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精)/名著名译丛书

瓦尔登湖(精)/名著名译丛书
作者: (美)亨利·戴维·梭罗|译者:苏福忠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2.30
折扣购买: 瓦尔登湖(精)/名著名译丛书
ISBN: 9787020104321

作者简介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极具世界影响力的美国思想家,美国精神和传统的奠基者之一,十九世纪中期美国文坛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瓦尔登湖》是美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经典。1845年7月4日,28岁的梭罗独自一人来到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他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零两个月的生活以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这是一本让人心归宁静、充满希望的智慧大作。当人们逐渐失去田园的宁静,它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 苏福忠,山西陵川人,知名翻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从事编辑工作30多年,编辑过《莎士比亚全集》《伍尔夫文集》《福斯特文集》等大型系列图书,也编辑过《守望灯塔》《太阳来的十秒钟》等多种散本图书。译作有《红字》《瓦尔登湖》《一九八四》《动物农场》《月亮与六便士》“爱德华庄园》《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漫漫长路》等,著作有《译事余墨》《编译曲直》《席德这个小人儿》等。1991年获包玉刚基金会奖学金,到英国进修一年,2008年受爱尔兰文学署邀请,到爱尔兰进行交流、讲学。

内容简介

多数人,即使在这个相对自由的国度,仅仅因为 无知和错误,为那些人为的忧患瞎操心,为生活困苦 没完没了地劳作,却不能采集到更鲜美的果实。他们 的手指,因为过度磨砺,茧刺满把,颤抖不止,没法 把果子摘到手。实际情况是,劳动之人没有闲暇一日 接一日地休养生息,求得复原。他无法保持人气旺盛 的人际关系,他的劳作在市场上总是掉价。他没有闲 暇别求他路,只能做一架机器。他总是使用他的知识 ,怎能清楚记得他的无知?他的成长需要无知。有时 候,我们应该让劳动之人有吃有穿,不需要什么理由 ,并且用我们的一腔热情让他身心健康,然后我们才 可以对他说三道四。我们天性中的最优良的品质,如 同果树的花朵,只有悉心呵护,才能保存下来。可是 ,我们既没有如此善待自己,也没有如此善待彼此。 我们都知道,你们中间的一些人为穷所困,难以 生存,有时候简直连喘一口气都十分困难。我毫不怀 疑,你们中间读这本书的一些人,不是顿顿饭都付得 起钱,外衣和鞋子眼看要穿烂或者已经穿烂了却没钱 买新的,而且即使阅读这几行文字还得忙里偷闲,从 你们的债主那里劫掠时间。你们许多人过着多么龌龊 下贱的生活,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我经历多了,看 得非常清楚。总是捉襟见肘,努力做事,努力摆脱债 务,好比一个古来有之的大泥坑,拉丁语称之为 aesalienum,就是别人的铜板,因为他们的铜币是用 铜做的;苟且活着,黯然死去,还是被别人的铜板埋 葬,总是说好还债,答应还债,明天就还,却今天死 了,说话没有算数;讨巧卖乖,祈求恩典,手段使了 不计其数,总算没有坐进公家的大牢;撒谎,阿谀奉 承,投票,让自己适应一套繁文缛节,循规蹈矩,要 么打肿脸充胖子,酿造一种薄如烟气的大度的氛围, 为的是说服你的邻居让你给人家做鞋子,做帽子,做 衣服,做车辆,或者给人家进些杂货;把自己折腾病 了,为的是攒下点什么以应付患病的日子,在一口旧 箱子里或者灰墙皮后面一只袜子里藏点什么,或者, 更加安全地存在青砖银行里;不管藏掖在哪里,不管 积攒多少,只要能攒下藏下就好。 我有时候好生纳闷,我们竟能够这般不知深浅— —我几乎要说——对称之为“黑奴制”的这种在某种 程度来说属于舶来的恶劣的奴役形式十分醉心,不论 南方还是北方,那么多贪婪而精明的奴隶主蓄养奴隶 。使用一个南方看守人用心不良,可是使用一个北方 看守人用心更狠,不过最狠不过的还是你自己就是一 个奴隶贩子。谈什么人的神圣!看一看大路上的赶马 人,日夜兼程往市场上跑啊,他心里还有什么神圣的 念头吗?他的天大责任只是给他的马匹喂草填料!与 船运奴隶的利润相比,他的命运是什么?他不是在给 一个称雄一方的乡绅赶马车吗?他要什么神圣?他要 什么不朽?看看他唯唯诺诺,卑躬屈膝,一天起来胆 战心惊,既不神圣也不不朽,只是他自己那套观念的 奴隶和囚犯,为自己的行踪赢得一个名分而已。与我 们自己那套私有观念相比,公众舆论只是一个软弱的 暴君。恰恰是一个人对自己怎么看决定或者明示了自 己的命运。在西印度诸省实行幻想和想象的自我解放 ——可有威尔伯福斯威尔伯福斯 (WilliamWilberforce,1759—1833),从事殖民 地奴隶解放活动的英国人,被后人认为思想超前。带 来这种理念吗?再不妨想一想,这块土地上的女士们 ,编织梳妆用的垫子对付世界末日,对她们的归宿听 之任之,仿佛你尽可以消磨时光而没有消磨完的时候 。 大多数人过着默默挣扎的生活。所谓听天由命就 是要人们苦苦挣扎。从这个苦苦挣扎的城镇进入这个 苦苦挣扎的国家,你不得已让自己练就水貂和麝鼠的 勇气聊以自慰。一种习以为常却浑然不觉的绝望甚至 在所谓人类的各种游戏和娱乐下深藏不露。游而无戏 ,娱而不乐,因为工作之后只是绝望。不过,智慧的 一种性质就是不做各种绝望的事情。 使用教学问答法的字眼,我们考虑人类的大致终 极是什么,以及生命的真正必需品和手段是什么,表 面看来人们已经用心良苦地选择了生活的共同方式, 因为他们就喜欢这种方式而不喜欢别的什么方式。不 过他们心里明白,选择的余地并不存在。然而,各种 警醒的健康的原始状态却记得太阳升起来焕然一新。 放弃我们的种种偏见,什么时候都不算晚。任何思考 方式和行为方式,不管多么古老,未经证实都是不可 信的。每一种物体发出回响或者默默通过,今天看来 是真实的,明天也许证明是虚假的,只不过是舆论的 轻烟,却有人信以为是一片雨云,会给他们的田野洒 下甘霖。古人说你不能做的事情,你倒应该试一试, 你会发现你能做。旧的行为适合旧的人,新的行为适 合新的人。古人可能就是不知道添上新柴可以使火一 直燃烧;新人却可以在锅底下放上干柴生起炉火,而 且以鸟儿飞翔的速度遨游地球,正如谚语所说:气死 古人。活了一把岁数未必就有充分的资格做年轻人的 指路人,因为活到老所获得的不见得比失去的多。人 们大体上可以怀疑,即使最智慧的人也不见得就真的 掌握了什么生活的绝对价值。从实际角度讲,老人对 年轻人提不出什么十分重要的高招,他们自己的经历 极其有限,他们的生活惨遭痛苦的各种失败,出于种 种个人的理由,他们也就信以为真了;实际上也许他 们生活过后留下了一些信念,只是他们年龄不饶人, 青春不再。我在这个星球上已经生活了三十来年,还 没有从我的长辈那里听说从未听过的珍贵的只言片语 ,连认真的忠告也寥寥无几。他们没有告诉我什么, 可能对我讲不出什么很得要领的话。生命,在很大程 度上就是我还没有尝试的一次实验;他们尝试过了, 可是对于我却没有多少可以借鉴。倘若我有什么自己 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我一定会想到,这是我的良师益 友还不曾说过的。 ……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