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第118辑](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228/14/20230228141012667.jpg)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比较.第118辑
ISBN: 9787521740134
吴敬琏,男,著名的经济学家。1984~1992年,连续五次获得中国“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03年获得国际管理学会(IAM)“杰出成就奖”;2005年荣获首届“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
如何促进公共利益 让·梯若尔(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本文将讨论如何促进公共利益,自然地,这 需要从公共利益的定义开始:我们需要知道公共 利益是什么,以及它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然后, 我将继续讨论如何实现公共利益的问题:是通过 市场和合同、规制还是民间社会?由此还会涉及 社会责任的概念、ESG(环境、社会与治理)标 准和随之而来的困难。 公共利益 第一个问题:公共利益是什么?在许多情况 下,经济主体(消费者、公司、政府和国家)的 利益与社会普遍利益背道而驰。例如,作为消费 者,我们可能产生了太多污染、驾驶速度太快、 拒绝接种疫苗或者服用过量的抗生素。金融机构 为增加短期利润,可能承担太多的风险,从而危 及员工的工作岗位、投资者的储蓄,还可能危及 公共财政(如果用纳税人的钱救助银行)。公司 可能滥用垄断地位,可能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虚假 宣传。政府可能过度举债,对不平等过度容忍, 因放松审慎监管而造成金融危机,或者剥夺公民 的自由。政府可能遵从“本国至上”的口号,把 国家利益置于整个世界的利益之上:我们在全球 变暖、贸易战、财政竞争和军事扩张的例子中都 看到了此类情形。 所有这些例子的共同特征是什么?那就是个 体利益高于普遍利益。经济学对公共利益的理想 是将参与者的利益与普遍利益结合起来,为此有 两个工具。第一个工具是说服:我们可以鼓励公 民实施善行,鼓励公司承担社会责任。这种“基 于社会规范的干预措施”试图提升对自利后果的 认识。但是,通过说服可以做到的事情是有限的 。全球变暖问题的讨论已经开展了近30年(自 1992年里约热内卢峰会以来),然而目前在对抗 气候变化方面仍几乎没有什么进展。煤炭和其他 化石燃料依然被大量使用,而我们现在已没有退 路。因此,我们不仅仅要说服,还需要激励,从 而使我们的普遍利益与个体利益达成一致。 那么,什么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可以通过 一个思想实验来定义。在过去几百年里,哲学家 对这类实验有过大量讨论,并称之为“无知之幕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思想实验。想象一下, 你还没有出生,而且不知道自己会是男性还是女 性、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出生在富裕家庭还 是贫穷家庭、是法国人还是中国人。你也不知道 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教育、会遗传到什么样的基 因、是否会患上癌症等。此时,问你自己一个非 常简单的问题:在不知道自己将在社会中处于什 么位置的情况下,我想要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 会中?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将给出公共利益的定义 1. 大牌作者 2. 热点和前沿经济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