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前行映初心(东城故事2021)
作者简介
韩小蕙,高级编辑、作家、文学评论家、北京市东城区作协主席。著有《韩小蕙散文代表作》等20部。获中国旧事界最高荣誉韬奋旧事奖、首届冰心散文奖、首届郭沫若散文优秀编辑奖、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奖等。,杨建业,副研究馆员,北京市东城区人才工作专家。出版有《前门和前门的传说》、《北京扎燕风筝》、《文化馆长》等专著,担任东城区多项大型文化活动的策划和撰稿工作,多篇论文获得中国群文学会和全国文化馆年会征文一等奖。2010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2014年入选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光荣榜。
内容简介
胡可:耄耋老人心系“学 生军” 胡健 2010年春节前,我去看 望著名剧作家、耄耋老人胡 可老先生,恰遇威海电视台 和中央电视台的人来采访、 拍摄。他们的话题非常有趣 :寻找当年的学生军。这说 的是“七七事变”以后活跃在 北平西北郊的一支游击队, 这支游击队由于有大批北平 各大中学校的学生参加而被 老百姓称为“学生军”。胡老 说,这支游击队的正式名称 是“国民抗日军”,不大被人 记得;但因为佩戴红蓝两色 袖箍,还被老百姓们称为“ 红蓝箍”。 “红蓝箍”?我表示对这 个名字有些陌生。 胡老说:“是啊,是啊, 如果再不好好宣传宣传,这 段历史就真的会被北京人忘 记了。” 此事的契机,是威海的 一位年轻人常征,为了记述 当年外祖父在“学生军”时的 事迹,来北京寻访当年的见 证人。威海电视台抓住这个 线索,跟踪拍摄,又引起了 中央电视台的兴趣。这位年 轻人的外祖父正是当年游击 队的参谋长常戟武同志。 胡老也曾是这个“学生军 ”里的一员,是个小兵。在 电视镜头前,胡老展开了他 的思绪。 年龄最小的小兵 1937年的夏天,16岁的 胡可从济南到北平投考高中 ,他曾经在北平的灯市口上 过小学。这次来,经过天津 的时候,火车停了很长时间 ,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车 到丰台,只见站台上满是全 副武装的日本兵,其中几个 还持枪进到车厢里来盘查, 气氛十分紧张。到北平后他 才知道,原来盘踞在丰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