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活出自我篇

武志红: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活出自我篇
作者: 武志红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20
折扣购买: 武志红: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活出自我篇
ISBN: 9787513923514

作者简介

"武志红 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畅销书作家。 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于北上广等城市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致力于用心理学去深度剖析和理解个人、家庭的种种典型现象,读者遍布世界各地华人区。著有《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为何你总是会受伤》《为何家会伤人》等作品,个人作品销量超百万册。 2017年7月,武志红在“得到”APP上线“武志红的心理学课”,订阅人数超过20万人,在整个华人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

内容简介

\"【核心观点】 ◇命运:一个人认为的外在力量决定着的命运,其实很可能是内在想象驱动着自己所做的选择。 ◇自我:每个人就像是一个能量球,需要一个不会报复的人,以滋养出这种感觉:世界准备好接纳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关系:你看见了我,我才得以存在,这是一个根本逻辑。关系才是一切。 ◇动力:自恋、性和攻击性是人类的三大动力,充分地伸展各种生命动力,它们不该被视为坏东西而被压制,那样只会制造黑暗。 ◇思维:头脑是一个伟大的存在,如果整个世界都在你脑海里,那么一切都是你思考、观察的对象和工具,同时需要警惕,轻易不要去认同头脑里的声音,认为这是“我”的想法。 ◇身体:身体是心灵的镜子。你是你身体的主人,就会身心合一;你不是你身体的主人,就会身心分离。 ◇情感:对人性的容纳、看见和让情感恢复并增强联结的做法,就是爱。 【经典金句】 ★你,是一切的根源。尊重自己的感觉,这是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 ★我所认为的心理学,就是集中在一个生命如何成为他自己上,这是最为根本的生命动力,它演化出了一切人性。 ★一个人认为的外在力量决定着的命运,其实很可能是内在想象驱动着自己所做的选择。 ★“不”真的是最美的内在语言了,因为它代表着自我意志,代表着内心最真实的自己。 ★世界不是完全按照你的想法运转的,中间是有界限的。要想掌握一个自己说了算的空间,你首先得弄清楚界限意识,这是基础和开始。 ★关系,即命运。命运,就是你遇见了谁。遇见谁,我们容易认为是外在力量决定的命运,但我们会发现,现实常常是我们内心投射的结果。 ★内在关系模式就是一个人的命运,那么,做父母的,和孩子构建一个平等而相互尊重的关系模式,这该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人都希望被看见,这是一种极为本质的需求。 ★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力,目的是争夺谁说了算,当然最好是我说了算;私人领域的规则是珍惜,即我尊重你的本真。 ★真正滋养实体自恋的东西是两个:投入地去爱和投入地去做事情。这都是在和某个人或某个事物建立深度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自恋不断受到打击,但最终因为真正建立了关系,增强了情感与能力,结果都会增加一个人的实体自恋。 ★作为成年人,你不能要求别人配合你的全能感,世界不会按照你的意愿来运转,这是最基本的现实检验能力,也是一切正常人际交往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一个人就会无法适应现实世界。 ★问题,在关系中形成;问题,在关系中呈现;问题,在关系中疗愈。 ★真正的生命韧劲儿,是必须建立在这种感觉上——“这是我的选择”。只有当你真能发自内心去做一些选择时,你才有动力。这份发自你内心的生能量,经过各种锤炼,才能化为韧劲儿。 ★想要拥有真正的亲密,想和自己的恋人建立真正的联结,关键就是去穿越心灵的保护层。 ★我们为什么会惧怕一些事情?其实,我们惧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事情带给我们的感觉。并且,我们之所以惧怕一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感觉,经常是因为这件事和以前的某件事很像,而唤起了自己以前的某种感觉。 ★活在真自我中的人,他的身体,和自己的自我合一,这时一个人就是身心合一的。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是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而构建的;而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是围绕着别人的感受而构建的。 ★学会了依恋的人,他会拥抱真实世界;而一直停留在自恋中的人,则容易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并认为它才是精神的归宿。 ★真实地活着,是拿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其他真实的存在(特别是人)去碰撞、去接触、去感知、去爱恨真实而完整的你。 ★我们是出于对失去的恐惧而不敢去爱。然而,等你真正了解了一个人后,在心灵上是一种非常真实的拥有,它不会失去,你的心灵也会变得更加饱满乃至圆满。 ★不要惧怕表达生命力,不要惧怕表达恨意,关键是不把恨意变成破坏行为。这样,孤独失联的恨意(即黑色生命力),就可以因为被容纳而转化成热情、创造力(即白色生命力)。 ★真正生命的韧劲儿,是必须建立在这种感觉上——“这是我的选择”! ★一个人对爱情的信心,就是对整个世界的信心。 【篇章选摘】 我可以不依恋任何人吗? 一个人这辈子可以不依恋任何人吗? 这是很多朋友问到的问题。换句话说,一个人能孤独成“圣”吗? 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常讲一类故事:×××在山洞里找到一本武功秘籍,然后忘记了时间专注修习,后来成为天下第一。 可我学习越多,对人性了解得越多,越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自体必须有客体,我必须找到你。那些真正孤独成圣的人,以我的了解,是我们都忽略他此前曾有饱满的关系。 并且,以我咨询和生活的经验,从不构建深度依恋关系的人,不管表面上看上去多么善良、友好,内心中实际上都有太多的黑暗和敌意。当“我”不去看“你”时,“我”也就不可能被真正看见了,于是“我”也处于黑暗中了。 自恋与依恋 情感是思维和身体两个主题的延伸,它的设计,来自我自己的一个认识:情感,是灵魂的证明。如果一个人天赋很好,又能在思维和身体上花很大力气,这个人就可以锤炼出非常好的能力。假如他还是在孤独中,那么他难有幸福感。 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说,当一个人投入工作、投入地去爱时,幸福就会降临。然而,幸福感的主要源泉来自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 用精神分析的理论来讲,一个人的生命主要有两个维度:自恋展开的维度和关系构建的维度。能力只是自恋的展开,而如果太缺乏关系这个维度,生命仍然会感到苍凉,甚至是致命的孤独感。 想起我对一位长辈的评价:他这辈子精彩绝伦,但老了,心里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留下。因为他这一生,爽是爽了,可他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他的心中没有住着别人。在关系的这个维度上,他的人生是有些空白的。 无论是能力的形成,还是爱的获得,都是需要不断破自恋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发起自恋而最终又放下自恋的过程。 依恋的形成 所谓“依恋”,就是一个人的情感能够向情感对象打开。最简单的理解是,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都在寻找你,像孩子和猫、狗、鹦鹉等动物的关系,天然都在寻找对情感对象的依恋。如果说,我对你的渴望得到了你的积极回应,那这份动力就在我和你之间建立了一份联结,我就会表达对你的依恋。 依恋的类型可以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紊乱型。一般人都属于前三种中的一种,表现比较稳定,但有人会在这三种中不断变换,这种叫“紊乱型”。 设想这样一个情景:幼儿园的家长日,家长(特别是妈妈们)到幼儿园班门口去看孩子。这时,你会看到,孩子们大致有三种表现方式: 一种是,看到妈妈在门口,笑逐颜开,放下手里的东西朝妈妈扑过去,然后紧紧地抱住妈妈。这是安全型。 一种是,看到妈妈在门口,没什么反应,仍然玩手里的东西。这是回避型。 还有一种是,看到妈妈在门口,显得有些矛盾,看了看妈妈,想过去,但又有些犹豫。这是矛盾型。 安全型依恋,是因为我对你的渴望,得到的是比较一致的积极回应,而最终我确信这份表达是基本受欢迎的。 回避型依恋,因为我对你的渴望得到的是一贯冷漠的回应,而最终我阻挡住我对你的渴望。 矛盾型依恋,我不能从你那儿得到稳定风格的回应,你忽冷忽热,于是我的情感表达矛盾了起来。 依恋的对立面,是自恋。 依恋意味着,我能够向你表达出我的动力。弗洛伊德最初把严重的自恋视为一种病态,并认为自恋是力比多(弗洛伊德自创的词,大致可以理解为动力)不能指向客体,而只能指向自体。 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恋像是你把动力(即能量)都憋在自己体内,对外部世界失去了兴趣。 后来的精神分析学家们不断发展“自恋”这个概念。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自恋和全能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集中论述了“全能自恋”的概念。即婴儿一出生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神”,他一动念,世界就应该按照他的欲念给出回应。 如果世界总是不给出回应,婴儿就会生出自恋性暴怒,恨不得毁了整个世界。因为他有全能感,所以这个时候他真的认为他一发出暴怒,世界就会被他毁掉。他不能接受自己有这么坏,这时就会把这份毁灭全世界的坏投射到外部世界。这就变成,他觉得外部世界有一个“魔鬼”。这个“魔鬼”让他感到恐怖,所以他打造了铜墙铁壁,和这个“魔鬼”隔开,这样这个“魔鬼”就可以不攻击他了。 但是,这个铜墙铁壁打造出来后,也意味着,他将自己困在了里面,他的生命力也被憋在了里面,即力比多指向了自体。 我的一位来访者是经典的回避型人格。最初来做咨询的时候,他几乎没有一个朋友。他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几件小事接连遇到挫败,他就会有巨大的挫败感。同时,他会觉得,好像整个外部世界成为铁板一块儿,对他发出了严厉而彻底的拒绝。并且,他隐隐觉得,世界背后仿佛有一个狰狞的“魔鬼”在操纵着。彻底的孤独会带来彻底的黑暗。 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科胡特认为,咨询师对这样的来访者,妈妈对最初的婴儿,都需要扮演一个角色——自体客体 。 所谓“自体客体”,就是你的确是客体,在我这个自体之外,可我觉得你好像是我自身的一部分,我可以像控制自己的手臂一样控制你。自体客体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自体能够伸展、表达自己的能量。 从这个意义来讲,母亲最初真的是非常伟大的。对于新生儿来说,母亲尤其需要“无我”。她放下了头脑层面的自我,由此可以和婴儿构建感觉和情感层面的联结,让婴儿感觉,妈妈好像是他自身的一部分一样好使,婴儿的能量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向妈妈表达了。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了“客体使用”这个术语,即妈妈以及其他抚养者允许儿童“使用”自己。我的一位来访者,从来不使用我们咨询室的纸巾,并且总是坐得非常端正,好像是她被困在一个无形的笼子里,她的手脚不能伸出笼子之外一丝一毫。 有一次,我们约了下一次的咨询时间。她从外地来,得早上5:30起床,考虑到这样太辛苦了,我建议我们的咨询时间不妨向后推半个小时。但她不敢,生怕会耽误我的时间。这可以理解为,她丝毫不敢“使用”我。 当一再确认不会给我带来麻烦后,她终于接受了我的建议,也第一次使用了咨询室的纸巾。 等回到家之后,她发现自己也能“使用”父母了。以前,她对父母都极其客气,家里总是像坟墓一样了无生气。后来的某一天,她站在家里的客厅,突然一句话从心底升起:“我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个世界!” 孩子,特别是婴幼儿,需要这份感觉,这样才能够把他的动力指向客体、指向万物、指向世界。 当然,不只是孩子需要这份感觉,成年人的世界也一样需要。自体客体的延伸定义是,能够滋养自体的各种客体。 依恋最好是在孩子的时候完成,如果一个成年人还没有学会依恋,就会变得很麻烦,因为人都是自恋的,而依恋意味着你要低头。 低头是一个富含隐喻性的举动,像猫、狗和鹦鹉等动物过来对你表达依恋时,常常是先把头低下来让你摸。在我看来,低头这个动作就像是要放下高高的自恋,愿意表示处在比你低的位置上。 孩子容易处在全能自恋的幻觉中,但孩子同时还面临着一个事实——他的能力不足以自理,所以的确需要依赖成年人的帮助。如果孩子发现父母既是强大的,又是善意的,他就更愿意向这样的父母表示低头,同时又把情感等动力表达出去。 成年人会变得麻烦很多。成年人和孩子一样需要情感,但成年人相对有充分的资本可以自恋,或至少去保持自己的骄傲。我能照顾自己,为什么要向你低头?就算你再爱我,我还是想保持我的自恋、我的骄傲,而且我有能力保持。 一次,和一桌子帅哥、美女一起吃饭,就我长相普通。其间,一位帅哥说:“我们的条件都太好了,但这会带来一个问题——恋爱时比较轻率。如果这场恋爱谈得太困难,那我就换一个,但这么容易换来换去,我们一直都没有学会好好去爱。” 其实,这不只是帅哥、美女的权力,很多相貌普通的人一样有这样的心理。就算不能比较容易地换恋爱对象,但我至少可以选择孤独、封闭。 所以,最好是在孩子时学会依恋、学会低头,学会去信任一个有力量同时又充满善意的情感对象。 两种妈妈与两种孩子 我的一位女性来访者,看上去温柔、小巧,实际上控制欲望非常强。她和丈夫合办了一个企业。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的问题非常多。例如,会计算好账后,她会再算三遍。她丈夫负责内部管理,但她对丈夫的一切做法都很怀疑,觉得他每处都做得不恰当,总想教丈夫、管丈夫。 这些控制欲望,可以说是自恋问题。她希望企业的所有事情,不分大小,都要经过她,实际上是经过她头脑与思维的审查。 她的妹妹和她丈夫的妹妹,几乎同时生了一个孩子。她发现,两个妹妹带孩子的方式截然不同。 她的妹妹带孩子时,照顾得非常差,经常对孩子爱搭不理,常常是孩子哭得死去活来时,她才不耐烦地摆弄几下。 相反,小姑子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稍有动静,这位妈妈就会第一时间给予回应。 她给我讲这个故事时,两个孩子都还只有几个月大,而小姑子就像和自己的孩子有了心灵感应似的。一次,这位妈妈感觉自己臀部不舒服,她立即第一时间去翻弄孩子的屁股,竟然真的发现在孩子的屁股上扎了一根针。 特别让她奇怪的是她对两个妹妹的感觉。对自己的妹妹,她的头脑知道这样养孩子不对,她苦口婆心地和妹妹沟通过“按照心理学,应该及时满足和回应孩子”,但是,对妹妹的方式,她其实并没有特别大的情绪反应。 但对小姑子,她的头脑知道这样对孩子很好,但她却很容易对小姑子生出一股强烈的无名火。在这股怒火里有嫉妒:嫉妒小姑子的孩子才几个月大却得到这么好的照料;还嫉妒小姑子自身,觉得小姑子是一位好妈妈。相比之下,她和自己的妹妹最初照顾孩子的方式是非常像的,她学了心理学之后才开始改变对孩子的方式。 她小姑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子的吃、喝、拉、撒、睡、玩本身就是孩子有意义的,他就是凭着这些俗得不能再俗的东西,和自己妈妈建立了安全依恋。孩子以后也可能会去追寻意义,但不会那么严重地抵触俗世的生活。 她妹妹对自己孩子很忽略,让孩子觉得,他的吃、喝、拉、撒、睡、玩这一切日常需求,都是没有意义的、该被摈弃的。因此,他可能会形成矛盾型依恋或回避型依恋,容易远离世俗生活,而去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但这是心灵僻径,是孤独、荒芜的圣地。 这也是自恋和依恋的一个重要区别:学会了依恋的人,他会拥抱真实世界;而一直停留在自恋中的人,则容易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并认为它才是精神的归宿。 还有一位来访者,她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无比。她说,她一直滞留在一个中间地带,既不能回到原本的孤独世界,又不能进入充满关系的真实世界。在这个中间地带,她无数次试着向外跳,但这时,外部世界需要有一个人对她伸开双手说:“来吧,欢迎。”然后,她才能够进入真实世界,但这个人一直都没有出现。 因此,我想说,如果你基本上是一个正常人,觉得在相当程度上和社会有融合,不管你有多少问题和痛苦,都要感谢妈妈或主要养育者,他们给了你这份感觉——世界欢迎你。科胡特的“自体客体”的概念和温尼科特的“客体使用”的概念,都传达了父母(特别是主要抚养者)需要给孩子传递出这种感觉——这个世界欢迎你。然后,孩子才能形成“我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个世界”的感觉,这也是温尼科特所倡导的: 需要一个不会报复的人,以滋养出这种感觉:世界准备好接受你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这些描绘,相信会让很多妈妈感觉到巨大的压力。讲这样的故事,是为了对比,讲清楚“两种妈妈与两种孩子”的关系。 依恋的形成,需要孩子有一种基本的感觉:妈妈基本上是好的,有时候是坏的,但坏不会淹没好;我基本上是好孩子,有时候是坏的,但坏可以被接纳,也可以被自己所接纳。 如果自己真实的妈妈不够好,那么孩子就会倾向于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对妈妈表达依恋,而去外部世界寻找“好妈妈”。 我有一个朋友,他总是不能做好眼前的事。例如,对自己的小家庭不满,对自己当前的工作不满,读书时也不能专心。他总是在走神,而在和他聊得特别深的时候发现,他好像一直都在目前的事情之外寻找什么,都像是在寻找一个“好妈妈”。之后了解到,他小时候的确认为,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他应该有一个在家以外的“亲生好妈妈”。 这真是一个深刻的隐喻。 如果依恋没有形成,该怎么办?首先,要看破自己重重的心理防御。通过这些复杂的防御,看到自己的初心——我永远都在寻找你。 我们可以去看看孩子、看看小动物,会看到生命原本的样子:一方面,他们(它们)会试着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另一方面,他们(它们)都在寻找情感依恋。当有依恋存在后,一份满足感会油然而生。 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时间累积和空间变换。如果一个关系伤透了你的心,你经过认真考虑,知道这份关系已经没有希望了,那么可以变换空间。也就是,去换一个人寻找。 同样,当你基本断定一份关系是好的,那么,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关系的基本稳定,逐渐在这个关系中去实现依恋的完成。 如果你一开始觉得一位咨询师还不错,那么轻易不要因为中间对他不满而放弃,试着保持这份关系,并试着在关系中对咨询师表达爱与恨、满足与不满,最终在这份关系中完成依恋。 例如我的一位来访者,他在找我之前,换过十几位咨询师,也换过很多工作。而我在第一次咨询时就对他说:“你看,你此前已换过十多位咨询师,也换过很多工作,你太容易结束关系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如果你觉得我的咨询风格让你觉得基本可以,我的咨询能力也让你基本满意,而我又没有明显违反职业道德,那我们就基本保持稳定的咨询?如果你想离开我,请一定要把对我的不满表达出来,我们好好探讨。” 结果,我们的咨询持续了几年,他的生活也逐渐有了很大的改善。 基本稳定的关系背后,依恋完成的背后,藏着对人性的深刻信任。 依恋“你”,排斥“它” 在敏感的精神分析师眼里,几乎一切看起来不起眼的事,都有意义,都有隐喻。下面这个小故事会引出一个大道理。 我在广州的“得到”小组开会时,黄玉玲老师迟到了五分钟,并且她是急急忙忙赶过来的。她为什么会迟到? 她讲了几件小事,并认为现在这一段时间,她的世界处于失控中。为什么会失控?因为那时爆出的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让她非常焦虑,而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在读幼儿园,一个在读小学。 同时,很多知名女性在网上坦露自己被猥亵甚至性侵的事。这些事情让黄玉玲陷入了深深的恐慌,如果这种事发生在女儿身上,她会死掉。这个世界是有“魔鬼”的,有些人就是想把自己的魔手伸到最无辜、最无助的幼儿身上。 因为这样的担心,她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焦虑感强了很多,对周围世界的警惕心强了很多。 然后,有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发生了。他们一家人开车出去,老公开车,黄玉玲坐在副驾驶位上,感觉自己的身体一直有点儿紧绷着。突然,老公打了一个哈欠并喊她。黄玉玲被吓一大跳,那一刻她觉得,这是一个“大魔鬼”在喊她。 这种紧张和恐惧让我们想起了我最近多次说的话:“我”并不希望控制一切,那太孤独,而是希望“我”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善意的“你”存在;可我更惧怕的是,在“我”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敌意的“它”在那里。 如果外部世界是充满敌意的,是“它”的世界,那“我”就会倾向于控制一切,并陷入自恋,这是自我保护;如果外部世界是有基本善意的,是“你”的世界,那“我”就会放下控制,把“我”交付给“你”,这就是依恋、是信任。 所以,自恋和依恋不仅是情感的事情,而且还是深刻的隐喻。婴儿依恋妈妈,孩子依恋大人,成年情侣依恋彼此,这都是在皈依“你”的世界。“我”会发现自恋的世界何等孤独、狭窄,而“我”之外的世界是何等精彩、宽广。 相反,当陷于严重的自恋与控制时,我们想切断与“它”的联结,所以还会选择封闭,就是把心关起来。 因此,真可以说,联结是善,封闭是恶。 这也和我对生命力的理解统一到了一起。生命力只有一种,当自体的生命力在关系中被客体看见时,就会成为好的生命力,如热情、创造力与爱;不被看见时,就会成为坏的生命力,如怨恨与破坏欲。 比如,罗振宇在《罗辑思维》的一期视频节目中说,关于互联网,你得有一个基本的世界观:你是相信联结会带来善,还是相信联结会带来恶? 我相信联结会带来善。 再讲讲黄玉玲老师的另一个故事。他们一家出去旅行,要赶飞机,结果车在路上坏了。虽然一家人想尽各种办法,尽快赶到了机场,但还是迟了五分钟,不能办理登机手续了。那一刻,黄玉玲的感觉像是要掉下悬崖,情绪一下子变得非常糟糕。这时,老公对她说:“老婆没事,是可以改签的。”然后,他们顺利地办理了改签手续。 老公的说法和做法,让黄玉玲的情绪平静了下来。这一刻,她对老公的依恋变得更深了一点儿。她的确感知到,在她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善意的老公在那里存在着。 对孩子来讲也是一样的。孩子的世界经常处于崩溃中,他们会想象一个敌意的“它”在背后作祟。如果父母在身边,既陪着他们解决了一些问题,又安抚了他们的情绪,他们的确会对父母更依恋。这种事不断发生,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就会不断加深,最终能将自己交付出去。而这种对父母的信赖,也是一个隐喻,意味着孩子形成了对整个外部世界的基本信任。 可以说,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敌意的感知与我们自己内心藏着的敌意,程度上是一致的。这个说法可能会让很多人不舒服,因为我们容易认为,外部世界是坏的,可我自己还是纯净、美好、善良的。 并且,当一个人追求控制时,很容易会去控制别人。这时候,这个控制者就成了被控制者的“它”了。 也可以说,当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望太强时,父母就是孩子的“它”之世界,而孩子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依恋。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只能建立在父母基本信赖孩子,并基本容纳孩子生命力自由伸展的基础之上。 在“它”之世界,人和人之间会选择切断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电影《超体》中,那位研究脑科学的科学家的说法很触动我。他说:“当环境恶劣时,生命就倾向于关闭掉和外界的交换,追求孤独永生;当环境好时,就会追求生命繁衍,而繁衍,是为了把知识传递下去。” 从这个意义来讲,联结也是善。 同样,自恋和依恋还会带来一个很重要的影响——身心分离和身心合一。 我们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会体现在我们的身体上。当我们想切断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时,我们几乎必然做的一个选择是,切断头脑和自己身体的联系。而当我们愿意和外部世界保持联结时,我们也会保持头脑和身体的天然链接。 由此可以推论,在听话教育中长大的孩子,身体容易迟钝,因为身体和自己头脑的联结被切断了。相反,在自由和爱中长大的孩子,身体容易敏感,因为身心合一。 所以,自恋和依恋并不仅仅是一个情感问题,其背后有极深的意义,一如我提出的一句话:“一个人对爱情的信心,就是对整个世界的信心。” 文摘 【核心观点】 ◇命运:一个人认为的外在力决定着的命运,其实很可能是内在想象驱动着自己所做的选择。 ◇自我:每个人就像是一个能量球,需要一个不会报复的人,以滋养出这种感觉:世界准备好接纳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关系:你看见了我,我才得以存在,这是一个根本逻辑。关系才是一切。 ◇动力:自恋、性和攻击性是人类的三大动力,充分地伸展各种生命动力,它们不该被视为坏东西而被压制,那样只会制造黑暗。 ◇思维:头脑是一个伟大的存在,如果整个世界都在你脑海里,那么一切都是你思考、观察的对象和工具,同时需要警惕,轻易不要去认同头脑里的声音,认为这是“我”的想法。 ◇身体:身体是心灵的镜子。你是你身体的主人,就会身心合一;你不是你身体的主人,就会身心分离。 ◇情感:对人性的容纳、看见和让情感恢复并增强联结的做法,就是爱。 【经典金句】 ★你,是一切的根源。尊重自己的感觉,这是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 ★我所认为的心理学,就是集中在一个生命如何成为他自己上,这是最为根本的生命动力,它演化出了一切人性。 ★一个人认为的外在力量决定着的命运,其实很可能是内在想象驱动着自己所做的选择。 ★“不”真的是最美的内在语言了,因为它代表着自我意志,代表着内心最真实的自己。 ★世界不是完全按照你的想法运转的,中间是有界限的。要想掌握一个自己说了算的空间,你首先得弄清楚界限意识,这是基础和开始。 ★关系,即命运。命运,就是你遇见了谁。遇见谁,我们容易认为是外在力量决定的命运,但我们会发现,现实常常是我们内心投射的结果。 ★内在关系模式就是一个人的命运,那么,做父母的,和孩子构建一个平等而相互尊重的关系模式,这该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人都希望被看见,这是一种极为本质的需求。 ★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力,目的是争夺谁说了算,当然最好是我说了算;私人领域的规则是珍惜,即我尊重你的本真。 ★真正滋养实体自恋的东西是两个:投入地去爱和投入地去做事情。这都是在和某个人或某个事物建立深度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自恋不断受到打击,但最终因为真正建立了关系,增强了情感与能力,结果都会增加一个人的实体自恋。 ★作为成年人,你不能要求别人配合你的全能感,世界不会按照你的意愿来运转,这是最基本的现实检验能力,也是一切正常人际交往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一个人就会无法适应现实世界。 ★问题,在关系中形成;问题,在关系中呈现;问题,在关系中疗愈。 ★真正的生命韧劲儿,是必须建立在这种感觉上——“这是我的选择”。只有当你真能发自内心去做一些选择时,你才有动力。这份发自你内心的生能量,经过各种锤炼,才能化为韧劲儿。 ★想要拥有真正的亲密,想和自己的恋人建立真正的联结,关键就是去穿越心灵的保护层。 ★我们为什么会惧怕一些事情?其实,我们惧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事情带给我们的感觉。并且,我们之所以惧怕一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感觉,经常是因为这件事和以前的某件事很像,而唤起了自己以前的某种感觉。 ★活在真自我中的人,他的身体,和自己的自我合一,这时一个人就是身心合一的。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是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而构建的;而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是围绕着别人的感受而构建的。 ★学会了依恋的人,他会拥抱真实世界;而一直停留在自恋中的人,则容易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并认为它才是精神的归宿。 ★真实地活着,是拿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其他真实的存在(特别是人)去碰撞、去接触、去感知、去爱恨真实而完整的你。 ★我们是出于对失去的恐惧而不敢去爱。然而,等你真正了解了一个人后,在心灵上是一种非常真实的拥有,它不会失去,你的心灵也会变得更加饱满乃至圆满。 ★不要惧怕表达生命力,不要惧怕表达恨意,关键是不把恨意变成破坏行为。这样,孤独失联的恨意(即黑色生命力),就可以因为被容纳而转化成热情、创造力(即白色生命力)。 ★真正生命的韧劲儿,是必须建立在这种感觉上——“这是我的选择”! ★一个人对爱情的信心,就是对整个世界的信心。 【篇章选摘】 我可以不依恋任何人吗? 一个人这辈子可以不依恋任何人吗? 这是很多朋友问到的问题。换句话说,一个人能孤独成“圣”吗? 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常讲一类故事:×××在山洞里找到一本武功秘籍,然后忘记了时间专注修习,后来成为天下第一。 可我学习越多,对人性了解得越多,越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自体必须有客体,我必须找到你。那些真正孤独成圣的人,以我的了解,是我们都忽略他此前曾有饱满的关系。 并且,以我咨询和生活的经验,从不构建深度依恋关系的人,不管表面上看上去多么善良、友好,内心中实际上都有太多的黑暗和敌意。当“我”不去看“你”时,“我”也就不可能被真正看见了,于是“我”也处于黑暗中了。 自恋与依恋 情感是思维和身体两个主题的延伸,它的设计,来自我自己的一个认识:情感,是灵魂的证明。如果一个人天赋很好,又能在思维和身体上花很大力气,这个人就可以锤炼出非常好的能力。假如他还是在孤独中,那么他难有幸福感。 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说,当一个人投入工作、投入地去爱时,幸福就会降临。然而,幸福感的主要源泉来自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 用精神分析的理论来讲,一个人的生命主要有两个维度:自恋展开的维度和关系构建的维度。能力只是自恋的展开,而如果太缺乏关系这个维度,生命仍然会感到苍凉,甚至是致命的孤独感。 想起我对一位长辈的评价:他这辈子精彩绝伦,但老了,心里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留下。因为他这一生,爽是爽了,可他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他的心中没有住着别人。在关系的这个维度上,他的人生是有些空白的。 无论是能力的形成,还是爱的获得,都是需要不断破自恋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发起自恋而最终又放下自恋的过程。 依恋的形成 所谓“依恋”,就是一个人的情感能够向情感对象打开。最简单的理解是,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都在寻找你,像孩子和猫、狗、鹦鹉等动物的关系,天然都在寻找对情感对象的依恋。如果说,我对你的渴望得到了你的积极回应,那这份动力就在我和你之间建立了一份联结,我就会表达对你的依恋。 依恋的类型可以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紊乱型。一般人都属于前三种中的一种,表现比较稳定,但有人会在这三种中不断变换,这种叫“紊乱型”。 设想这样一个情景:幼儿园的家长日,家长(特别是妈妈们)到幼儿园班门口去看孩子。这时,你会看到,孩子们大致有三种表现方式: 一种是,看到妈妈在门口,笑逐颜开,放下手里的东西朝妈妈扑过去,然后紧紧地抱住妈妈。这是安全型。 一种是,看到妈妈在门口,没什么反应,仍然玩手里的东西。这是回避型。 还有一种是,看到妈妈在门口,显得有些矛盾,看了看妈妈,想过去,但又有些犹豫。这是矛盾型。 安全型依恋,是因为我对你的渴望,得到的是比较一致的积极回应,而最终我确信这份表达是基本受欢迎的。 回避型依恋,因为我对你的渴望得到的是一贯冷漠的回应,而最终我阻挡住我对你的渴望。 矛盾型依恋,我不能从你那儿得到稳定风格的回应,你忽冷忽热,于是我的情感表达矛盾了起来。 依恋的对立面,是自恋。 依恋意味着,我能够向你表达出我的动力。弗洛伊德最初把严重的自恋视为一种病态,并认为自恋是力比多(弗洛伊德自创的词,大致可以理解为动力)不能指向客体,而只能指向自体。 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恋像是你把动力(即能量)都憋在自己体内,对外部世界失去了兴趣。 后来的精神分析学家们不断发展“自恋”这个概念。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自恋和全能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集中论述了“全能自恋”的概念。即婴儿一出生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神”,他一动念,世界就应该按照他的欲念给出回应。 如果世界总是不给出回应,婴儿就会生出自恋性暴怒,恨不得毁了整个世界。因为他有全能感,所以这个时候他真的认为他一发出暴怒,世界就会被他毁掉。他不能接受自己有这么坏,这时就会把这份毁灭全世界的坏投射到外部世界。这就变成,他觉得外部世界有一个“魔鬼”。这个“魔鬼”让他感到恐怖,所以他打造了铜墙铁壁,和这个“魔鬼”隔开,这样这个“魔鬼”就可以不攻击他了。 但是,这个铜墙铁壁打造出来后,也意味着,他将自己困在了里面,他的生命力也被憋在了里面,即力比多指向了自体。 我的一位来访者是经典的回避型人格。最初来做咨询的时候,他几乎没有一个朋友。他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几件小事接连遇到挫败,他就会有巨大的挫败感。同时,他会觉得,好像整个外部世界成为铁板一块儿,对他发出了严厉而彻底的拒绝。并且,他隐隐觉得,世界背后仿佛有一个狰狞的“魔鬼”在操纵着。彻底的孤独会带来彻底的黑暗。 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科胡特认为,咨询师对这样的来访者,妈妈对最初的婴儿,都需要扮演一个角色——自体客体 。 所谓“自体客体”,就是你的确是客体,在我这个自体之外,可我觉得你好像是我自身的一部分,我可以像控制自己的手臂一样控制你。自体客体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让自体能够伸展、表达自己的能量。 从这个意义来,母亲最初真的是非常伟大的。对于新生儿来说,母亲尤其需要“无我”。她放下了头脑层面的自我,由此可以和婴儿构建感觉和情感层面的联结,让婴儿感觉,妈妈好像是他自身的一部分一样好使,婴儿的能量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向妈妈表达了。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了“客体使用”这个术语,即妈妈以及其他抚养者允许儿童“使用”自己。我的一位来访者,从来不使用我们咨询室的纸巾,并且总是坐得非常端正,好像是她被困在一个无形的笼子里,她的手脚不能伸出笼子之外一丝一毫。 有一次,我们约了下一次的咨询时间。她从外地来,得早上5:30起床,考虑到这样太辛苦了,我建议我们的咨询时间不妨向后推半个小时。但她不敢,生怕会耽误我的时间。这可以理解为,她丝毫不敢“使用”我。 当一再确认不会给我带来麻烦后,她终于接受了我的建议,也第一次使用了咨询室的纸巾。 等回到家之后,她发现自己也能“使用”父母了。以前,她对父母都极其客气,家里总是像坟墓一样了无生气。后来的某一天,她站在家里的客厅,突然一句话从心底升起:“我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个世界!” 孩子,特别是婴幼儿,需要这份感觉,这样才能够把他的动力指向客体、指向万物、指向世界。 当然,不只是孩子需要这份感觉,成年人的世界也一样需要。自体客体的延伸定义是,能够滋养自体的各种客体。 依恋最好是在孩子的时候完成,如果一个成年人还没有学会依恋,就会变得很麻烦,因为人都是自恋的,而依恋意味着你要低头。 低头是一个富含隐喻性的举动,像猫、狗和鹦鹉等动物过来对你表达依恋时,常常是先把头低下来让你摸。在我看来,低头这个动作就像是要放下高高的自恋,愿意表示处在比你低的位置上。 孩子容易处在全能自恋的幻觉中,但孩子同时还面临着一个事实——他的能力不足以自理,所以的确需要依赖成年人的帮助。如果孩子发现父母既是强大的,又是善意的,他就更愿意向这样的父母表示低头,同时又把情感等动力表达出去。 成年人会变得麻烦很多。成年人和孩子一样需要情感,但成年人相对有充分的资本可以自恋,或至少去保持自己的骄傲。我能照顾自己,为什么要向你低头?就算你再爱我,我还是想保持我的自恋、我的骄傲,而且我有能力保持。 一次,和一桌子帅哥、美女一起吃饭,就我长相普通。其间,一位帅哥说:“我们的条件都太好了,但这会带来一个问题——恋爱时比较轻率。如果这场恋爱谈得太困难,那我就换一个,但这么容易换来换去,我们一直都没有学会好好去爱。” 其实,这不只是帅哥、美女的权力,很多相貌普通的人一样有这样的心理。就算不能比较容易地换恋爱对象,但我至少可以选择孤独、封闭。 所以,最好是在孩子时学会依恋、学会低头,学会去信任一个有力量同时又充满善意的情感对象。 两种妈妈与两种孩子 我的一位女性来访者,看上去温柔、小巧,实际上控制欲望非常强。她和丈夫合办了一个企业。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的问题非常多。例如,会计算好账后,她会再算三遍。她丈夫负责内部管理,但她对丈夫的一切做法都很怀疑,觉得他每处都做得不恰当,总想教丈夫、管丈夫。 这些控制欲望,可以说是自恋问题。她希望企业的所有事情,不分大小,都要经过她,实际上是经过她头脑与思维的审查。 她的妹妹和她丈夫的妹妹,几乎同时生了一个孩子。她发现,两个妹妹带孩子的方式截然不同。 她的妹妹带孩子时,照顾得非常差,经常对孩子爱搭不理,常常是孩子哭得死去活来时,她才不耐烦地摆弄几下。 相反,小姑子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稍有动静,这位妈妈就会第一时间给予回应。 她给我讲这个故事时,两个孩子都还只有几个月大,而小姑子就像和自己的孩子有了心灵感应似的。一次,这位妈妈感觉自己臀部不舒服,她立即第一时间去翻弄孩子的屁股,竟然真的发现在孩子的屁股上扎了一根针。 特别让她奇怪的是她对两个妹妹的感觉。对自己的妹妹,她的头脑知道这样养孩子不对,她苦口婆心地和妹妹沟通过“按照心理学,应该及时满足和回应孩子”,但是,对妹妹的方式,她其实并没有特别大的情绪反应。 但对小姑子,她的头脑知道这样对孩子很好,但她却很容易对小姑子生出一股强烈的无名火。在这股怒火里有嫉妒:嫉妒小姑子的孩子才几个月大却得到这么好的照料;还嫉妒小姑子自身,觉得小姑子是一位好妈妈。相比之下,她和自己的妹妹最初照顾孩子的方式是非常像的,她学了心理学之后才开始改变对孩子的方式。 她小姑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玩本身就是孩子有意义的,他就是凭着这些俗得不能再俗的东西,和自己妈妈建立了安全依恋。孩子以后也可能会去追寻意义,但不会那么严重地抵触俗世的生活。 她妹妹对自己孩子很忽略,让孩子觉得,他的吃、喝、拉、撒、睡、玩这一切日常需求,都是没有意义的、该被摈弃的。因此,他可能会形成矛盾型依恋或回避型依恋,容易远离世俗生活,而去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但这是心灵僻径,是孤独、荒芜的圣地。 这也是自恋和依恋的一个重要区别:学会了依恋的人,他会拥抱真实世界;而一直停留在自恋中的人,则容易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并认为它才是精神的归宿。 还有一位来访者,她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无比。她说,她一直滞留在一个中间地带,既不能回到原本的孤独世界,又不能进入充满关系的真实世界。在这个中间地带,她无数次试着向外跳,但这时,外部世界需要有一个人对她伸开双手说:“来吧,欢迎。”然后,她才能够进入真实世界,但这个人一直都没有出现。 因此,我想说,如果你基本上是一个正常人,觉得在相当程度上和社会有融合,不管你有多少问题和痛苦,都要感谢妈妈或主要养育者,他们给了你这份感觉——世界欢迎你。科胡特的“自体客体”的概念和温尼科特的“客体使用”的概念,都传达了父母(特别是主要抚养者)需要给孩子传递出这种感觉——这个世界欢迎你。然后,孩子才能形成“我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个世界”的感觉,这也是温尼科特所倡导的: 需要一个不会报复的人,以滋养出这种感觉:世界准备好接受你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这些描绘,相信会让很多妈妈感觉到巨大的压力。讲这样的故事,是为了对比,讲清楚“两种妈妈与两种孩子”的关系。 依恋的形成,需要孩子有一种基本的感觉:妈妈基本上是好的,有时候是坏的,但坏不会淹没好;我基本上是好孩子,有时候是坏的,但坏可以被接纳,也可以被自己所接纳。 如果自己真实的妈妈不够好,那么孩子就会倾向于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对妈妈表达依恋,而去外部世界寻找“好妈妈”。 我有一个朋友,他总是不能做好眼前的事。例如,对自己的小家庭不满,对自己当前的工作不满,读书时也不能专心。他总是在走神,而在和他聊得特别深的时候发现,他好像一直都在目前的事情之外寻找什么,都像是在寻找一个“好妈妈”。之后了解到,他小时候的确认为,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他应该有一个在家以外的“亲生好妈妈”。 这真是一个深刻的隐喻。 如果依恋没有形成,该怎么办?首先,要看破自己重重的心理防御。通过这些复杂的防御,看到自己的初心——我永远都在寻找你。 我们可以去看看孩子、看看小动物,会看到生命原本的样子:一方面,他们(它们)会试着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另一方面,他们(它们)都在寻找情感依恋。当有依恋存在后,一份满足感会油然而生。 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时间累积和空间变换。如果一个关系伤透了你的心,你经过认真考虑,知道这份关系已经没有希望了,那么可以变换空间。也就是,去换一个人寻找。 同样,当你基本断定一份关系是好的,那么,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关系的基本稳定,逐渐在这个关系中去实现依恋的完成。 如果你一开始觉得一位咨询师还不错,那么轻易不要因为中间对他不满而放弃,试着保持这份关系,并试着在关系中对咨询师表达爱与恨、满足与不满,最终在这份关系中完成依恋。 例如我的一位来访者,他在找我之前,换过十几位咨询师,也换过很多工作。而我在第一次咨询时就对他说:“你看,你此前已换过十多位咨询师,也换过很多工作,你太容易结束关系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如果你觉得我的咨询风格让你觉得基本可以,我的咨询能力也让你基本满意,而我又没有明显违反职业道德,那我们就基本保持稳定的咨询?如果你想离开我,请一定要把对我的不满表达出来,我们好好探讨。” 结果,我们的咨询持续了几年,他的生活也逐渐有了很大的改善。 基本稳定的关系背后,依恋完成的背后,藏着对人性的深刻信任。 依恋“你”,排斥“它” 在敏感的精神分析师眼里,几乎一切看起来不起眼的事,都有意义,都有隐喻。下面这个小故事会引出一个大道理。 我在广州的“得到”小组开会时,黄玉玲老师迟到了五分钟,并且她是急急忙忙赶过来的。她为什么会迟到? 她讲了几件小事,并认为现在这一段时间,她的世界处于失控中。为什么会失控?因为那时爆出的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让她非常焦虑,而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在读幼儿园,一个在读小学。 同时,很多知名女性在网上坦露自己被猥亵甚至性侵的事。这些事情让黄玉玲陷入了深深的恐慌,如果这种事发生在女儿身上,她会死掉。这个世界是有“魔鬼”的,有些人就是想把自己的魔手伸到最无辜、最无助的幼儿身上。 因为这样的担心,她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焦虑感强了很多,对周围世界的警惕心强了很多。 然后,有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发生了。他们一家人开车出去,老公开车,黄玉玲坐在副驾驶位上,感觉自己的身体一直有点儿紧绷着。突然,老公打了一个哈欠并喊她。黄玉玲被吓一大跳,那一刻她觉得,这是一个“大魔鬼”在喊她。 这种紧张和恐惧让我们想起了我最近多次说的话:“我”并不希望控制一切,那太孤独,而是希望“我”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善意的“你”存在;可我更惧怕的是,在“我”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敌意的“它”在那里。 如果外部世界是充满敌意的,是“它”的世界,那“我”就会倾向于控制一切,并陷入自恋,这是自我保护;如果外部世界是有基本善意的,是“你”的世界,那“我”就会放下控制,把“我”交付给“你”,这就是依恋、是信任。 所以,自恋和依恋不仅是情感的事情,而且还是深刻的隐喻。婴儿依恋妈妈,孩子依恋大人,成年情侣依恋彼此,这都是在皈依“你”的世界。“我”会发现自恋的世界何等孤独、狭窄,而“我”之外的世界是何等精彩、宽广。 相反,当陷于严重的自恋与控制时,我们想切断与“它”的联结,所以还会选择封闭,就是把心关起来。 因此,真可以说,联结是善,封闭是恶。 这也和我对生命力的理解统一到了一起。生命力只有一种,当自体的生命力在关系中被客体看见时,就会成为好的生命力,如热情、创造力与爱;不被看见时,就会成为坏的生命力,如怨恨与破坏欲。 比如,罗振宇在《罗辑思维》的一期视频节目中说,关于互联网,你得有一个基本的世界观:你是相信联结会带来善,还是相信联结会带来恶? 我相信联结会带来善。 再讲讲黄玉玲老师的另一个故事。他们一家出去旅行,要赶飞机,结果车在路上坏了。虽然一家人想尽各种办法,尽快赶到了机场,但还是迟了五分钟,不能办理登机手续了。那一刻,黄玉玲的感觉像是要掉下悬崖,情绪一下子变得非常糟糕。这时,老公对她说:“老婆没事,是可以改签的。”然后,他们顺利地办理了改签手续。 老公的说法和做法,让黄玉玲的情绪平静了下来。这一刻,她对老公的依恋变得更深了一点儿。她的确感知到,在她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善意的老公在那里存在着。 对孩子来讲也是一样的。孩子的世界经常处于崩溃中,他们会想象一个敌意的“它”在背后作祟。如果父母在身边,既陪着他们解决了一些问题,又安抚了他们的情绪,他们的确会对父母更依恋。这种事不断发生,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就会不断加深,最终能将自己交付出去。而这种对父母的信赖,也是一个隐喻,意味着孩子形成了对整个外部世界的基本信任。 可以说,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敌意的感知与我们自己内心藏着的敌意,程度上是一致的。这个说法可能会让很多人不舒服,因为我们容易认为,外部世界是坏的,可我自己还是纯净、美好、善良的。 并且,当一个人追求控制时,很容易会去控制别人。这时候,这个控制者就成了被控制者的“它”了。 也可以说,当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望太强时,父母就是孩子的“它”之世界,而孩子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依恋。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只能建立在父母基本信赖孩子,并基本容纳孩子生命力自由伸展的基础之上。 在“它”之世界,人和人之间会选择切断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电影《超体》中,那位研究脑科学的科学家的说法很触动我。他说:“当环境恶劣时,生命就倾向于关闭掉和外界的交换,追求孤独永生;当环境好时,就会追求生命繁衍,而繁衍,是为了把知识传递下去。” 从这个意义来讲,联结也是善。 同样,自恋和依恋还会带来一个很重要的影响——身心分离和身心合一。 我们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会体现在我们的身体上。当我们想切断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时,我们几乎必然做的一个选择是,切断头脑和自己身体的联系。而当我们愿意和外部世界保持联结时,我们也会保持头脑和身体的天然链接。 由此可以推论,在听话教育中长大的孩子,身体容易迟钝,因为身体和自己头脑的联结被切断了。相反,在自由和爱中长大的孩子,身体容易敏感,因为身心合一。 所以,自恋和依恋并不仅仅是一个情感问题,其背后有极深的意义,一如我提出的一句话:“一个人对爱情的信心,就是对整个世界的信心。” \" \"◇潜心思索25年、精炼300万字 、咨询6000个小时,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迄今为止zui重要、zui成熟作品! ◇超过20万人关注的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已得到众多用户的验证和认可; ◇薛兆丰、罗振宇、脱不花、张德芬、刘润、汪静波、Spenser、熊太行等联袂推荐! ◇武志红:“如果你只看我一本书,那我推荐这一本!” ◇整套书凝练了武志红老师多年心理咨询经验,以及300万字心理学笔记,通过模块化的知识体系,帮助读者系统而真切地了解心理学知识,迈入心理学学科的大门! ◇帮助你从心理学的角度认知自己、洞悉内心,觉知问题发生的关键,变得更加开阔、包容,完成内在意识的不断升维; ◇帮助你参透关系的迷雾,了解身边人表象行为背后的意识和心理,洞察亲密关系和人性动机,掌握与外部世界的相处之道,真正“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武志红:一个人的生命,终究是为了活出自己。所有关于生命的哲学,都不是哲理这么简单,它是活生生的现实。你会体验到,当真正发现自己、成为自己时,你会喜极而泣,你会看到:原来这才是你自己,原来你就是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