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杜鹃品种与栽培技术(精)

高山杜鹃品种与栽培技术(精)
作者: 编者:解玮佳//王继华//李世峰|责编:李迪//田明霞
出版社: 科学
原售价: 198.00
折扣价: 156.50
折扣购买: 高山杜鹃品种与栽培技术(精)
ISBN: 978703070416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高山杜鹃的定义及其由来
  杜鹃( Rhododendron L.)是世界知名的园林观赏植物,素有“花中西施”的美誉。在欧美国家,人们习惯将杜鹃分成 rhododendron(图 1-1)和 azalea(图 1-2)两个大类,其中 rhododendron又可分为有鳞杜鹃( lepidote rhododendron,或称小叶杜鹃)和无鳞杜鹃( elepidote rhododendron,或称大叶杜鹃)两个小类;azalea则细分为常绿杜鹃(evergreen azalea)和落叶杜鹃(deciduous azalea)两个小类(解玮佳, 2020)。在植物学分类上, rhododendron统指杜鹃亚属(Subgen. Rhododendron)和常绿杜鹃亚属( Subgen. Hymenanthes)的杜鹃植物及其园艺品种,而 azalea则统指映山红亚属( Subgen. Tsutsusi)、羊踯躅亚属(Subgen. Pentanthera)和马银花亚属( Subgen. Azaleastrum)的杜鹃植物及其园艺品种。
  图 1-1 rhododendron盆栽 图 1-2 azalea盆栽
  与国外 rhododendron和 azalea两类杜鹃应用的久远历史不同,我国长期以俗称映山红、比利时杜鹃或西洋杜鹃等 azalea类杜鹃的园艺应用较为广泛,而以马缨杜鹃( Rhododendron delavayi)、大白杜鹃( R. decorum)和露珠杜鹃(R. irroratum)等为主的 rhododendron类杜鹃则多以贵州(如百里杜鹃花海,图 1-3)和云南(如白马雪山的高山杜鹃花林,图 1-4)等省份的自然景观为主,少有园艺应用。直至 2002年,浙江金华花之海园艺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傅宾忠成功引种了比利时的 rhododendron园艺品种,并首次冠以“高山杜鹃”之名进行了宣传(杨德金, 2002)。其后, 2004年,河北石家庄燕赵种业园艺花卉研究所开始引进并筛选高山杜鹃品种(谯德惠, 2004);上海市闵行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对德国产高山杜鹃进行了茎段与茎芽的组织快速繁殖技术研究(汤桂钧等, 2004;毛元荣等, 2004)。紧接着, 2005年,河北石家庄召开了高山杜鹃栽培技术国际研讨会(佚名, 2005)。自此以后, rhododendron类杜鹃正式以“高山杜鹃”之名进入我国的花卉市场及相关的科研领域(李志斌等, 2007;刘晓青等, 2007;陆燃, 2009;戚海峰等, 2013;张露等, 2016;杨秀梅等, 2019)。如今,在我国的园艺产业中,逐渐形成了“高山杜鹃( rhododendron)”和“杜鹃花( azalea)”两个大类的杜鹃生产区,即以山东、云南和贵州等地为主的高山杜鹃生产区(图 1-5,图 1-6)和以福建、浙江等地为主的杜鹃花生产区(解玮佳,2020)。
  图 1-3 贵州百里杜鹃花海
  图 1-4 云南白马雪山高山杜鹃花林
  图 1-5 云南春禾园林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山杜鹃
  图 1-6 山东威海七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山杜鹃
  高山杜鹃因其常绿的叶片、硕大且色彩艳丽的花序而极具观赏性,并因此备受世人赞誉及追捧。近年来,作为高档盆花和庭院绿化的佳品,高山杜鹃在国内各大花卉博览会上赫赫有名。越来越多的花卉企业及家庭园艺爱好者开始种植高山杜鹃,高山杜鹃盆栽的国产化即将开始。
  李志斌, 白霄霞, 李萍. 2007. 高山杜鹃将成为我国高档园林绿化的新秀——高山杜鹃研究的过去 现在 将来.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7: 82-85.
  刘晓青, 苏家乐, 项立平, 等. 2007. 高山杜鹃茎段组织培养和优化体系的建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8(3): 91-94.
  陆燃. 2009. 大理特色花卉产业渐入佳境. 中国花卉园艺, 17: 34-35.
  毛元荣, 路群, 汤敏, 等. 2004. 影响高山杜鹃生根的几个因素.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0(1): 88-91.
  戚海峰, 舒大慧, 石姜超, 等. 2013. 高山杜鹃园林栽培. 中国花卉园艺, 8: 26-27.
  谯德惠. 2004. 责任重于泰山——石家庄燕赵种业园艺花卉研究所高山杜鹃品种引进及筛选成功记. 中国花卉园艺, 19: 48-49.
  汤桂钧 ,张建安 ,蒋建平 ,等. 2004.高山杜鹃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3): 15-18.
  王吉, 张守琪, 张志勇, 等. 2006. 高山杜鹃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8: 11-13.
  解玮佳. 2020. 国际杜鹃花产业发展形势浅析. 中国花卉园艺, 6: 14-15.
  杨德金. 2002. 第一个引种成功“比利时高山杜鹃”的人: 记金华花之海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宾忠. 浙江林业, 6: 18-19.
  杨秀梅, 瞿素萍, 张宝琼, 等. 2019. 高山杜鹃枯梢病病原菌鉴定及品种抗病性调查. 园艺学报, 46(5): 923-930.
  佚名. 2005. 高山杜鹃品种介绍. 中国花卉园艺, 6: 48-49.
  张露, 王继华, 解玮佳, 等. 2016. 基于系谱和SSR标记的高山杜鹃杂交种亲缘关系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36(12): 2421-2431.
  第二章 高山杜鹃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高山杜鹃的形态特征
  高山杜鹃为常绿灌木至乔木,有时矮小呈垫状,地生或附生。植株无毛或被各式毛被或鳞片。叶常绿,互生,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形状或大或小,因种而异,部分种类叶片被短绒毛,并具香气。花芽被多数形态、大小有变异的芽鳞。花显著,形小至大,通常排列成伞形总状或短总状花序,稀单花,通常顶生,少有腋生;花萼 5(~ 6~ 8)裂或环状无明显裂片,宿存;花冠漏斗状、钟状、管状或高脚碟状,整齐或略两侧对称, 5(~ 6~ 8)裂,裂片在芽内覆瓦状排列;花色丰富,包括红色、橙色、黄色、紫色和白色;雄蕊 5~ 10个,通常 10个,稀 15~ 20(~ 27)个,着生花冠基部,花药无附属物,顶孔开裂或为略微偏斜的孔裂;子房通常 5室,少有 6~ 20室,花柱细长劲直或粗短而弯弓状,宿存。蒴果自顶部向下室间开裂,果瓣木质,少有质薄者开裂后果瓣多少扭曲。种子多数,细小,纺锤形,具膜质薄翅,或种子两端有明显或不明显的鳍状翅,或无翅但两端具狭长或尾状附属物。
  第二节 高山杜鹃的生物学特性
  由于高山杜鹃为亚热带山地或高原植物,因此其主要分布在海拔 2500~ 4000m山地阴坡的冷杉林中或林缘草坡上。高山杜鹃性喜凉爽温润的半阴环境,不耐高温,生长适温为 15~ 25℃,超过 35℃生长不良,表现为生长缓慢、开花困难,在高温状态下很难形成花蕾。不同种类或品种耐低温程度不同,如很多欧美品种虽然能耐 –15℃的低温,但温度控制在 10℃以上则有利于植株生长。土壤最适 pH为 4.5~ 5.5(Leach,1961;Cox,1993)。当 pH高于 5.5时,植株的生长会受阻,而高于 6.5时植株就会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大多数高山杜鹃既怕涝又怕旱,对水质的要求也较为严格, pH以 4.5~ 5.0为宜。一般需要 40%~ 60%的光照,忌强光照射,强光直射会使叶片的正常代谢机能受损,造成灼伤致使生理失调。尤其是在夏季强烈光照下,温度的急剧增加会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如果土壤保持湿润,高山杜鹃在充足的阳光下生长会更繁茂。
  一、高山杜鹃种子的特性
  高山杜鹃的种子细小,形状各异,有卵形、长卵形或椭圆形,具翅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