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乌合之众+自卑与超越+梦的解析+墨菲定律(套装全5册)
作者简介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完整版(新版)》 高铭,70年代生于北京。他喜欢问为什么,但不是哲学家。他喜欢探究心理,但不是心理学家。他喜欢追问世界本源,但不是历史学家。他喜欢动物,但从不去动物园。他是个探险家,但不怎么旅游。他写过畅销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他喜欢白色、金属金和银色。他喜欢用“贪婪”形容自己。他喜欢自己制定规则。他坚信自己能拯救世界。他谁也不是,但他谁都是。著有《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千魂》《催眠师手记》系列。 《梦的解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之父”,提出了“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和“力比多”等重要概念,其深刻影响不限于心理学史,且遍及哲学、美学、文学和流行文化等领域。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性学三论》、《图腾与禁忌》等。 译者简介: 朱更生,著名德语翻译家,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文学专业,供职于浙江大学德国学研究所。其主要译作《梦的解析》为国内少有的版本。 《墨菲定律》 张新捷,中国全脑教育专家、高级潜能开发师、高级全脑速记训练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心理咨询三级,英国官方思维导图管理师、中国素质研究院特聘全脑研究院、新疆睿渊全脑教育创始人。十几年一直从是全脑教育与开发,深入了解每个家庭及孩子的成长、教育模式,将高效、先进、科学的教育模式带给更多的家庭,让孩子在快乐、轻松、高效中学习成长。 针对心理中具有代表性的潜在心理效应——墨菲定律,张新捷老师从自我认知、经济管理等方面入手,引出了数十条对现代人工作和生活有诸多影响的心理学、管理学定律、法则,将一个个看似艰深、晦涩的定律、法则阐释得透彻明了,对人们正确理解墨菲定律有着十分有益的启示。对于读者拓展认知心理,改善思维方法,提升生活、工作格局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乌合之众》 古斯塔夫·勒庞GustavLeBon(1841-1931)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有“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利”之称。著有《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等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其中以《乌合之众》为著名,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 《自卑与超越》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理学家,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diyi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他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著有《儿童的人格教育》《自卑与chaoyue》《神经病的形成》等。
内容简介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完整版(新版)》 生命之章 “你好。”我坐下、摘下笔帽、后打开本子,准备好录音笔后抬头看着他。 只看了一眼,我就后悔了,后悔见他。 我也算是接触过不少精神病人了,他们之中鲜有眼神象他这样让我感到不安的。而不安的根源在于从他的眼神中什么都看不到,没有喜怒哀乐。如果面对的患者是兴高采烈那种亢奋的状态的,那我就不需要多问,听就是了;假若面对是沉默类型的也没关系,无非再多来几次试试;要是对方情绪很不稳定甚至狂暴,大不了就跑呗,跑快点躲开砸过来的一切,安全第一就成。然而,面前的他只有一种态度:超然。说实话我有点怕这类型的患者,因为在他们面前,我是那个被审视的人,甚至到了一种无所遁形的地步。 我甚至能预感到接下来必将是一段烧脑甚至颠覆我所有认知的时间。 他面无表情点了下头:“你好。” 糟糕了!我知道自己的预感没错,因为他平和的回应我的问候。对于一个很不稳定的精神病人来说这不正常。 我:“呃……听说你自杀很多次?” 他面无表情的看了我一会儿:“那不是自杀,我只是想提前结束这一章。” 我:“一章?”这让我想到了曾经接触过的某一位患者。“你认为我们是在一本书里?” 他:“不是书。只是这么形容。” 我:“那是什么意思?” 他:“只是一个环节罢了。” 我:“呃……还是没明白。” 他漠然的看了我一会儿:“死亡并不是真的死亡,只是我们这么说。死亡只是生命这一段的终结,但是我们还会用别的方式继续下去。” “死亡不是死亡……”我在品味这句话,“那死亡是什么?” 他:“这一章的结束,我说过的。” 我开始有点听明白了:“原来是这样……那之后呢?是什么?” 他:“我也不知道,某种形式吧?所以我想提早结束现在的环节去看看后面到底是什么。” 我:“其实……”我隐隐的觉得话头不对,但一时又没想好要不要岔开,毕竟他是有自杀倾向的那类患者 他没打算停下来而是继续就这个问题点还在说:“生命和死亡只是我们起的名字罢了,生命本身不见得是好的,死亡也不见得是坏的。这些都只是必须的某种阶段。现在,被我们称作是生命的这个阶段,是某个巨大环节中的一个段落,之前我们经历过其他阶段,之后还会经历另一些别的什么,但是我们不清楚那是不清楚那是什么。” 我:“我大概是听明白了,你是说我们的生命是某个……巨大的……嗯……某种连续性的一部分?” 他:“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我:“那,那个巨大的……我没办法称呼它,是什么形状的?环形?或者就像是NDA一样的螺旋体?” 他:“你在试图用生命中的常识去解释生命之外。但假如真有什么形状的话,我认为应该是我们无法理解的,因为目前我们甚至都无法理解生命之外是什么。” 我突然觉得他的想法很有趣:“也许它就是普通纯线性的。” 他非常认真的想了想:“我不知道。” 我:“但是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他:“我只是说这种可能性存在。所以我才打算提前结束生命来试试。” 我:“但拿生命来……这太草率了,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机会……” 他有点不耐烦的打断我:“你怎么知道的?” 我被问愣了。 他:“你们太喜欢用已知去解释未知了,然后以此为基准来评判。” 我:“可是这很正常啊,毕竟我们身处在生命当中……” 他:“不、不,不是这样的,你还是没能跳出来。也许,下一个环节来看,认为我们现在的阶段只是某种孕育期呢?甚至我们这个阶段反而被称为死亡呢?在其他阶段看来,生死的因果关系也许正好是相反,而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这样。你太习惯于用已知解释未知了。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你恐惧未知,就如同恐惧死亡。” 我知道他这种逻辑虽然建立在假设基础上,但却是不可攻破的,因为我没法推翻他的假设,除非我也向他那样假设。可这样一来我就和他所做的没有任何区别了。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为人类的逻辑极限感到悲哀,并且有沉重的无力感以及某种程度上的绝望。 我决定再挣扎一下:“用已知尝试着解释未知也没错吧,至少现在看来没错误,因为我们的定位就在生命中,而不是生命之外。” 他:“你从身处的角度看当然没错误,但是从正确与否的角度看就不好说了。” “好吧。”我彻底放弃了在这个问题继续纠结,因为他是对的。“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想法的?” 他:“从一张图片。” 我:“能说说是什么样的图片吗?” 他:“可以。是一张银河系的图片。” 我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不会和某些奇怪的学科有关吧? 他完全没留意到我情绪的变动,而是眯着眼睛似乎在回味:“那是一张很美的图片,银河系像是个巨大的、闪亮的盘子,带着数以亿计的星体慢慢旋转着。那张图片就像是有魔力一样,足足吸引了我将近一个小时都没能把视线移开。有那么一阵我甚至已经置身于其中,漂浮在某个位置静静的看着它……直到最后我忘了双腿的存在,忘了掌握平衡,摔倒在地。” ……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完整版(新版)》 ★一本默默无闻的书,一经出版便迅速占据各大图书排行榜首。《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没有浮夸的修辞,没有繁复的文体,简简单单的对话形式,却以现象级的销量,撼动了所有人自以为稳固的世界观。 ★被各大影视公司争抢改编权,同名网络剧单集首播观看次立即破百万。 ★完整版带着10个从未公开的新篇章,再次与大家见面。依旧是那些在静谧中喧嚣的观点,仍然是那些在秩序中混乱的立场。让一批又一批的人,在字里行间探索未知,重新定义曾经根深蒂固的认知。 ★有多少疯子,在自己的世界里正常着。 有多少天才,在自己的世界里疯狂着。 一堵围墙,区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围墙内外,疯狂与正常。 围墙之上,困惑与彷徨。 一本书,拆掉围墙 《梦的解析》 ★根据德意志国家图书馆原版翻译,中国德语界泰斗朱更生翻译。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是一部改变历史的书,它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作品” 。作为世界上*部以科学方法来分析研究“梦”的著作,它是现代人非读不可的杰作。 ★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三大理论支柱之一; ★美国前全国图书馆协会主席唐斯博士将这本书列入“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十六部巨著之一; ★影响社会学、人类学以及文学、艺术、宗教、史学等各方面,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人类历史上影响极大的心理学著作,引导了整个20世纪的人类文明。 《墨菲定律》 ★中国心理学专家张新捷全新解析无处不在的墨菲定律!一部真正讲透、讲懂、简单有趣、实际运用的墨菲定律全本。 ★20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与“帕金森定理”、“彼德原理”并称! ★不可不知的黄金法则和生存智慧!启迪智慧、破除 “心魔”、改变命运的心理指南! ★一本好玩又实用的日常行为心理指南,揭示那些无处不在左右你生活的心理学秘密。 《乌合之众》 勒庞可能是世界上蔑视群体的人,同时也是了解群体的人。 他在1895年完成的《乌合之众》以预言家般的洞察力,几乎成功描述了此后一百多年间所有震荡世界的重大事件。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和众多的民主革命或群众运动。 有人指责勒庞关于群体与领袖的理论曾被希特勒、墨索里尼等独裁政权所用。但戴高乐、丘吉尔、罗斯福也从中悟到了不少道理。时至今日,任何个人或者团体,出于任何目的希望了解群体心理和行为模式,《乌合之众》仍然是经典,已被翻译成近20种语言。本书颠覆了人们通常对群体的认识,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 《自卑与超越》 ★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奠基之作,其对拖延、自卑、羞耻、焦虑、梦、犯罪、青春期等的论述,不但影响深远,而且已成为了心理分析的典范。 ★了解自卑,chaoyue自卑,找到生命的真正意义。翻译界泰斗王晋华教授倾心翻译,未删减完整版。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墨菲、舒尔茨等诚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