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精)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投书 岳钟琪的仕途平步青云 ,这使得他此时此刻的处境 益发险峻。岳钟琪生于 1686年,乃是将门之后, 二十五岁就授松潘镇游击, 三十二岁官拜副将,三十六 岁擢升四川提督;曾参与藏 边的战役,在青海湖一役逐 退西宁的土著部落,又打过 甘肃之役,平乱于云南。 1728年10月底,四十二岁 的岳钟琪已官拜川陕两省总 督、宁远大将军,雍正对他 心存感激,优宠有加,岳钟 琪之子岳浚亦受不次拔擢, 在扼守大清门户的山东做巡 抚。岳家富甲一方,在川甘 两省拥地无数,在各大城市 还有豪宅,瓦房深院,良田 阡陌交错纵横,管家小厮成 群,供岳钟琪差遣、照料家 产。 纵使岳钟琪富甲一方、 权倾一时,他也深知这是因 为皇恩浩荡。要是皇上对他 的忠诚有所怀疑,那么这一 切在转瞬之间都将成空。当 年满洲铁骑于1644年逐退 明军,缔建大清,此后号令 神州,但满人还是朝夕惕励 ,战战兢兢,以维系江山于 不坠。 让岳钟琪惴惴不安还有 一个原因,那就是岳家的盛 名。岳钟琪是南宋名将岳飞 之后,这对他是利弊互见。 岳飞当年意欲纠合汉人,匡 复为北方鞑虏夺占的河山。 岳飞丹心一片,英勇抗敌, 却遭人猜忌,为权奸所构陷 ,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身陷 囹圄,死在狱中,北方山河 自此沦陷不复。但岳飞一片 忠心照汗青,被视为将相的 典型风范,而他念兹在兹重 拾“旧山河”的吁求也成为汉 人的心声。岳飞的家乡设了 安奉岳飞牌位的祠堂。戏剧 、小说颂扬岳飞的雄心壮志 。说书人演绎岳飞为人刚正 不阿,临阵骁勇善战,仿佛 他们置身沙场,亲眼目睹岳 飞的英勇,说至岳飞遭人构 陷背叛,闻者无不潸然泪下 。当年岳飞长年征战,亟欲 逐退的女真人,正是今日统 治中原的满人先祖;排满人 士会遥想岳飞当年,也是不 足为奇的。岳钟琪对当今皇 帝不管何等忠心,但民间相 信岳钟琪身上所流的血液, 使得他成为复仇雪恨、恢复 汉人昔日荣耀的不二人选。 岳钟琪知道民间的这种想法 ,而他也知道,皇帝对此知 之甚详。 岳钟琪独自一人在书房 ,展读这封甫交付他手中的 信函。有些说法是他先前便 已听闻,知之甚稔,像是称 颂他“系宋武穆王岳飞后裔” ,而促其“乘时反叛,为宋 明复雠”。这封信续道:“以 为君且守死尽节于其前,又 有俯首屈节尽忠于匪类。” 岳钟琪如今宁可侍奉满人, 而不愿信守祖先的声威,已 然损及名节:“人臣之择主 ,如女子之从夫;为臣者事 非其主而失身,如女子已嫁 人而再醮。”。 不过这封由自称“夏靓” 之人所写的信也另有新说。 “慨白先明君丧其德,臣失 其守,中原陆沉,夷狄乘虚 窃据神器,乾坤反复,”他 写道,“中国阴阳合会之地 ,只应生人之一类,不应复 有禽兽并育。”其问的道理 甚明:“天生人物,理一分 殊,中土得正而阴阳合德者 为人,四塞倾险而邪僻者为 夷狄,夷狄之下为禽兽。” 这封信函还提及,在满 人异族统治之下,神州蒙尘 ,浑沌未明:“天昏地暗, 日月无光。”这是何以近来 孔庙毁于回禄之灾;这是何 以近五六年来,寒暑易序, 五谷少成,恒雨恒旸,而“ 山崩川竭”;这是何以“五星 聚”,“黄河清”,“阴尽阳生 ”。 “夏靓”还思索失衡的社 会秩序,他说:“土田尽为 富户所收,富者日富,贫者 日贫。¨夏靓显然不以富户 自居:“当今日,遭逢今世 ,无志于当世之利禄以自污 。”或许,他是以务农为生 ?“与一二同志闭门空山养 鸡种瓜。”倘若他真是耕者 ,却又潜心古籍、优游于古 代,且以史为念。对夏靓来 说,自北宋覆亡以降这五百 年来,于学术政事皆无可观 之处。唯有一儒士“秉持撑 柱”,夏靓称这位儒士为“东 海夫子”。 至于践祚的皇帝雍正, 夏靓极表憎恶,他为岳钟琪 罗列了雍正的罪状:弑兄屠 弟;谋父逼母;怀疑诛忠; 虽富有四海、府库充盈,却 十分贪财;性喜好杀,酗酒 成性,纵情淫色,无怪乎“ 天震地怒,鬼哭狼嚎”。 岳钟琪到了午后才读毕 这封信。要掩人耳目,独览 此信并不难,但有好几人亲 眼看见这封信交到他的手中 ,是故他必须谨慎行事。设 若岳钟琪欲鞫讯传信之人, 则必定要有可靠的证人在场 。假使他要自行调查这类荒 诞不稽的信件,或秘密审讯 传信之人,纵使查得水落石 出,又有谁会信得他?P1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