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学外史/江晓原作品系列

天学外史/江晓原作品系列
作者: 江晓原|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6.30
折扣购买: 天学外史/江晓原作品系列
ISBN: 9787108078513

作者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第一位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教授。199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已在国内外出版著作约百种,发表学术论文约两百篇,并长期在京沪报刊开设个人专栏,发表大量书评、影评及文化评论。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他播发全球通稿。

内容简介

天学在中国古代的作用 什么人需要天学,这是一个古今答案大异其趣的问 题。今人从今日的观念出发,“想当然耳”以推论古时 情境与古人之意,此误解与偏见之所由生也。我们必须 先弄清中国古代的天学究竟是何种事物,然后再设法解 答,在中国古代什么人需要天学。 在1996年3月8日(只是表示我写到这一章的日子而 已,并无深意),如果你去问一位天文学家:“天文学 有什么用?”你这一问很可能被误认为是种挑衅——因 为中国的天文学此时正经历着“转轨时期”,正承受着 被排斥于“经济建设主战场”之外所带来的种种痛苦, 经费短缺,人心浮动;认为天文学出不了任何经济效益 ,因而简直就是无用之物者不乏其人,天文学家难免会 有一点神经过敏。 天文学在今天的“实际”用处,当然也可以说出一 些,比如授时、导航、为航天事业服务之类,但是天文 学最大的“用处”,毕竟是很“虚”的——那就是探索 自然,从地球开始向外探索,而太阳系,而银河系,而 整个宇宙,探索它们的发生、现状和演变。这种“用处 ”,当然没有功利,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故而鼠目寸 光、急功近利之辈视之为无用,也很容易理解。然而人 类需要这样的探索,“无用之用,将为大用”,也早已 是发达国家普遍的共识。 因此在现代社会中,需要天文学探索自然之大用的 ,只能说是社会,或者说是科学,而不会是某个个人或 某种社会集团。 天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与地位既然如此,那它 在古代的作用与地位想必也大致相同了?但是我们千万 不能忘记,现代人既未置身于古代社会中生活过,则“ 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的弊病,在论述古代事物时 ,颇难避免。即使是大有学问之人,有时也未能免俗。 关于古今天文学之大异,就有这样的情形。 多年以来,国内许多论著都将下面这句话奉为论述 古代天文学起源及作用的金科玉律: 首先是天文学——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为了定季节 ,就已经绝对需要它。 细究起来,这句话本身并无什么错误。问题在于, 因为是“圣人之言”,自然被奉为金科玉律,结果研究 思考的思路从一开始就在不知不觉中被限制住了——“ 农业民族为了定季节”,放之中国古代,自然就是为农 业服务。于是“天文学为农业服务”“历法为农业服务 ”之类的固定说法,很长时间内成为论述中国古代天学 时的出发点。而天文历法为其他对象服务的可能性就完 全被排除在思考的范围之外了。 更大的问题在于,从上面的出发点去思考,就会很 自然地将古代中国的天学看成一种既能为生产服务,同 时又以探索自然为己任的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正是 如此)——这一点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如此顺理成章,而 实际上却离历史事实非常之远! 农民种地要掌握节令,这被认为是“天文学为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