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基本原理及应用](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41211/02/20241211024042958.jpg)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89.00
折扣价: 68.40
折扣购买: 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基本原理及应用
ISBN: 9787301352359
[美]迈克尔·纳斯塔西(Michael Nastasi)【著】【美国】【现当代】————————————————————[美]迈克尔·纳斯塔西(Michael Nastasi)毕业于康奈尔大学,目前担任得克萨斯农工大学核能工程系主任,在材料科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曾获得美国核学会的杰出核材料科学家奖。他的研究重点包括材料的辐射损伤、机械性能和长期稳定性,尤其是在离子束材料改性和表征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成就。 [美]詹姆斯·W.迈耶(James W. Mayer)【著】【美国】【现当代】————————————————————[美]詹姆斯·W.迈耶(James W. Mayer),1952年获得普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为高尔文科学与工程教授。1981年,他因为在半导体植入领域的研究而获得了材料研究学会的范希佩尔奖。他专长于半导体材料和离子束相互作用,他的研究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材料科学,特别是半导体处理技术的发展。 [美]詹姆斯·K.希尔沃宁(James K. Hirvonen)【著】【美国】【现当代】————————————————————詹姆斯·K.希尔沃宁(James K. Hirvonen),工作于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的表面和界面特性及其应用,涵盖了从纳米技术到宏观工程材料的广泛领域,特别是在极端环境下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研究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他也涉足开发新的合金和陶瓷材料,用于核能系统和航空领域的应用中。 王晨旭【译】【中国】【现当代】————————————————————王晨旭,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16至2020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0年10月,入职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核能材料的辐照损伤效应;包埋材料的高压稳定性;辐照和高压等极端条件对材料的改性等。目前已发表SCI文章50余篇,包括3篇Nature Communications、1篇Applied Physics Reviews、1篇Science Advances、1篇National Science Review、5篇Acta Materialia等。曾获得美国陶瓷学会ECD全球青年科学家奖、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国际高性能陶瓷大会最佳口头报告奖等。此外,担任Nano Letters, Acta Materialia等杂志审稿人。” 王宇钢【译】【中国】【现当代】————————————————————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物理分会主席。
现代科技的发展依赖于对材料特性的精确控制. 离子束在集成电路技术中有广泛应用, 能够实现表面和近表面区域的可控化改性, 例如, 在每条集成电路生产线中都有离子注入系统. 除了集成电路技术外, 离子束还可用于改变金属、金属间化合物和陶瓷材料的机械、摩擦学和化学性能, 但并不影响材料的整体性能. 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是离子束广泛应用于材料改性技术的基础. 本书内容涵盖了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本书可以作为教科书, 也可以为对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感兴趣的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书面向对电子器件、材料表面工程、反应堆和核工程, 以及与亚稳相合成相关的材料学感兴趣的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