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精)/大家读经典文丛

灵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精)/大家读经典文丛
作者: 残雪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灵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精)/大家读经典文丛
ISBN: 9787506396219

作者简介

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 年生于长沙。1985 年 1 月残雪**发表小说,至今已有700 多万字作品。残雪是在国外被翻译出版*多作品的中国作家之一。并且残雪的小说成为美国哈佛、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大学及*本东京中央大学、*本大学、*本国学院的文学教材,作品被美国和*本等国多次收入世界**小说选集。2008 年,残雪的七个中篇和短篇被收入*本大型丛书系列《世界文学全集》出版,残雪是**入选的中国作家。 ??2015年,残雪的长篇小说《*后的**》获得第八届美国*佳翻译图书奖 ( 为中国作 家获此奖**人),她于同年 4 月入围英国《独立报》外国小说奖,残雪 2016 年入围 美国纽斯塔特**文学奖。2017 年、2018年残雪的长篇小说《边疆》和《新世纪爱情 故事》先后在美国出版后,残雪被称为世界文学中“*有创造力、*重要的作家”。此 外,美国和*本文学界都称她为“小说家与文学评论家”。

内容简介

走向艺术的故乡 ——《美国》文本分析之一 求索之路 因为犯了大逆不道之罪,为父母所遗弃,孤身一人来 到幅员辽阔,象征科学、**和自由的美国的少年卡尔, 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开始了他漫长的精神求索之路。在 这个过程中,一种强大的势力不容反抗地使他逐渐失掉了 他从古老的家乡带来的一切:他的行李箱、雨伞、身上的 衣服,以及种种纯朴的美德,沦落为一个身份不明、身无 分文、声名狼藉、寄人篱下的乞丐,一个警察要追捕的嫌 疑罪犯。他仍然怀有良好的愿望,但是愿望,尤其是那种 根本不能实现的愿望又算得了什么呢?谁也不理解,他也 无法表现出来,所以等于零。他越反抗,越要坚持自己的 人格,就陷得越深,越卑下,越没有任何人相信他的*守 。我们跟随他踏上这无尽头的苦旅,与他一道遭*了那些 野蛮的掠夺之后,不由得隐约感到:他身上原有的某种东 西仍然保存着。丢掉的是看得见、说得出的东西:职位、 名誉、身份和品格——一切对他进行外部规定的东西。命 运总是将他赖以生存的这些依据抽空,逼得他流离失所。 而没有丢掉的是反叛的**,求索的决心。可是他前途茫 茫,永远不能给人一种哪怕小小的希望和踏实感,永远在 钢丝绳上悠悠晃晃,一不小心就要掉下来,像一条癞皮狗 一样被人痛打。 首先被父母抛弃,继而被叔叔抛弃,接下去又被女保 护人抛弃,这对于卡尔意味着什么呢?抛弃,实际上意味 着精神上的断奶。一个人孤零零地独立于这充满险恶的、 拒*他的世界或“原则”面前,如果他是一个不甘**的 、有**的人,那么**可做的事就是拼命挣扎以求生。 他的惨痛的经验又告诉他,即使是竭尽全力挣扎,世界或 “原则”也不会网开一面,让他进入;排斥是永恒的,无 休止的;怀着小小的理想的个人却一定要进入,因此人的 努力也成了无止境的。一个人来到世上,如果他在精神上 没有经历“孤儿”的阶段,他就永远不能长大、成熟,发 展起自己的世界,而只能是一个寄生虫。精神的这场独立 运动是充满了惊险与痛苦的,甚至是**恐怖的。一切已 有的,都将遭浩劫,留给他的只是遍体的伤痕与不堪回首 的记忆。有勇气经历这一切的,将存活下去,但也不要期 望任何形式的得救。 在卡尔的流浪生涯中,维持一种相对的稳定需要的是 这些因素:精神上的交流的中止,行为的全盘规范,感官 的**萎缩,与自身过去的历史**告别。作为一个活人 ,卡尔当然做不到这几点,因而稳定总是被打破,*终落 得个流落街头;然后又从新的地方开始,一旦开始又是旧 戏重演。初到美国那天在船上那种撕心裂肺的号啕大哭也 许是不会再重复了,生活却没有使这颗热烈的心变得冷淡 与麻木。于是动荡不安成了他的命运,一生就处在这种摆 不脱的恶性循环之中。又由于他是一个爱思索的孩子,从 来也不安于逆来顺*,这种性格便使得动荡*频繁、*激 烈,使他几次差点遭到灭顶之灾。那些短暂的稳定也是时 时暗藏着危机,危机眼看要爆发的。他这样一种处境的原 本书为中国当代作家残雪对卡夫卡小说进行的全景式、***、细致的文学评论的专集。 本书以作家对作家的解读方式,以文学家感悟性的语言,对卡夫卡迷宫小说的谜底进行了精当而独特的解析。本书是中国文学家对卡夫卡小说进行解读的一部专著。 别具一格的阅读范本,当代**作家残雪带你走进卡夫卡的经典世界。 以小说家的眼光读经典,原来可以这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