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刺秦 1 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春天的一个晚上,阳武县城 内的一座普通院落,急促的脚步踩碎一地静谧,院门推开 时发出的吱呀声,很快隐没于墨色苍穹里。 两进的院落里没有栽种花草树木,只有一条孤零零的 石头小径。一个魁壮的身影一闪而进,房间里的微火突然 间灭了。几句话的工夫,那个魁壮的身影已旋风般消失在 黑夜里,留下瘦细的张良身体不易察觉地抖动起来。 人走了,但脚步声仍在耳旁。那个身影离开时,反复 说着两个字:“快走!” 张良心里想着:是呀,如果不赶紧离开的话,也许过 不了多久,这里将被秦兵包围搜查,那些杀戮者随时会闯 进来…… 张良关上院门,向外走去。他必须赶在秦兵大搜捕之 前,趁着夜色逃离。 夜风突然变冷了。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寒意,虽然 早就做好了不计生死的准备,但他的手还是颤抖起来,每 一根手指都不听使唤。 你害怕了? 不!为报国恨家仇,我无所畏惧! 你不怕死吗? 自立誓报仇复国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将生死置之于度 外! 你真不怕死? 对一个家破国亡之人来说,死有何惧? 他没有什么畏惧的,此生最大的心愿就是为韩国、为 自己的亲人复仇。他回忆起谋划刺秦的点滴,如何找到帮 手,如何选定地点…… 令人惋惜的是,此后张良才知道,精心筹谋的铁椎行 刺,最终还是在这个春天,以击中秦始皇的副车而失败告 终。 2 公元前220年,张良带着满腔悲伤离开家乡前往淮阳( 今属河南)。 十年前,韩国灭亡。十年来,张良在家乡组织队伍反 秦,却落了个队伍离散、家人l参遭杀害的结果。失败让他 明白: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取得抗秦的胜利。 此番去淮阳,为的是投奔父亲的一位故交,也是一位 饱学之士。二人一见如故,张良向先生讲述了家中遭遇的 变故。张良的祖父张开地和父亲张平,先后做过韩昭侯、 宣惠王、襄哀王、鳌(xi)王、悼惠王五代韩王的相国。 堂堂“五世相韩”之家,竟然落到今日下场。 张平任相国期间,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并没带给这 个国家新的气象和转机,韩国反而日渐衰微,沦为东方六 国中最弱小的一个。公元前250年,张平患病而逝。父亲离 世二十年后,秦灭韩,韩王安被俘。 遭此国变,张良不甘心成为亡国奴,决心为韩国报仇 。他和弟弟遣散家奴,变卖家产,组织力量抗击秦军。弟 弟比他小两岁,身强体壮,喜欢练武,也读了一点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