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简阅中国

书简阅中国
作者: 《书简阅中国》节目组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20
折扣购买: 书简阅中国
ISBN: 978721815575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序言1:以书简为引,让今人与古人“接头” 中国古代史书典籍,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历代的记录者为我们今天留下了世界上最为浩瀚的史料,足以令人自豪。 这些珍贵的史料,让我们能够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能窥见古代帝王将相、达官显贵、豪杰名士的身影和故事,也有难以弥补的缺憾 —— 普通人的历史被遗忘了。 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古代官修正史的体例,以编年、国别、纪传体等为主。在这些体例中,以人物为纲的,只有纪传体。但遗憾的是,太史公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帝王、贵族的本纪、世家,还是书写精英人物的列传、表,均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无法把普罗大众的故事纳入其中。能够放进来的 ,是那些地方志以及被称为“野史”的各种杂史、笔记、小说等。但遗憾仍然存在:官修地方志极少提及普通百姓,即便提及,往往也是只言片语,匆匆带过。而笔记、小说等,其真实性、准确性难以考察。 于是,书信成为我们试图走近古人,了解其所思、所想、所为的第一手资料。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至少在 2000 多年前,中国这片大地上的人们就已经开始了通信的历史——1975 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了轰动世界的“睡虎地秦墓竹简”,其中4号墓葬中两块写满文字的木牍,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极大兴趣。通过木牍上的文字 ,人们得知墓主人是战国晚期两位秦国士兵的兄长 , 而写满文字的木牍,竟是弟弟们的来信。 这是中国历史上已知最早的实物家信 ,是来自秦国士兵黑夫和惊兄弟二人的家书。 恍然间,两个栩栩如生的秦国士兵触手可及:通过书简上的文字,他们距离我们如此之近,他们的声音穿越千年、仿佛就在耳边,他们的牵挂与我们无异……他们的面目不再如秦始皇陵中那些冰冷的陶俑,而变得如此鲜活、生动。由此,岁月不再遥远,古人不再陌生,历史有了质感和温度。 这就是书信带给我们的震撼。 中国历史上的书信不胜枚举,它们以多种形式呈现着: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到汉高祖刘邦的《手敕太子文》、诸葛亮的《诫子书》、到欧阳修的《与十二侄》、文天祥的《狱中家书》…… 它们道出了作者们的生活故事、至深亲情,道出了远行游子对家人的依依眷恋,道出了对国家、对社会的忧思和寄托 ……它们集文学、史学、美学、书法等元素为一体,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早已成为我们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部分。 于是,就有了策划《书简阅中国》的灵感和冲动。 《书简阅中国》分别从小人物、爱情、友情、人生经验、家风、家国六个主题,通过一封封书信,窥见了古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些书信里,既包含着修身、齐家、教化、友谊等中国传统伦理的精华,也包含着锐意探索、追求正义、保家卫国等民族文化中闪耀的光辉。 通过《书简阅中国》,我们将会认识那个叫黑夫的秦军士兵,能听到行走在丝绸之路上一个异域女子的心声,更能听到文天祥那振聋发聩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也希望通过此书,讲述那些普通人的历史和故事,让那些被宏大历史叙事淡忘,抑或是只被寥寥记上几笔的人们,拂去身上厚厚的尘沙,重新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 因为,他们才是曾经历史的大多数。 序言2:每封书信,都是历史赠予你我的“小盲盒” 在这个时代,纸质书信的消失,似乎不可避免。手机、微信、朋友圈,电子通信超快超便捷,我们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同一秒钟的喜悦。 可曾经那个手写的时代,有完全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落笔的那天起,就意味着等待的开始。 我偶尔会怀念那个渐行渐远的时代,那时候人和人的距离虽然很遥远但只字片言却可以让心那么近。书信,就是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对“中国书信文化”的偏爱,和对“古早人情味儿”的执念,最终催生出了《书简阅中国》这部纪录片。 米薇的信,是我们“挖掘”出的第一封信。看到这封信的感受很奇妙,就仿佛一下子触碰到了《书简阅中国》的灵魂。1700年前,一位粟特女子米薇在写给丈夫的信中,留下了“宁嫁猪和狗,不做你的妻”这样的语句,让我们无法抑制自己的好奇心。米薇为什么这么愤怒?她遭遇了什么?她的丈夫最后收到这封信了吗?在各种疑问的驱使下,我们细致地寻找了这封信的“前世今生”。 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在敦煌一座汉代烽燧遗址中,发现了一组用丝质细绳精心捆在一起的古信札,其中包含了八封信件。这八封信中,大多都是商业往来信件,唯独米薇写下的两封信,与商业无关。一封(粟特古信札①号信)写给家乡的母亲,另一封(粟特古信札③号信)写给那个不知踪迹的丈夫。从信中可知,丈夫那奈德带着米薇和女儿莎恩到敦煌做生意。不知什么原因,他将妻女留在敦煌,自己去往楼兰。这一走就是三年,米薇母女用尽了盘缠,只能写信求援。 这八封信最终遗失在路途中,没能送到收信人手上,但也因此成了今天研究粟特人的珍贵资料。有很长一段时间,粟特人的形象,只是史书中的断章残片。通过这些古信礼,让他们的故事细节浮出水面。 信 提及的米薇、那奈德、莎恩、法克汉德等等人,都是漫漫历史长河中再小不过的人物,书信是他们曾存于世的唯一证明。在大历史的记载上,往往会忽略这些小人物的故事。但书写历史的,从来不只帝王和英雄,更多的是那些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书信上记录的一切,承载的情绪,就是中国历史的时光碎片。而这些碎片,与历朝历代官家修出的史书相比则更加私密,也更有温度。 循着这样的思路,我们找到了黑夫和惊、宣和幼孙、赵义深,还有那位不知道姓名的二娘子。他们的书信,都是尘封千年,最终重现人间。他们用书信传递思念,他们也有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他们的情感纯粹而质朴,他们的文字亲切而动人。这就是第一集《小人物,大历史》的由来,也是《书简阅中国》的开始。接下来,爱情篇、友情篇、人生智慧篇、家风篇和家国篇。探索的过程虽然繁琐,但又充满惊喜。原来那个熟悉的历史人物,还有这么不为人知的一面!原来我们自以为很了解的历史名人,其实我们还不够懂他! 翻开一封封古人的书信,就像打开一个个盲盒。 我们永远不知道,会在字里行间的哪个角落,听见怎样的心情,碰上怎样的故事,撞到怎样的“信上人”。总之,这些书信,这些另一种形式的“小历史”给了我很多惊喜和感动。 在视觉制作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研究,怎么能让书信更生动一点,更活泼一点呢? 于是,就有了信上的世界和三只可爱的动物。团队用CG特效折出了信纸版的驿马、锦鲤和鸿雁,这些动物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多次被提及,代言书信的传递和思念的传递。因此,片头中一路前行的马、鱼、雁,寓意书信跨越千山万水传递着思念。同时每封信的开篇,团队设计了“信上人”的表达方式。一是希望用这种呈现方式让古老的文字立体一些、趣味一些,二是这种方式也恰恰贴合了“信上人”即是“心上人”的概念。 三十封书信,三十个十分钟的小故事,三十道来自历史深处的独白。在声音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寻找了很久,才为这三十封信找到了他们的声音扮演者。三十多位配音老师,给古老的文字赋予了质感和深情,让我们得以在千百年后,再次感受到那穿越时空的温度。 听我说到这里,电视机前的你我他,或许因为疫情没能回家过年的你,有没有一种冲动,想要拿起久违的笔杆,为家人写下一封信呢? 辛丑牛年,有《书简阅中国》陪你过年,是我们的荣幸。这个打动了我们的盲盒,能够赠你一分惊喜,一分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