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尔(提灯天使)/名人传
作者简介
廖秀堇,中国台湾儿童文学作家,喜欢写作、读书,时常向报刊投稿。也喜欢讲故事,是个很受小读者欢迎的讲故事人。
内容简介
转 机 经过拒婚事件,再加上父母亲的不理解,南丁格尔的情绪降到了最低点。她虽然照常参加社交活动,但是犹如行尸走肉。她经常无故头痛,心中一片茫然,偶尔还昏厥跌倒。 她不断地问自己:“这样空虚的日子有什么意义?我还不如死了吧!” 还好,这时候,布列士布里兹夫妇再度邀请南丁格尔一起去埃及旅行。 “我们预备十月出发,在埃及过冬,然后前往希腊,途经德国,明年夏天再回国。” “德国?”南丁格尔像是突然苏醒过来,她自言自语地说:“开塞威特收容所不就在那儿吗?” 于是,1849 年秋天,南丁格尔来到了埃及。在那儿,她见识到古文明的悠久深远,心中充满了好奇与兴奋。不过,在那儿,她也亲眼看到拍卖奴隶的情形,心情变得十分沉重。 埃及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奴隶制的国家,奴隶像货物一般被买卖,毫无自主权。他们额头上烙有标志,如果不服从主人的命令,立刻就有被割耳朵或丧命的危险。 1850 年春天,南丁格尔一行人到了希腊的首都雅典,参观当地的学校和孤儿院,令南丁格尔感触颇 深。 她在这里度过她三十岁的生日,当晚,她在日记上写着:“上帝召唤我为贫病的人服务时,我才十七岁。如今事隔十三年了,我却仍一无所成。究竟什么时候我才能踏上那条路呢?难道这已是分外的奢望?难道上帝已经放弃了我吗?” 布列士布里兹夫妇知道,南丁格尔此行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开塞威特医院,他们决定成全她的梦想。1850 年夏天,他们先经由意大利的港口到达布拉格,然后再到柏林。当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近时,南丁格尔也变得充满了活力,难掩兴奋的神情。 布列士布里兹夫妇故意安排两周假期到别的城市去,让南丁格尔独自一人去拜访位于莱茵河畔的开塞威 特。 当南丁格尔走进开塞威特医院时,觉得自己像是前来朝圣的基督徒。 “这可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地方啊!” 医院的创始人弗利杜纳牧师是位亲切的长者,他知道南丁格尔远从英国来,就亲自带领她参观了医院的每一个角落。 南丁格尔决定住在收容所里,这样她才有足够的时间仔细地观察附设的学校、医院、幼儿园等,而且提出心中所有的疑惑。 两个星期后,她依依不舍地告别。 “怎么样?有什么感想吗?”布列士布里兹夫妇注意到归来的南丁格尔,神采飞扬,和以前判若两人,不禁慈祥地笑着问。 “我从未见过那么清洁的医护场所。伦敦的医院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南丁格尔兴奋无比地说,“而且,这儿的护士都受过良好的训练,深受病人喜爱,做事也很尽职。” 对南丁格尔来说,这是一次珍贵的体验,也带给了她无穷的希望。 1850 年8 月,南丁格尔回到英国。这次旅游让南丁格尔变得坚强,不再怯懦,她忽然觉得人生有了明确的方向。 美梦成真 当南丁格尔临别开塞威特医院,向弗利杜纳牧师道别时,牧师曾建议她记录下这两个星期来的所见所闻。于是,南丁格尔就趁着回国途中,把在医院里所接触到的一切加以分析整理,写下了三十二页的论文。 不久,市面上出现一本名为《莱茵河畔的开塞威特医院》的小书,署名为“一个不知名的小妇人”,书中对英国的女性同胞发出热情的召唤。 这是南丁格尔最初的作品,引起强烈的回响。可是,顽固的家人还是不赞成她的志向。父母亲每谈及此事,仍只是相对叹息。 这时,芭希突然心生一计,对母亲说:“哎,妹妹这么有文学的才华,我们就劝她成为文学家吧!” 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地说:“是啊!弗洛伦斯从小就喜欢涂涂画画,富有想象力,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个行业的。” 于是她们两人把南丁格尔在旅行期间所写的短文、杂记偷偷地整理出版。 当芭希将出版的书送到妹妹手中时,不免踌躇满志地说:“你看,这才是你该走的路啊!” 南丁格尔看到自己心血的结晶能够结集成书,确实感到惊喜。但当她了解母亲和姐姐的意图后,便再次毫不犹豫地向家人表明:“我只想成为一名护士,请成全我吧!我一定要回到开塞威特,接受训练。” 不久,芭希又生病了,将由母亲陪同到德国的加鲁斯巴得去养病。南丁格尔见机不可失,再度提出前往开塞威特的请求。母亲这时彻底绝望了,无可奈何地说:“看来,你是不会死心的,那……就随你吧!但是,你切记,我不准你从那儿发信给任何朋友,或对任何人谈及此事。我可丢不起这个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