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斯诗歌剧作随笔集(精)/乔伊斯文集](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10712/14/20210712144329439.jpg)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46.68
折扣购买: 乔伊斯诗歌剧作随笔集(精)/乔伊斯文集
ISBN: 9787532760480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爱尔兰小说家,生于都柏林。父亲是税吏。乔伊斯从小受天主教教育,曾在都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语言,也曾在巴黎学医。他除短暂时间住在爱尔兰外,大部分时间在瑞士、意大利和法国度过。1920年定居巴黎,专门从事小说创作。詹姆斯·乔伊斯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及“意识流”思想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除《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尤利西斯》和《芬尼根守夜人》三部长篇外,还有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及大量诗作、随笔和剧本。
艺术家的肖像 幼儿期的容貌特征一般不会在青春期的肖像里再 现,因为我们是 如此多变,我们只能也只愿在铁的记忆方面构想往昔 。然而,往昔一 定包含着无数个现在的流动连续,是一种存在的发展 ,在这种存在中 我们实际的现在只不过是一个阶段而已。而且,我们 这个世界主要 是依据胡子和身高特点来辨认熟人的,多半与其中的 那么一种人相疏 远,这种人通过某种艺术,依靠尚未定型的某种思想 过程,寻求从个 人化的物质团块中释放出作为他们个性化律动的东西 ,即他们各个部 分最初的或外表的联系。但是,对这些人来说,一幅 肖像并不是一 纸身份证,而是一条情感曲线。 理智的运用被流行的看法提前了大约七年,因此 不容易准确断定 这幅肖像的像主的自然感受力是在多大年纪开始醒悟 永恒之诅咒、忏 悔之必要和祈祷之功效等观念的。<以牺牲所谓“常识 ”为代价,他 所受的训练早就开发了一种极为强烈的精神责任感。 他像挥霍的圣徒 一样耗尽钱财,以射精般的激情令许多人惊奇,也以 修道院的高傲气 派触怒了许多人。有一天,在玛拉海德附近的一个树 林子里,一个工 人惊异地看见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正沉迷在东方的姿态 中祈祷。确实 经历了很长时间,这个少年才领悟到那种最畅销的美 德的本质,那种 美德使人能够心安理得地赞成各种主张,而无须根据 它们来整顿个人 生活。宗教的消化价值他是从不欣赏的,他选择—— 因为那更适 合他——那些较贫穷、较卑贱的修道会,在其中一个 忏悔者,至少从 理论上讲,似乎不那么急于显示自己是一个世俗之人 。但是,尽管 一次又一次的冲击迫使他一改令人透不过气来的热情 奔放,羞愧地转 向内心,当进人大学学习的时候,他仍然从虔诚的修 行中得到抚慰。 在这个时期前后,所有的来者都被灌输了一种谜 ,以防止危机的 产生。现在他思维敏捷,足以认识到他必须秘密地解 决他个人的事 情,从此谨言慎行便成为轻松的赎罪苦行。他懒得谈 论丑闻,不愿显 得对他人好奇,这有助于他真正的起诉,而且也并非 没有一种令人满 意的英雄的味道。他猜想,正是他后来称之为赎罪者 的那个根深蒂 固的利己心的一部分在他身上汇聚了人类社会的种种 行为和思想。 难道少年的心灵是中古式的,能够如此预测阴谋?野 外运动(或者它 们在心智世界的通讯员)或许是最有效的疗法,但是 对这位以一跃来 躲避嘴里哼哼叽叽脚穿靴子的幽灵、异想天开的理想 主义者来说,选 择对他不利的场地进行模拟狩猎对他既不公又荒谬。 然而,在这迅 速坚固起来的防御背后,这敏感者做出了回答。让那 一群敌意之犬跌 跤打滚,咻咻吸嗅,追踪着猎物来到高原;那儿是他 的地盘;他从闪 耀的多叉鹿角上向它们抛去蔑视。>在这个意象中有明 显的自吹自 擂,但也有一种自满自得的危险。因此,他忽略那合 唱中喘息者呼哧 呼哧拉长的低音——无论怎样的距离也无法使之悦耳 动听,开始对 年轻人作傲慢的诊断。他的判断精妙、审慎、尖锐; 他的判决如雕 塑。<这些年轻人从一个乏味的法国小说家的猝死中看 到了伊玛纽 埃尔的手——上帝与我们同在;他们赞美格拉德斯通 、自然科学和 莎士比亚悲剧;他们相信,在擅长外交的教会里,应 该按照日常需要 调整天主教教义。在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上级的关 系中,他们表 现出一种神经质的(只要有权威的问题存在)非常英 国式的自由主 义。>他注意到一个班级的半赞赏、半非难的态度,含 蓄地向其他人 发誓保证节欲,<在他们中间(有传闻说)放荡的生活 并非不为人 知。尽管信仰与祖国的结合在这个容易燃起狂热的世 界里任何时候 都是神圣的,但出自戴维斯之手的一个对偶句,谴责 了最不驯服的 性情——却从未失去人们对它的喝彩,而在回忆时, 人们对麦克马纳 斯的崇敬几乎不亚于对卡伦红衣主教的崇敬。>他们有 许多理由 尊重权威;即使<一位学生被禁止去看《奥塞罗》(他 被告知“戏中 有些粗俗的言语”),那又是多么小的考验呢?更确 切地说,那难 道不是留心提防的监督和关心的证明吗?他们难道不 相信在他们未来 的生活中,这样的监督将继续、这样的关心将保持吗 ?权威的行使有 时可能是(难得)有问题的,而它的用意呢,绝不会 有问题。因此, 有谁比这些年轻人更感激不尽地答谢某位和蔼的教授 的戏谑或者某位 门房的粗暴呢?是谁更热衷于想方设法地爱护并亲自 抬高艾尔玛·梅 特的声誉呢?对他来说,他正处在困难时期,被剥夺 了财产,穷困潦 倒。至少在沉思中,他已熟知高贵,而在这种生活方 式里他感受到 了一切卑劣的东西。一个热心的耶稣会会员建议在爱 尔兰黑啤酒厂 设一个牧师职位:毫无疑问,要不是他想(用中世纪 经院学者们的 话来说)做一件艰难的善事的话,一个啤酒厂的牧师 任命不会对一个 令人赞叹的社团只抱轻蔑和遗憾的心理。也许他应该 在各种社会群 体中寻找慰藉,以求在世俗之人中间增进思想,而不 是在被如此众多 愚蠢或古怪的童贞女包围着的温暖的宗教社团里寻求 肉体的安逸。 而且,曾对着自己的狂喜而颤栗的性情是不可能屈从 默认的,一个灵 魂也不可能注定要受奴役,何况美的形象已如纱幕降 落在他的命运之 上。在早春的一个夜晚,站在图书馆的楼梯脚下,他 对他的朋友说 “我已经离开教会”。>当他们臂挽着臂穿过大街小巷 走回家的时 候,他讲述了他是怎样穿过阿西西的一道道大门离开 教会的,他的话 语仿佛是那些大门关闭的回声。 接着便是放纵:穷乞丐的简单历史很快就被抛到 了脑后,他 与最狂妄的人为伍。修道院长约阿钦、诺拉人布鲁诺 、迈克尔· 森狄瓦基乌斯,所有这些创始的大主教都在他身上施 展了魔力。他 下到斯威登伯格的地狱中去,还自贬到圣十字约翰的 忧郁之中。 P33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