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故事

丛林故事
作者: (英)拉迪亚德·吉卜林|译者:李颖|绘画:(英)妮古拉·贝利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70
折扣购买: 丛林故事
ISBN: 9787550245075

作者简介

妮古拉·贝利:当今英国最受欢迎的画家之一。她创作的《老鼠洞的大姐猫》和《磨坊小猫凯蒂》均获凯特·格林纳威奖提名奖。她目前居住在伦敦。 李颖:一位80后妈妈,爱给孩子读书,希望孩子的童年有很多好书相伴。这些书既要符合当代的儿童观,又须语句通达,文辞清雅。作为译者的她为此笔耕不辍。已出版的译作有《丛林故事》《艾莉的手绘日记2:新生驾到》等。 拉迪亚德·吉卜林(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出生于印度孟买,父亲曾是孟买艺术学校教师,后任拉合尔艺术学校校长和博物馆馆长。吉卜林6岁时被送往英国,17岁中学毕业返回印度,担任拉合尔市《军民报》副编辑。他敏锐地观察印度的风土人情,把见闻写成小品文和轻快诗,发表在他为之工作的报纸上。1889年他返回英国,一年之内就被誉为当代最杰出的散文作家之一。1892年结婚后他迁居美国,在美期间发表了《消失的光芒》《勇敢的船长们》和被认为是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的《基姆》《丛林之书》和《丛林之书续篇》。这些小说也被公认为是作家最出色的作品。 吉卜林一生共创作了8部诗集,4部长篇小说,21部短篇小说集和历史故事集,以及大量散文、随笔、游记等。他的作品简洁凝炼,充满异国情调。由于吉卜林的“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英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内容简介

“滚!”狼爸爸猛地呵斥道,“滚出去,跟你的 主子打猎去!这一晚你使的坏已经够多了。” “我走,我走,”塔巴奎云淡风轻地说,“听见 了吧,希尔汗就在下头的灌木林子里呢。其实我原本 不必劳神费力给你们带信儿的。” 狼爸爸凝神细听,从下方一处通向小溪的山谷里 ,传来老虎粗鲁单调的怒吼,骂骂咧咧地反复抱怨着 什么也没抓到,整个丛林都听得见,他也全不在意。 “蠢货!”狼爸爸说,“刚一开工就乱嚷嚷!他 以为咱这儿的公鹿都跟他韦根加的小肥牛似的?” “嘘!他今晚的猎物既不是小肥牛也不是公鹿, ”狼妈妈开口道,“是人。”骂骂咧咧的声音转为了 沉闷的“咕噜咕噜”的喉音,好像来自四面八方。这 声音往往能迷惑露宿在野外的樵夫和流浪汉,让他们 慌不辨路,最终撞入虎口。 “人!”狼爸爸露出了满口的尖牙,“呸!水塘 里的甲虫跟青蛙都不够他吃吗?非要吃人,还在咱们 的地界上!” 丛林法则的每条规定都自有其原因。规则里禁止 任何兽类吃人,除非是在向幼崽示范如何猎杀——即 便如此,也不得在部族的狩猎范围内杀人。其实,不 允许杀人的真正原因在于,一旦杀了人,骑着象、挎 着枪的白种人,以及数百名敲着锣、举着火把、拿着 烟花的棕种人,迟早会浩浩荡荡闯进丛林里。到那时 ,丛林里所有动物都得遭殃。而兽民们自己找的理由 则是,人类是所有生物里头最弱小、最没有自卫能力 的家伙,胜之不武,胜了也不光彩。他们还、兑,吃 了人的野兽,身上会长癞疮,连牙都会掉光(这倒是 真的)。 低沉的喉音越来越响,最终止于一声洪亮的虎啸 :“吼!” 随后却传来希尔汗的哀嚎,听着一点儿都不虎气 。“他失手了,”狼妈妈说,“怎么回事?” 狼爸爸朝外头跑了几步,他听见希尔汗一边在灌 木丛里翻滚,一边含混而怨毒地嘀咕着。 “这蠢材已经无知无畏到想要跳过樵夫的营火, 恐怕是把脚给烧伤了吧。”狼爸爸哼了一声,“塔巴 奎跟他在一块儿呢。” “什么东西上山来了,”狼妈妈耳朵骤然一动, “做好准备。” 灌木丛里传来一阵轻微的“沙沙”声。狼爸爸俯 低腰腿,作势欲扑。紧接着,如果你能亲眼来看,就 会见到世界上最奇妙的一幕:狼的半腾跳。狼爸爸还 没仔细分辨来者是何物就已纵身跳了出去,接着他却 在努力停下来。结果就是,他直线腾空了约有四五英 尺高,又几乎分毫不差地落回到起跳的地方。 “人!”他大叫,“是个小人崽。快看!” 在他面前,站着一个像刚刚学会走路的小人儿, 手里抓着一根矮树枝,光着身子,皮肤是棕色的。从 来没有这么一个露出笑靥的娇柔小不点儿在夜晚拜访 过狼洞。小人儿抬着头,盯着狼爸爸的脸,笑了。 “是个人娃娃?”狼妈妈问,“我还从来没见过 呢。快叼过来瞅瞅。” 狼习惯把自己的孩子用嘴叼着走。如果有必要的 话,他们能衔住一枚蛋,而绝不会弄破。因此,尽管 狼爸爸张嘴钳住了人娃娃的后背,却毫发无伤地把他 放进了自己的狼崽中间。P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