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焦虑:今天我们怎样当家长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胡赳赳,《赳赳说字》主讲人,有随笔集、评论集、诗集等多种著作出版,主持修复出版了“百年语文第一书”《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现为多家机构文化顾问。
内容简介
书摘: 儿童教育:当下就是未来(节选)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当下的教育,那就是“焦虑”了。 焦虑感覆盖了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使亿万儿童生活在以焦虑为驱动的教育重压下。 有人把这种无休止的、无效的、摧残儿童的“学历军备竞赛”称为“教育内卷化”,其实这是一种系统性的内耗和退化。 对这一现象,另一个描述也是适合的 ——“失控”。 当我们越来越强有力、无所不用其极地企图控制儿童、控制未来时,青春和生命则处于不断损耗、消磨、溃散之中。 “失控”在我们身边持续。 肆虐全球、看不到终点的新冠病毒,提示我们未来社会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而这也不啻是对全球化时代文明危机的一次预警。 关于以互联网和智能机器人为特征的下一个时代,我们已经确切地知道,高技术、大数据、互联网将消灭今天大量的职业和就业。 这并不仅仅是职业流动和变换的加速,更意味着人类命运的根本变化——只需要 5% 的人从事生产,而另外 95%的人将沦为“无用人”。 我们曾熟悉的、确定的、稳定的世界—包括制度安排、生活方式、生命意义等都在漂移、流动、离散,如同气候变暖影响下的北极冰面。 当我们迫不及待地追赶未来,让儿童学得更早、更多的时候,也许真正应当担忧和追问的是下一代将如何安身立命。 本书对几位智者、行动者和学习者访谈的记录,给我们提供了化解焦虑的清凉剂和解药,而且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视界、新天地。 关于什么是好的教育,我们应当如何成人、如何学习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这种反思、感悟和改变现实的行动,的确为我们指明了能够通往未来的门径。 家长对教育的焦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观念的“魔咒”,它只能用新观念来破除。 今天,中国的家长和学校亟待弥补的这一课,是“正三观”,即儿童观、未来观和教育观。 所谓儿童观,简而言之,就是按照儿童成长的规律,把儿童当作儿童来对待,首先保障他们的游戏、娱乐、睡眠和健康。 当我们说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每一个儿童都有无限学习的潜力时,并不是让儿童成为承载知识技能的容器或实现他人目标的工具,而是要保护他们天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发现他们独特的个性和爱好,最终使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任何针对儿童教育的决策和选择,都建立在家长对未来的认知上。 用今天的教育培养人的未来属性,构成了它自身最大的悖论和风险,因为我们对人生的经验全部来自过去。 当我们将未来模式设置为赶超型时,就已经失败了,因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也很难预知十年、十五年后世界的样子”。 例如,科技狂人马斯克的预言,脑机接口技术将使学生不必再学习外语;当孩子长大时,机器人已经能够编程。 连接现实与不可测未来的载体,恰恰就是儿童。 儿童既是当下,又是未来。 为不可捉摸的遥远未来而牺牲当下的生活,是一个具有蛊惑力和破坏性的策略。 多少学校、家长都是以这样的大话来控制和摧残学生的啊!“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忽悠,似乎构建了从起点到终点确定的线性关系,但它只对竞技体育是有效的。儿童的发展和成长不仅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而且由于每一个儿童的独特禀赋和个性,伴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其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都是难以想象的。 当我们还在将他们化约为一个“标准儿童”,用“教育工厂” 大一统的陈旧模式去塑造他们时,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图景正在出现,这就是以互联网为特征的学习化社会。 创办“探月学院”的王熙乔说:“全世界最好的知识都在线上,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都可以在线上获得,每个人身上所贴着的那种标签开始不重要了,比如不一定非得是电影学院毕业的才能去拍电影。 这种变革其实是一个去标签化的过程,我们不再生活在一个只看学历的世界里了。”我们的观念和行为适应这样的变化了吗? 关于儿童教育,可以说“只有当下,没有未来”,或者说“关注当下,就是关注未来”。 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杜威,明确地提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除了儿童的健康生长,教育并无其他目的。若童年没有快乐,未来也不会快乐,因为快乐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行为习惯;若童年身心不健康,那他就很难有美好的未来了。 王甘老师说得好,“我不知道什么是好的教育,但我知道什么是不好的教育。 那就是每个阶段都在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的教育” 。 确实,“只要把当下的事情做好,就不用 焦虑了”。 好的教育就是关注当下、回到儿童本身,“从以焦虑为驱动的教育转移到以爱为驱动的教育”。这需要家长建立清晰的教育观或学习观,认清什么是最重要的。 想要摆脱成为“小镇做题家”“二流机器人”的命运,人必须做更高级的事情,而不是去课外培训班寻找未来。 梁冬说:“儿童教育的本质,应该关注那些不变的东西,而不是那些变化的东西。 因为变化你是追不上的,而那些不变的东西是重要的。”那些不变的东西,就是人区别于机器、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 李一诺认为,教育要关注的是冰山结构水面之下的部分,水面之上是外显的知 识技能,水面之下隐蔽的部分即态度、情感、价值观,水面之下的这一部分越大、越坚实,可见的冰山也就越高。“探月学院”的目标是,培养“内心丰盈、积极行动的未来公民”,通过不断地自我认知和构建自信的方式,让学生都能够建立完整的思考方式去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性。 其实,还有一种教育特质是在冰山之上、在人的头部以上的,这就是关于悟性、灵性、觉性的教育,其在现实的教育中十分匮乏。 林曦说:“当人站在一个更远更高的角度去看待生活的时候,会发现很多我们以为的意义都是虚无,真正有意义的是人自我的体现。”超越机器人的教育需要“跨维”,是在创造、审美、生活方式的维度,关于创意、创造、设计、情感、健康、艺术、灵性、快乐、有趣等,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家长要首先关注自己。 如何和自己相处,让自己活得有趣、开心、有满足感,才是最重要的。“父母不能以焦虑的模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只有父母自己找到了安全感,孩子才是安全的。”“家长需要对孩子的成长抱有敬畏之心,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天花板。”李一诺说,“不要把生活和孩子的教育割裂开。 你的生活和孩子的教育可以是一回事。”王凯说:“把自主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多尝试,发现自己喜欢什么,然后帮助他在喜欢的事情上收获快乐的感觉。”蔡志忠说:“最重要的是要自我学习,自我学习的关键就是及早拥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对于儿童的培养,就是要找到他喜欢的事情,并且让他把它做到极致。”这些都是至理名言。 关于什么是好的教育,我们提出过一些正面的回答,即“善待儿童的教育,使儿童免于恐惧的教育,能够保障儿童睡眠和健康的教育”。 这似乎是一个最低纲领,但置身于当下严峻的现实,它也成为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具有各自的责任,需要为“学历军备竞赛”撤火,构建一个儿童友好的“低竞争、低管控、低评价”的教育生态。 珍惜身边的儿童,过好每一个当下,是我们每一个人莫大的使命啊! 杨东平 2021 年 1 月 7 日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来源于教育访谈节目《生命·成长》的精华内容,内容权威; ○对中国目前的教育问题进行了直观的分析,有承认,有批判,比较有借鉴性; ○9位专家根据自身经历进行如实讲述,既有主观想法,也有客观讲述; ○杨东平、梁冬、凯叔、蔡志忠等9位专家来自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年龄段,为缓解家长的焦虑提供新的思维模式; ○涉及16个焦虑问题、19处思维盲区、57个教育心得、10项教育趋势,不只提出问题,也力求帮助家长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