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道传真——名老药师刘绍贵妙谈中医药养生

药道传真——名老药师刘绍贵妙谈中医药养生
作者: 刘绍贵
出版社: 湖南科技
原售价: 39.50
折扣价: 25.28
折扣购买: 药道传真——名老药师刘绍贵妙谈中医药养生
ISBN: 9787571007898

作者简介

刘绍贵,主任药师,湖南省首批名中医、首席中药药学专家,全国第三、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刘绍贵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在中医药教育和中医院药学领域执业50余年。在中药临床应用、中药品质鉴定、中药pao制、中药调剂、医院药学服务与中医药文化传承和科普养生等方面有较深入研究,具有丰富经验。已先后总结、主编出版了30部专业著作,主审了10部著作,撰发表科普养生文章400余篇。

内容简介

第一章贵稀中药多传奇 贵稀药物,又名贵重或贵细药物,主要指部分货源稀少、价格相对较高,或少数用量较轻、疗效肯定的药物。其品种数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较难恒定。在日常管理中,根据历史相沿形成的传统认知情况,多把人参类、洋参类、鹿茸、鹿鞭、鹿筋、鹿尾、鹿胎、鹿血、犀角(20世纪90年代初已禁用)、羚羊角、麝香、熊胆、牛黄、珍珠、马宝、玛瑙、穿山甲、猴枣、蛤蚧、蛤蟆油、海狗肾、燕窝、虎骨(20世纪90年代初已禁用)、虎膝与虎鞭(亦已禁用)、豹骨、海龙、海马、蕲蛇、金钱白花蛇、蟾酥、水獭肝、玳瑁、阿胶、鹿胶、龟胶、紫河che、川贝母(主要指松贝)、天麻、冬虫夏草、西红花、沉香、琥珀、朱砂、冰片、银耳、血竭、三七、竹节参、珠儿参、天竺黄(天然品)、檀香、肉桂(上等品)、龟板、鳖甲等,约60种左右,由于龙眼肉、枸杞子、白莲等为药食两用的极常用品种,为防止漏洞、加强管理,有的药店、药房亦将其纳入贵稀药物管理。本篇仅选较常用和易见易得的24种,逐一简述如下: 1名贵中药首话参 人参,为重要的名贵中药,又名人衔、神草、地精。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根如人形,功用神奇而得名。药用其干燥根。栽培品称为“园参”;野生者称为山参或野山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为“林下参”,习称“籽海”。主产于吉林抚松、辑安、靖宇、敦化、安图,辽宁桓仁、宽甸、新宾、清源,黑龙江五常、尚志、宁安、东宁,以及山东、山西等地。产于吉林者习称吉林参,产于朝鲜者习称朝鲜参、高丽参或别直参,产于日本者称为东洋参。现多为人工栽培,市场标榜的野山参,很难见到真迹。 人参来源于五加科植物。其商品规格,因加工方法不同分为山参、高丽参、石柱参、大力参、红参、白人参、生晒参、糖参、掐皮参、参须等。其品规等级多按野生与栽培、产地及参体的长短、重量和品质划分,十分复杂。由于野生种近乎绝迹,市售品多为栽培种,且主要可见红参、白参、晒参、糖参或高丽参、鲜参。 (1)红参:为经过蒸制、干燥的参根,有普通红参和边条红参之分。①普通红参:有每20支或32支、48支、64支、80支重500 g等规格之分,其下再各分一、二、三等。20支普通红参一等干货,呈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有光泽,质坚实,无细腿、破疤、黄皮、虫蛀,断面角质样,气香,味苦,每支25 g以上。②边条红参(原称石柱参):有每16支、25支、35支、45支、55支、80支重500 g等规格之分。其下再各分一、二、三等。16支边条红参一等干货,呈长圆柱形,芦长、身长、腿长,体长183 cm以上,有分枝2~3个,表面棕红色或淡棕色,有光泽。上部较淡,有皮有肉。质坚实,断面角质样。气香,味苦。每支313 g以上。无中尾、黄皮、破疤、虫蛀、霉变、杂质。此类红参被认为质量较好。 (2)白干参:分一、二、三、四等,一等干货,呈圆柱形,皮细、色白、芦小,质充实,肥壮、去净枝根,断面白色,气香,味微苦,每500 g60支以内,支条均匀。无抽沟、皱皮、水锈、无杂质、虫蛀、霉变。 (3)白参:市场多见,粗细不一,主根一般长3~15 cm,直径07~3 cm。表面淡黄白色,上端有较多断续的环纹,全体可见加工时针刺的点状针痕,下部有2~3条支根或不等,断面白色,有菊花纹。气微香,味微甜、微苦。以嚼之无渣感者为佳。 (4)生晒参:有生晒参和全须生晒参之分。所谓全须生晒参即保留原有的参芦、参艼及参须,去净泥土直接晒干者。分一、二、三、四等。一等干货,呈圆柱形,有分枝。体轻有抽沟,芦须全,有艼帽。表面黄白色或较深,断面黄白色。气香,味苦。每支重10 g以上,绑尾或不绑,无破疤、杂质、虫蛀、霉变。生晒参已不保留参芦、艼帽、须根,分五等。一等干货,呈圆柱形,体轻有抽沟,去净艼须。表面黄白色,断面黄白色。气香,味苦。每500 g 60支以内。无破疤、杂质、虫蛀、霉变。 (5)高丽参(指从朝鲜进口):亦为经过蒸制干燥的参。呈圆柱形,多加工呈棱柱状,长10~15 cm,直径14~2 cm。表面棕红色,具横纹或纵皱,或留有棕黄色栓皮(俗称黄马褂),主根肥壮,分枝2~3股,股枝较整齐。芦茎粗短,底凹如盏,类似马蹄(俗称马蹄芦)。品质以皮细、色红润、芦碗整齐、身长腿短、分枝少、质坚实、无破皮者为佳。 《神农本草经》称人参具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之功,久服轻身延年。近现代归纳为: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安神益智,生津止渴,益气生血,益肾助阳,强身延年,扶正祛邪。用于气虚欲脱、气虚亡阳、气阴虚脱、血虚气脱、脉微欲绝证;脾气亏虚证、肺气虚弱证、中气下陷证、脾不统血与脾阳虚证;气津两伤的口渴证、消渴证;以及气血两亏、神志失养诸证;血虚萎黄及阳痿早泄等症,并用于扶正祛邪。现代研究证实:人参对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兴奋中枢神经,有强心及促性腺激素样作用,能降低血糖,增强细胞分泌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皮质的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还可促进蛋白质的核糖核酸合成,抑制高胆固醇血症的形成,防止动脉硬化。现代多用于危重病的急救、肿瘤、性功能障碍、糖尿病、白细胞减少、艾迪生病、慢性肝炎等病症。用于危重病的急救多用品质上等的红参或高丽参。 入汤剂,一般性虚证用3~9 g,抢救虚脱可用15~30 g。宜文火另煎兑服;或研粉吞服,每次05~1 g,每日2~3次。但人参的补气作用较强,凡正气不虚、身体健壮的人不宜用;感冒、高血压、热性病患者不宜用;阳气较为亢盛的人亦不宜用;孕妇、儿童应慎用。较长时间服用人参或用之不当,可出现人参滥用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咽喉刺激感、欣快感、烦躁、体温升高、皮疹、出血、晨泻、水肿,少数患者表现为性情抑郁。另外,人参反藜芦、恶皂角、畏五灵脂,一般不宜同用。同时前已述及,临床处方很少直接用人参之名,而多用不同方法所得加工品之名,如红参、白参、晒参、糖参、高丽参等。 2西洋参功在益气养阴、清火生津 西洋参,与人参同为五加科植物,因历史上曾多自美国、加拿大进口而来,故被冠以洋参或西洋参、花旗参之名。人参性偏温,功在大补元气、补脾益气,而洋参性偏凉,功在益气养阴,清火生津。20世纪70年代,我国北京、东北及山东、西安等地先后引种成功,以北京怀柔栽培出产的品质较佳,可与进口洋参相近。现市面上虽有进口和国产之分,但国产份额已逐年增大。商品有长枝、短枝之分,亦有野生和种参两类,只是野生亦极稀少,其品规等级十分复杂,有人称有4000多个品规。 ★ 传承真经:刘绍贵先生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数十年来潜心中医药文化和学术求索,勤于中药药学实践,本书集中反映了刘老按照中医药传统理论和中医药思维所准确传递的中药应用领域核心思维,真言精义,深意存焉。 ★ 趣话中药:本书通俗易懂的介绍了100余种贵稀、常用、药食两用及厨房里的中药之真伪优劣、品质辨识、功效应用、传奇故事,60余种家庭药箱必备中成药的组成、剂型、使用、煎服以及药食相宜相ke,深入浅出,妙趣横生。 ★ 妙谈养生:本书所有文章均以养生为旨归,并单列养生要义和时节养生专章,对中医药养生文化的主要内涵与摄生要义、《黄帝内经》等典籍中的养藏之道,结合刘老个人的养生经验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悉心解答了药食引用和服食方面的疑虑,纠正了某些时弊,娓娓道来,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