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 李晓鹏|责编:韦晨晔//李琳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7.20
折扣购买: 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
ISBN: 978754732141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工业革命把英国推上了 世界头号强国的位置。随 着工业革命的爆发,新兴 资产阶级对自己的信心也 变得更足,《国富论》诞 生了。《国富论》的基本 思想是什么呢?就是分工 和自由市场交易可以创造 巨大的财富。 《国富论》开篇第一章 就是讲分工,举了一个流 传至今的经典案例:生产 一枚铁钉,以前在传统的 手工作坊里,一个工匠打 一个铁钉,一个人一天可 能做几十枚。但是建立一 个现代化的工厂,进行细 致的分工,有的人负责把 铁熔成铁水,有的人负责 把铁水抽成铁丝,有的人 负责把铁丝斩断,再有的 人负责把铁丝磨尖,另外 有人把头给打出来,这个 流程每一个人都特别熟悉 自己的那一个非常小的环 节。这种分工协作,让每 个人都对自己的这一个环 节特别熟悉,就可以极大 地提高生产效率。一天可 以生产几万枚,一下子生 产效率得到了上百倍的提 高。亚当·斯密观察到了这 种现象,他认为人类之间 的专业分工可以极大地提 高生产力、创造财富—— 这个结论在今天已经变成 常识。 后来到了20世纪,美国 人福特发明了汽车生产流 水线,生产汽车这么一个 庞大的工艺,也给拆分成 无数小块儿,比如一个人 负责装方向盘,一个人负 责装轮胎,每个人只负责 装一都分,最后把汽车装 出来,一下子把生产效率 提高了几十倍上螽倍,把 汽车的成本降低到了美国 中等收入阶层都能够买得 起的程度。开创了汽车革 命,福特汽车也成为当时 世界上最太的汽车企业。 专业化的分工实际上是工 业革命的基础,也是人类 社会能够进入工业社会的 革命性前提。 专业化的分工是怎么诞 生的?就这个问题亚当·斯 密做了进一步的分析,这 才是他真正想说的话:专 业化的分工是基于庞大的 、自由的市场交易的。他 举了一个例子,在英国北 部苏格兰地区,市场范围 很小,人们如果在那儿建 一个每天能够生产几万枚 铁钉的工厂,铁钉是卖不 出去的,因为一人一年可 能只需要五六根最多十根 铁钉。假设每人每年需要5 根铁钉,但是整个北部苏 格兰地区只住了5万人,一 年总共的铁钉市场需求量 不会超过25万根,这样一 个工厂一天就生产几万根 ,三五天的产量就够了, 剩下的时间岂不是只能休 息? 在市场没有得到扩大的 情况下,高密度的分工是 不会出现的。在什么样的 情况下才能出现分工呢? 就是庞大的市场的开拓。 亚当·斯密指出:正是因 为交通技术特别是航海技 术的发展,极大地开拓了 世界市场。全世界有好几 亿人,一年可能需要十多 亿根铁钉。只有在这种庞 大的市场交易的条件下, 才需要产生非常精细的分 工,由此带来劳动效率的 改善。在没有自由市场交 易的前提下,这种改善不 会存在。 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 亚当·斯密提出了他最著名 的“看不见的手”的论断。市 场交易就是一只“看不见的 手”:我们之所以能够享受 丰富的晚餐,能够吃上面 包和葡萄酒,不是因为面 包师和酿酒师的恩惠,而 是因为他们在为自己的利 益工作。他们做出来的面 包卖出去赚到钱,自己才 能去买别的东西。他能够 酿出这么好的酒给你喝, 还是因为想把酒卖给你挣 你的钱,所以这不应该感 谢他,大家都是在为自己 的利益而工作。在自私自 利的驱动下,每个人专注 于自己特别擅长的事情, 然后把做出来的东西互相 交换,最后所有人都能够 得到好处,这个社会的经 济就会高速向前发展。亚 当·斯密就是这么个意思。 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