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青少版)/语文新课标丛书/成长文库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法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是贯穿他一生活动与创作的主导思想。他的创作期非常长,长达60年以上,其作品包括诗歌26卷、小说20卷、剧本12卷、哲理论著21卷,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以及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非常辉煌的文化遗产。而《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则是他最为经典的代表作。 1827年,雨果发表了韵文剧本《克伦威尔》与《<克伦威尔>序言》,其中,《序言》被称之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在雨果的文学论著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1830年他根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了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战古典主义的胜利。
内容简介
十六年很快过去了。 一四八二年一月六日的清晨,巴黎教堂所有的钟 声都敲响了,惊醒了全体市民。这一天恰逢两个隆重 的节日:主显节和丑人节。按照习俗将在河滩广场燃 放焰火,在布拉克教堂种植五月树,在司法官上演圣 迹剧。 一大早,市民们就关好家门和店铺,男男女女, 从四面八方涌向约定的三个地点。有的去欣赏焰火, 有的去观看种植五月树,但更多的人是去司法官观看 圣迹剧,因为在司法官大厅里还将举行丑人王的选举 。 这天,要挤进司法官大厅可不是件容易事。市民 们一大早就在等着,不少人天刚亮就在司法官前面等 候,冻得直打哆嗦;甚至有几个已经在大门上歪斜着 身子熬了一夜。人群的浪潮不断高涨,还没等到演出 时间,埋怨声、咒骂声、喧闹声响成一片。本来宽阔 无比的大厅,今天却显得有些窄小。还有一帮学生, 他们砸破大厅的一扇玻璃窗,大胆地钻进去,爬到柱 子上,东张西望,一会儿嘲笑大厅里的群众,一会儿 张望广场上的人群。 “哎哟,是你呀,小约翰!”捣蛋鬼中有一个嚷 道,“瞧瞧你的胳膊,你的腿,就像四只迎风旋转的 风翼。你来多久了?”那个被称作约翰的是个头发金 黄的小鬼头,正在一个柱头的叶板上坐着。他是巴黎 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的弟弟。 “唉,已经四个多钟头了!”约翰答道。 大厅里有一个很长很宽的大理石台子,圣迹剧就 在上面演出。台子的对面是个精美的小教堂。 “当,当……”正午十二点的钟声敲响,演出时 间到了。 随着一阵乱哄哄的骚动,观众逐渐安顿下来;人 人抢占位置,踮起脚尖;个个伸长脖子,张开嘴巴, 所有的眼睛一齐向那个大理石台子望去。但是,看台 空无一人。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五分钟,直到一刻钟 过去了,看台上什么也没有出现。 人们的烦躁到这时变成了愤怒,低声嘀咕着:“ 圣迹剧!开演圣迹剧呀!” 小约翰带头喊:“圣迹剧!”他使出浑身劲儿, 大声吼叫。观众一齐鼓掌,跟着吼叫:“圣迹剧!快 开演!”声音越来越大,人群开始混乱了。 就在这时,更衣室里走出一个人,他走上戏台, 大声说:“大家请安静,我十分荣幸地宣布,我们今 天将在红衣主教大人的面前,上演一出圣迹剧《圣母 玛丽亚的判决》。我扮演朱比特。等红衣主教大人一 到场,我们马上开演。”已经不耐烦的人们,听说只 有等红衣主教来了才能看戏,顿时就被惹怒了。 “马上开演圣迹剧!”观众们又吼叫起来,其中 约翰的嗓音比谁的都响,他尖声叫着:“马上开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