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底的世界(探索隐秘的城市)

地底的世界(探索隐秘的城市)
作者: (英)保罗·多布拉什切齐克//卡洛斯·洛佩兹·高尔维兹//布拉德
出版社: 湖南科技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6.30
折扣购买: 地底的世界(探索隐秘的城市)
ISBN: 9787535798367

作者简介

保罗·多布拉什切齐克(Paul Dobraszczyk) 英国曼彻斯特研究员、作家,伦敦大学巴特雷(Bartlett)建筑学院客座教师。他的著作包括《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铁艺、装饰和建筑》(2014年)和《潜入野兽的腹地:探索伦敦维多利亚式下水道》(2009年)。 卡洛斯·洛佩兹·高尔维兹(Carlos López Galviz) 兰卡斯特大学建筑师、城市历史学家,教授社会未来理论与方法。他是《走入地底:新视角》(2013年)一书的合编者。 布拉德利·L·加勒特(Bradley L. Garrett) 南安普顿大学地理学家。他的著作包括《探索一切:入侵城市秘密领地》(2013年)和《地底伦敦:破解首都》(2014年)。

内容简介

刘易斯·芒福德(1895—1990)最先指出:现 代工业的起源在于通过采矿加速开发地底资源,如 化石燃料、金属、矿物和建筑材料。当然,地下劳 动并非工业现代化的新特征,从城市产生时起,就 有挖掘建筑材料这回事;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鲜 事,就是将矿井发展成“人类创造、生活的第一个 完全无机的环境”。创造深层的地底环境以挖掘资 源,是工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环境与地面世 界完全隔绝,并依靠人工技术来维持,无论是照明 (最初有1815年发明的戴维安全灯)、抽水(采用 蒸汽驱动的泵送引擎),还是复杂的隧道挖掘技术 (例如马克·布鲁奈尔发明的掘进盾构法,1825年 首次用于泰晤士河隧道)。长期以来,技术工具的 行头与人类劳动的天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算发 明了挖掘隧道的工具,例如护盾和后来的钻孔机, 或者引入了空气压缩技术,手持十字镐和铁铲劳动 依然同样重要。 表现地下环境中的劳工,人们倾向于突出其地 狱般的工作境况,往往还暗含弦外之音,强调阶级 性和种族问题。例如,布鲁奈尔的泰晤士河隧道以 及其后的伦敦下水道系统的施工见证者,都将他们 目睹的劳工描述得有些骇人(有时还会画出),认 为他们和残酷的地下采矿条件脱不了干系。地底挖 掘的指导原则,例如科学、测定和计量,似乎都被 由人所做出的非理性判断所取代。在这里,观察者 和工人的身份差别,导致了某种歪曲的解读——不 过这或许是一种方式,使我们自身逃离了恐惧,哪 怕意识到工业进步所牺牲的人命。但也有例外,有 些地方地下劳动就变成了一种乌托邦式的工作形式 ,以反抗主流的开采剥削模式。地下乌托邦,例如 21世纪初,“鼹鼠人”在伦敦东部开挖出的地下空 间,在这里,劳动就采取了实现内心愿望的形式, 创造出乌托邦式的空间,反抗资本主义的惯常逻辑 。 今天,城市地下的深层挖掘工作几乎普遍采用 了隧道掘进机,尽管如此,还是有工人提醒我们: 地下空间的生产需要有坚决的意志,其维护工作非 但不可避免,更需要精细的操作。这些工人通常穿 着统一的、高能见度的荧光连体工作服,他们看上 去似乎远离了挥舞着十字镐、半裸的模糊形象,与 挖掘资源、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截然不同,尽管 如此,他们还是用血肉之躯,为传统观念中都市地 底纯粹的技术空间重新注入了生命力。如今,这些 工人不再处于恶魔般的境况,但他们仍保留了英雄 主义的气质,并具体体现了地下工作的特性——新 现代主义的敏锐性,这一特性将城市现代化与就业 条件之间联系起来,举例而言,无论是如今旅游景 点中的矿工,还是地铁工人,他们的权利和薪资都 受制于剧烈波动的全球资本。 荒谬的空间:利物浦昀威廉姆森隧道 在人类意识的驱使下,城市地下各类空间经历了兴盛,时代的变迁又使之废弃而成遗存。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刘易斯·芒福德、加斯东?巴什拉、莱因哈特·科塞勒克、罗莎琳德?威廉姆斯、史蒂夫?派尔、米尔顿?桑托斯等众多哲学家、城市历史学家的名言,神秘的世界著名城市,《看不见的城市》、《城与城》、《跨国银行》、《幻影车神》、《地铁惊魂》、《芝加哥规划》等小说、电影、著作的意境……英国曼彻斯特研究员、作家保罗?多布拉什切齐克,以其亲身经历、精心构思、精彩文笔、多维度的触觉,描绘城市物质空间与人类记忆、认知与幻思的巅峰之作。 借用哈里·格拉尼克的《纽约地底》一书的设想:一只巨手从天而降,抓住三座摩天大楼并连根拔起,地底呈现出的奇妙景象映入世人的脑海里。人们在神秘、惊险、新奇、幻想的多重情绪氛围中,面对宽泛的城市,深陷地下空间的场景。 如果你是对城市有深刻认识的专业读者,本书不会直接告诉你怎样去创造这些奇迹般的地下空间,但国际间的对比、故事的神秘色彩、隐含在地底的潜力,足以让你在思维的摩擦中发掘城市地下空间延伸的轨迹。 如果你是旅游爱好者,不妨去看看保罗笔下社交新贵喜爱的上海地堡酒吧,爱丁堡最受欢迎和经久不衰的 “鬼魂之旅”,中国艺术家蔡国强设想的将现役碉堡改造成的“爱情酒店”,展示城市野心的华盛顿地铁……这些地底之旅,并非不切实际,而是在历史积淀中演化而来。 如果你热衷于考古与探险,从罗马的马克西姆下水道到墨西哥城的多层空间,从帝王陵墓到现代工程废墟。追踪地底,将把城市刻入你的精神世界。 如果你迷失在城市中,盘根错节、星罗棋布的地下空间,也许会让你遭遇奇迹或困境,在城市各类事件的冲击下,在世人的心目中它或是地下殿堂、或是迷幻空间。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或哪种情结去思索,本书的博大与精深,始终提示你无止境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