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基建 : 数智化浪潮下的商业变革与产业机遇](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40403/17/20240403173021102.jpg)
出版社: 中国友谊
原售价: 62.00
折扣价: 39.10
折扣购买: AI新基建 : 数智化浪潮下的商业变革与产业机遇
ISBN: 9787505751972
梁洪波 副教授,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机械工程系主任,浙江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就业指导师,杭州云栖智能汽车创新中心资深专家。 王雷 副教授,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带头人,汽车智能技术专业带头人,安徽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员,杭州云栖智能汽车创新中心专家。 杨爱喜 博士,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共九三学社成员。国家标准技术评估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共享出行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工商联常委,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副理事长,浙江省新能源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任浙江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总经理,杭州云栖智能汽车创新中心主任。
“新基建”概念提出 2018年年末,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提出“加快5G商用 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 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 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目标 。“新基建”的概念由此诞生 ,之后被列入到了2019年 的政府报告之中。 2020年既是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目标年,也是完 成“十三五”规划的收官年。 然而,正是这一年,中国 经济在迎来经济结构转型 之际,却遭受到新冠肺炎 疫情的巨大冲击。在新的 形势下,我国政府及相关 部门在多次会议中频频提 及“新基建”的概念,并将其 视作一种重要的逆周期调 节手段。 2018年12月19日,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 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 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 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 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 施建设。 2019年3月3日,“两会” 明确提出:强化逆周期调 节,除了传统基建以外, 以5G、人工智能和工业互 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 型基建将承担更为重要的 角色。 2019年3月5日,政府工 作报告强调,要加大城际 交通、物流、市政、灾害 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 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强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2019年7月30日,中央 政治局会议提出:稳定制 造业投资,实施城镇老旧 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 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 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 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 设。 2020年1月3日,国务院 常务会议提出:大力发展 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 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 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 制造。 2020年2月14日,中央 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 二次会议明确表示,基础 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 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 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 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 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 绿 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 基础设施体系。 2020年3月4日,中央政 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快5G网 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 设施建设进度。 2020年4月20日,国家 发改委首次就“新基建”概念 和内涵做出正式的解释, 明确了“新基建”主要包括信 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 施及创新基础设施等三大 领域,将卫星互联网作为 信息基础设施纳入其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 加大了对新型基础设施的 投入建设,并取得了明显 的成效。随着新型基础设 施建设的持续推进,其对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 撑作用也在不断释放。 比如信息基础设施层面 ,根据国家发改委2020年 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的信 息,高速光纤在我国几乎 实现了全面覆盖,我国的 所有城市、乡镇都基本建 成了高速光纤基础设施, 99%以上的行政村都能享 受到高速光纤带来的网络 服务,我国的4G网络用户 已经超过12亿;融合基础 设施层面,我国在智慧城 市建设路径清晰,致力于 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 城市向智能化、数字“二转 型升级,实现精细化管理 ;而创新基础设施层面, 截至2020年4月,国家发 改委已经对55个国家重大 科技基础设施进行布局建 设,不仅在科技创新顷域 起到了引领作用,也带动 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新基建的三大领域 我国要想推动新型基础 设施建设,就必须坚持新 型发展理念,将信息网络 作为基础,利用技术创新 提供驱动力,打造数字化 、智能化、融合化的服务 型基础设施体系。总体来 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 括三种类型的基础设施, 分别是信息基础设施、融 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 施。 信息基础设施:这类基 础设施是以新一代信息技 术为基础生成的基础设施 ,包括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新技术基础设施、算力 基础设施等。其中,通信 网络基础设施的代表有5G 、物联网、工业互联网、 卫星互联网等基础设施, 新技术基础设施的代表有 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 链等基础设施,算力基础 设施的代表有数据中心、 智能计算中心等基础设施 。 融合基础设施:这类基 础设施是传统基础设施与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 、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的 产物,是利用新技术改造 传统基础设施,使其不断 吸收和融合各类新技术要 素,不断向数字化、智能 化转型升级,并最终形成 的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 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 础设施等。 创新基础设施:这类基 础设施是一类具有公益属 性的基础设施,可用于支 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 产品研制等,比如重大科 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 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 施等。 P4-6 探索“互联网+”到“智能+”的进阶路径 重构数字经济新格局 AI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开启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