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三字经

经商三字经
作者: 褚德坤
出版社: 哈尔滨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0.00
折扣购买: 经商三字经
ISBN: 978754840100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商人在从事商业活动时都会形成一定规模的团队,作为这个团体的领 军人物,树立威信是必不可少的。与下属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是一种可 靠而有效的方法。 在美国的军队里,军官有军官的俱乐部,士兵有士兵的俱乐部,泾渭 分明,不同军衔的人进不同的门,从来不会混淆。一个军官,如果被士兵 看到喝得烂醉,还被几个女子嘻嘻哈哈地推来推去,试问,第二天,他还 怎么在士兵面前厉声训斥而不被觉得滑稽可笑呢?距离产生威严。再伟大 的人其实都是凡人,都有平庸琐碎的一面,要让人对你保持敬畏,最稳妥 的办法就是只让人看到应该看到的。所以老板绝不会和下属真正打成一片 ,上级也不会和下级整天称兄道弟。 古语云,一碗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一 个人饥寒交迫的时候,你给他一碗米,他会感激不尽。但是,如果继续给 他米,他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了。一碗米不够,二碗米不够,三碗四碗还是 觉得你只给了沧海一粟,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对于下属,如果你偶尔给他 一个赞许,是对他的莫大鼓励。但是如果你每天和他混在一起,成了酒肉 朋友,难兄难弟,他就把你看得非常透彻了。 上级和下级之间,偶尔的亲近可以让人感动,太多的亲近则会适得其 反,失去威严、不分彼此的哥们儿弟兄,会使你的姿态再也高不起来。 有一些老板与下属亲近其实是一种用人的策略。历史上所有礼贤下士 的君主恰恰都是最强大的,一手开创大唐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文武全才 ,功绩显赫,对臣子却非常的谦恭,甚至到有点“怕”的程度。但这些礼 贤下士的老板往往都很有手段,会采用分权的办法,使下属彼此制约,鹬 蚌相争,渔翁得利。如果对驭下之道掌握得不够圆融,那么还是先营造距 离感以树立威信比较好。 只有保证领导的威信,才能使企业有执行力,反之如果领导不能保证 自己的权威性,就如投鼠忌器般会被下属左右,在现实的商业活动中,这 类事情常常可以见到,就是因为老板不懂“权威”,管理方法失当。 一家企业集团,从自有资产10亿元败落到1亿元,究其原因,是老板与 下属博弈方法欠佳所致。这个老板年轻创业,发展速度很快,由IT分销起 家,积累了一定的企业和社会资源后,通过投资并购,快速进入房地产、 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互联网、制药、保健品、家具制造等领域,集团下 属有二十多家企业。如何管理突然庞大的企业群体?这位老板的经验与能 力都显得有些欠佳。由于他不习惯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在个人习惯 与组织化管理要求之间摇摆了2~3年后,企业境况不断恶化,走向衰落。 我们看看这个老板是如何管理企业的,从中可以分析出其没落的原因。 1.企业壮大后虽然组建了集团,设立了营销、运营管理、人力资源、 财务管理、法律审计等职能部门。但是老板经常直接与下属企业的总经理 打交道,跳过了组织管理团队。 2.老板单独与下属企业总经理打交道的习惯,就相当于与拥兵自重的 总经理直接交锋,赤膊上阵,丧失了集团管理原本具有优势的实力和地位 。老板单独与下属企业的总经理打交道,得到的是一对一的单独承诺,完 全缺少可靠性与保证性。 3.下属企业为了摆脱集团的管控,抓住一切机会,攻击集团职能部门 的管理人员素质低,不懂业务,不懂管理,搞得老板不明就理。限制集团 对下属企业的监督,也就等于放弃了组织化管理工具和控制权。 4.集团形同虚设,下属企业基本处于自主发展中。发展好时,拒绝集 团一切管理;发展不好时,下属企业总经理又拒绝接受干预,拉队伍走人 。老板在与下属长期的“磨合”中,权威性已经荡然无存。 5.老板御人能力不足,听信下属总经理的一面之词,下属总经理们摸 清老板的喜好,投其所好,根据老板的睛绪,寻找与老板沟通的时机。老 板在个人愉快的感觉中,被蒙骗,使企业大面积亏损。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这个老板不懂得“距离”的适度,拒绝组织 化管理,坚持一对一的博弈方式,并最终与下属总经理们博弈失败。个人 化管理的风格可以保持,但是不能拒绝可以为你适当保持与下属距离的组 织化管理。老板即便拥有决策权,但在企业中如果失去了权威性,那么决 策权便形同虚设,执行力也会大打折扣,这对企业的正常运行是非常不利 的。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