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今读(精)/李泽厚集

论语今读(精)/李泽厚集
作者: 李泽厚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论语今读(精)/李泽厚集
ISBN: 9787108028884

作者简介

李泽厚,著名哲学家,湖南长沙人,生于1930年6月,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李泽厚成名于五十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界在启蒙的 路径上艰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予沉甸甸的人文关怀。《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经代代相传,长久地浸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论、活动当中了。对孔子、《论语》和儒学,似乎还要做另一种工作,就是对这一“半宗教半哲学”的文化精髓既解构又重建的工作。培育人性感情、了解和区分宗教性私德与社会公德、重视和把握个体命运的偶然,乃《论语今读》的重点。

内容简介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 孔子说:“学习而经常实践,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 是很快乐吗?没有人了解自己,并不烦恼怨怒,这不才是君子吗?” 【注】 刘宝楠《论语正义》(下简称《正义》)邢疏云:自此至尧日是鲁论语二 十篇之名及第次也。……案:古人以漆书竹简约当一篇,即为编列,以韦柬 之。 程树德《论语集释》(下简称《集释》)马融曰:子者,男子之通称,谓 孔子也。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下简称《朱注》):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 如鸟数飞也。 【记】 作为论语首章,并不必具有深意。但由于首章突出的“悦”、“乐”二 :字,似可借此简略谈论《今读》的一个基本看法:即与西方“罪感文化” 、日本“耻感文化”(从Ruth Benedict及某些日本学者说)相比较,以儒学 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乐感文化”。“乐感文化”的关键在于它的“ 一个世界”(即此世间)的设定,即不谈论、不构想超越此世间的形上世界( 哲学)或天堂地狱(宗教)。它具体呈现为“实用理性”(思维方式或理论习惯 )和“情感本体”(以此为生活真谛或人生归宿,或日天地境界,即道德之上 的准宗教体验)。“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乃华夏传统的精神核心。 作为儒学根本,首章揭示的“悦”、“乐”,就是此世间的快乐:它不 离人世、不离感性而又超出它们。学习“为人”以及学习知识技能而实践之 ,当有益于人、于世、于已,于是中心悦之,一种有所收获的成长快乐。有 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会,旧注常说“朋”是同学(“同门日朋”),因此是来研 讨学问,切磋修养;在古希腊,“朋友”也是关于哲学、智慧的讨论者。其 实,何必拘泥于此?来相见面,来相饮酒,来相聊天,不也愉快?特别又从 远方来,一定是很久没有见面了,在古代,这就更不容易,当然更加快乐。 这“乐”完全是世间性的,却又是很精神性的,是“我与你”的快乐,而且 此“乐”还在“悦”之上(并见6.11)。“悦”仅关乎一己本人的实践,“乐 ”则是人世间也就是所谓“主体间性”的关系情感。那是真正友谊情感的快 乐。这里愿抄引陶渊明思念朋友的诗: 霭霭停云,漾潆时雨。八表同昏,平陆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 朋悠邈,搔首延拧。 停云霭霭,时雨漾潆。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 言怀人,舟车靡从。 东园之树,枝条再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 得促席,说彼平生。…… 情真意深,不必作各种穿凿解释。诗人通过写这首诗,读者通过读这首 诗,岂不使自己情感更深沉?这就是说,人类的一些基本情感本是生物性的 ,动物也有友谊和友情,包括狗、马对主人的亲密依恋等等。但把情感保存 、延续和提升到如此高级水平,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却正是文化的功绩。 这首诗如同孔老夫子这句话一样,它们都在塑造人的情感心理。文化使情感 人化。友谊、友情的快乐正是通过文化的积累又特别是文学艺术作品的直接 塑造,而在人的心理中培育成长。这首陶诗便是一例。年轻时大概很难欣赏 这首诗(以及整个陶诗),但有了足够人生经历之后,便不同了。这就是我说 的“积淀”。“积淀”是一种“文化一心理结构” (cultural_psychological forming),亦即所谓“自然的人化”,亦即人之 区别于动物的“人性”所在。 当然,“情”有好些不同的层次。在《美学四讲》中,我曾分出审美的 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层次。其中,“悦神”的层次,就接近或 进入某种宗教境界或宗教体验。它以“天人交会”、“天人合一”为皈依或 指归。“悦志”则充满了悲剧精神,特别是因为无人格神的设定信仰,人必 须在自己的旅途中去建立依归、信仰,去设定“天行健”,并总是“知其不 可而为之”,没有任何外在的拯救、希冀和依托,因此其内心之悲苦艰辛、 经营惨淡、精神负担便更沉重于具有人格神格局的文化。中国实用理性之所 以强调韧性精神、艰苦奋斗,其故在此。中国乐感文化之所以并不浮浅庸俗 ,其故在此。其中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其故在此;世俗中有高 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孑L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 以“即世间又超世间”的情感为根源、为基础、为实在、为“本体”。因人 的生存意义即在此“生”的世间关系中,此道德责任所在,亦人生归依所在 。儒学以此区别于其他宗教和哲学。 关于“人不知,而不愠”,将在以后 章节中讨论,这里暂不多论。 本章开宗明义,概而言之:“学”者,学为 人也。学为人而悦者,因人类即本体所在,认同本体,悦也。友朋来而乐, 可见此本体乃群居而非个体独存也。“人不知,而不愠”,则虽群却不失个 体之尊严、实在与价值也。此三层愈转愈深,乃“仁”说之根本,乐感文化 、实用理性之枢纽,作为《论语》首章,不亦宜乎。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 有子说:“做人孝敬父母,尊爱兄长,而喜欢冒犯上级官长的,少有。 不喜欢冒犯上级而喜欢造反作乱的,从来没有。君子在根本上下工夫,根本 建:正好了,人道也就生发出来。孝敬父母、尊爱兄长,就是人的根本吧? !” 【注】 《集释》陈善《扪虱新语》:古人多假借用字。《论语》中如“孝弟也 者,其为仁之本与”。又日“观过,斯知仁矣”。又日“井有仁焉”。窃谓 此“仁”字皆当作“人”。王恕《石渠意见》:“为仁之仁,当作人,盖承 上文‘其为人也孝弟’而言,孝弟乃是为人之本。” 【记】 “仁”是孔学的根本范畴,是人性结构的理想。由“礼”归“仁”,是 孔子的创造性的理论贡献,我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已经讲过了。孔子 通由仁而开始塑造一个文化心理结构体,如说得耸人听闻一点,也就是在制 造中国人的心灵。所以我才说,孔学(或儒学)半是宗教,半是哲学。因为它 虽然没有人格神的上帝,但在塑造、形成、影响中国人的心灵上,与基督教 在西方社会并不相一二下。而儒学之所以不是某种抽象的哲学理论、学说、 思想,其要点之一正在于它把思想直接诉诸情感,把某些基本理由、理论, 建立在情感心理的根基上。总要求理知与情感交融,至今中国人仍然爱说“ 合乎情理”、“合情合理”,便是它的表现。本章即如此。今日来读,应该 甩开那些什么“犯上作乱”等等过时的具体主张或要求,甩开那以为这样就 能够使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的幻想(详后章),而注意它的特征在于:把“人 ”或“仁”的根“本”建立在日常生活即与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之上。好些 动物也乳幼抚小,但幼小长大,便离“家”独立,不再复归,因此也很难说 什么儿女对父母的感情。孔学儒家教义的特征之~,从所谓“三年之丧”, 到孟子和王船山所说“人禽之别”,首先强调的正是这样一种“家庭”中子 女对于父母的感情的自觉培育,以此作为“人性”的本根、秩序的来源和社 会的基础;把“家庭价值”(family value)置放在人性情感的层次,来作为 教育的根本内容。 如阿维持社会的稳定、生存和延续,从孔老夫子到现代,一直是一大难 题。当今自由主义(个人权利、公平竞争、优胜劣败:强凌弱)与民主主义( 公众意志、人民民主、社会福利:众欺寡)的两难困境,J.Harbermas想以“ 主体问性”的“商谈伦理学”来作调解。中国儒学重人轻法,现在倒转过来 以法治为主后,是否仍可吸收中国传统强调建构人性以稳定社会的想法,重 情感、修养、家庭价值、主体间性以作出某种转化性的创造呢?似有许多具 体课题值得深思。 P28-33

李泽厚理解的孔子的话语和李泽厚自身对此的回答,这一对话也许是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中国思想*激动人心的对话之一,因为它关涉到儒家文化是生还是死的大问题,同时它又给儒家文化的死而复活指明了一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