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节奏
作者简介
凯蒂·维兰德(K. M. Weiland) 美国畅销书作家。曾获独立出版社图书奖(IPPY)和国家独立优秀奖(NIEA),美国亚马逊畅销书《小说的骨架:好提纲成就好故事》作者。 凯蒂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喜欢和小说人物聊天,以巧克力松露和浓缩咖啡度日。闲暇时候,会在她自己的博客上指导有志于创作的作家。现定居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
内容简介
读者就像鱼儿,聪明的鱼儿。他们清楚作者想捕捉他们,网获他们,让他们没法再在海里自由遨游。和所有骄傲的鱼一样,读者没那么容易上钩。他们不会被你的故事诱惑后就自动投降,除非你抛给他们一个难以抗拒的钓钩。 自然,我们对故事结构的讨论从开头开始——任何好故事的开头都是一个钩子。如果你不在第一章就把读者钩进你的故事里,他们是不会游进更深处去经历接下来的激动人心的冒险的,不管你的故事多么精彩无比。 钩子有很多种不同的形态,但剥去它们相异的外表,所有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不过是在提出一个问题。激起读者的好奇心,你就赢得了读者,就这么简单。 每个故事都要在开头把人物、背景和情节冲突推至台前。但这些元素本身没有一样是钩子。只有当我们能让读者大致问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个问题时,我们才向他们抛出了钩子。因为同时我们也在让他们对某些具体问题感到好奇——“杀了那个工人的是一头什么样的骇人爬虫怪?”〔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或者“一座城市如何捕猎?”〔菲利普·瑞弗(Philip Reeve),《致命引擎》(Mortal Engines)〕。 你可以让开头的这个问题直截了当,例如以某个角色对某些事物的思索作为全书开头,期望读者产生同样的好奇。然而在多数情况下,问题会以隐晦的方式出现。例如,伊丽莎白·盖斯凯尔(Elizabeth Gaskell)在《莉齐·利》(Lizzie Leigh)的开篇述说了一个临终之人给他妻子的遗言。他的全部遗言如下:“我原谅她,安妮!愿上帝宽恕我。”读者对他要原谅谁,以及他为何转而请求上帝宽恕一无所知。而正因为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我们才想读下去来寻找答案。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开场引发的问题不能过于含糊。作者必须让读者掌握足够的信息,在脑海里提出明确的疑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可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开场问题。 开场问题的答案不一定要等到结局再揭晓,作者完全可以在下一段就回答这个问题,只要你继续抛出下一个问题、再下一个问题,就能令读者马不停蹄地翻开下一页寻找答案。 开头就是整个故事的叫卖词。哪怕你的小说结局犹如惊雷,哪怕你的对白新颖到闻所未闻,哪怕你的人物鲜活得能蹦出书页,只要你的开头没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他们在发掘你埋下的宝藏前就会丢书弃阅。 虽然世界上并没有“必定能行”的完美开头模板,但多数优秀的故事开头都有如下特征: ● 避免用故事发生以前的事情开头。悬疑小说作者威廉·G. 塔普利(William G. Tapply)指出:“用故事发生以前的背景故事开头……意味着塞给读者一箩筐他们没有理由在意的背景信息。”不要就这样把背景推给你的读者,哪怕这些东西对剧情至关重要也不行。有多少人喜欢在见到某人的那一刻就听他大讲特讲他的人生经历? ● 让人物,尤其是主人公出场。即使最侧重情节的小说,最终也不可避免地归结为几个人物的故事。人物是读者与你的故事建立联系的桥梁。假如他们无法立即对人物产生共情,那么即便你往开头里塞下所有的情节,它仍然是苍白平淡的。 ● 出现戏剧冲突。没有戏剧冲突就没有故事。冲突不一定指核弹头正在爆炸,不过读者的确期待在开头就看见你的人物与某人或某事产生火花。戏剧冲突能吸引读者翻看下一页,这种吸引力对故事的开头来说尤为重要。 ● 有对人物动作的描绘。开头不但要让人物参与情节发展,更应让人物一直处于动态中。人物的行动能让读者感受到情节的推进,在必要时还能营造出紧张感。但凡有可能,作者就应该让小说人物在开头持续活动,哪怕人物只是在检查冰箱。 ● 有对背景的交代。许多现代作者对在开头使用描述性语言有所顾虑。然而,对小说背景用一句话加以交代,不但能使故事产生真实感,还能勾起读者的兴趣,为后续故事搭建舞台。“用英雄的窘境引你上钩的开场白,总是紧跟着一点儿故事背景”〔大卫·杰罗尔德(David Gerrold),《奇妙世界》(Worlds of Wonder )〕,反之亦然。 ●“ 远景”让读者建立起对小说的基本概念。电影拍摄中,有一个技巧是在开篇拍摄一个远景镜头,而这通常也是小说吸引读者的最佳方式。假如作者富有技巧,一两句话就足够揭示背景和人物各自的立场。 ● 奠定故事的基调。整本小说的基调是由序幕奠定的,因此你必须明确地让读者预测出他们手上的故事属于哪一类型。你的开头要为结局拉开幕布——当然,不能提前泄露结局。 如果你在第一章顾及了上述所有要点,你的小说将令读者手不释卷,一口气读到东方泛白。 ◆一书讲透故事的结构,探究故事运行的原理: 结合三幕结构、剧情痛点等概念,详细说明故事运行的原理和情节安排的方法。 ◆以经典作品为范例,细致分析作品成功的秘诀: 深入解读《傲慢与偏见》等四部作品案例,呈现故事结构的多样图景,探索故事写作的无限可能。 ◆从认识情节结构到把握故事节奏,阅读本书,你将掌握: ?塑造人物形象、安排故事背景的绝佳时机 ?写好关键情节,利用重要事件吸引读者踏上故事之旅 ?恰当安排剧情痛点,度过难熬的故事中点 ?构筑“冲突—危机—反应—困境—决定”的情节结构链条,顺利将故事送上高潮 ?让第三幕的节奏紧张起来,让读者对故事的结局念念不忘 ?通过故事结构识别出情节弱点,并将它转变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