等。 红舌干燥少津 鲜红、柔嫩是心营本色,也是阴虚、津液受损的现象,说明外感热病向里传入心营,致使阴液受损。这一 类舌象患者不宜使用温热类药物。 舌象特征:舌色鲜红、柔嫩,舌面远观似润,但实则干燥少津。 舌象主病:主热邪入里、津液损伤。外感热病传入心营,阴液受损,可见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脑 膜炎等。 嫩红湿润舌 这种舌象提示热与湿相交为患,在外感热病中表示热邪入营,而体内又有湿热;在内伤病中表示阴虚 有火,又素有痰湿。 舌象特征:舌色嫩红而湿润。 舌象主病:主虚火兼痰湿。 舌鲜红有裂纹 此舌象属心火旺盛,热毒耗伤阴液,是体内阴液亏损,不能滋润舌体,从而出现了阴虚火旺的现象。 舌象特征:舌体呈鲜红色,舌中有如“人”“川”“爻”字或槽裂形等不规则的裂纹,舌面少苔或者无苔。 舌象主病:主阴虚内热、邪入营血、胃阴虚损,可见于发热病、脱水、电解质紊乱、糖尿病等。 舌鲜红有红点 此舌象表示温热病邪较重,热毒入侵心营血分。 舌象特征:鲜红色的舌上有散在的深红色(有的甚至是紫黑色的)小点,凸起于舌面。 舌象主病: 主温热性疾病,如感染发热性疾病,可伴有神昏谵语、口干口渴。舌上红色越深、越紫黑则表示病情越严重,如病毒性肺炎、乙型脑膜炎等。 淡白舌,薄白腻苔——气血两虚 舌质淡白,苔薄白腻,舌面有细碎的裂纹,舌体胖大。舌质淡白,说明体内气血不足;薄白腻苔,说明体寒且湿气内生;舌中有裂纹,说明津液不足。 病理舌象其他症状表现 此舌象提示患者身体气血两虚,可见神疲乏力、口干少饮、食欲缺乏、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心烦意乱等症状。 如何调理 此舌象表示患者气血不足,体内有湿气,调理应以补气养血、健脾益气、清胃降逆为主。 日常养护 多食补气滋阴的食物 平时多吃一些补气滋阴的食物,如莲子、薏苡仁、银耳、百合等;忌食或少食耗气伤阴的食物,如辣椒、肥肉等;早晚适量活动,如散步、打太极等。 中药方 宜用补养气血类药物 可选用西洋参、酸枣仁、黄芪、莲子等组方。成药可选用八珍汤加葛根汤等。 穴位方 补气养血、健脾益气 穴位选择期门穴、肝俞穴、脾俞穴、 内关穴、上脘穴、中脘穴、关元穴、膻中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风池穴、大椎穴、气海穴等进行按摩,可补气养血、健脾益气。 胖大舌,薄白苔——脾气亏虚 舌体胖大,舌头颜色较淡,舌苔白,舌体两边有齿痕,舌面有少数小红点。舌体胖大,有齿痕,说明体内有痰湿;舌色和舌苔发白,说明体内有寒气;舌面上有少量红点,说明体内有热。 病理舌象其他症状表现 此舌象表示患者因脾虚而导致体内有痰湿,可见怕冷、大便溏泄、小便清长、四肢发冷、疲劳困倦、免疫力低下、少气懒言等症状。 如何调理 胖大舌的形成多与脾气亏虚,导致体内水湿内停有关,调理应以健脾补气、祛湿化痰为主要原则。 日常养护 锻炼、食疗 要改善身体状况就要坚持锻炼身体,适当地做保健操或瑜伽;另外,可多食用一些具有健脾补气、化痰祛湿功效的食物,如莲子、薏苡仁、茯苓、大枣、山药、白扁豆、丝瓜等。 中药方 分清证型选药物 如果脾胃湿气过重,可服用平胃散来健脾燥湿;如果是脾阳虚,可服用附子理中丸来温脾散寒。 穴位方 祛湿除湿是关键 如果脾胃水湿过盛,可通过穴位疗法来祛湿,丰隆穴和承山穴是除湿要穴,可通过拔罐或按摩的方法来调理。 零基础5步法速学舌诊:一望舌色,二观苔色,三看苔质,四察润燥,五辨舌形; 350种高清舌象一目了然:解析红舌、齿痕舌、裂纹舌、镜面舌……探寻小舌头隐藏的身体大秘密; 7大偏颇体质对症调理: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 45种常见病自诊自查:痛风、糖尿病、胃下垂、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家也能望舌诊病,自诊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