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楸与珠贝——茨维塔耶娃诗选

花楸与珠贝——茨维塔耶娃诗选
作者: (俄罗斯)茨维塔耶娃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62.00
折扣价: 41.00
折扣购买: 花楸与珠贝——茨维塔耶娃诗选
ISBN: 9787020129201

作者简介

作者: 茨维塔耶娃(1892—1941) 俄罗斯著名女诗人、散文家、文学翻译家,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译者: 谷羽,南开大学外语学院俄语系教授,资深翻译家,天津作协会员,彼得堡作协会员。译著有《俄罗斯名诗300首》、《普希金诗选》、《茨维塔耶娃诗选》,传记《茨维塔耶娃:生活与创作》、《利哈乔夫传》等。1999年获俄罗斯联邦普希金奖章和荣誉证书,2015年获深圳十大好书年度致敬译者提名奖、彼得堡作家协会安年斯基诗歌翻译奖,2019年获《诗刊》2018年度陈子昂翻译家奖。

内容简介

别的人有明眸,鲜亮面颊, 我却在夜晚跟风对话。 不是微微吹拂的 意大利的风, 而是强劲的、 有穿透力的俄罗斯雄风! 别的人凭借肉体进行诱惑, 贴着干燥的嘴唇呼吸…… 而我却伸展双臂,呆若木鸡! 让俄罗斯强劲的风吹进心里! 别的人摆脱不了温柔的羁绊! 不,风神待我们很苛刻。 “大概只有家,难舍难离!” 我不是女人,似乎千真万确!1920年8月2日 【题解】这首诗表现了爱情的饥饿感,抒情主人公渴望与相爱的人窃窃私语,拥抱亲吻,但身边没有人,有的只是夜晚的风。加之风神对她的态度很苛刻。她觉得自己失去了女性的温柔,变得像男人一样坚强。创作这首诗的时候,茨维塔耶娃正在写长诗《少女王》,其中塑造了一个神话般的少女:一个强有力的女人,一个勇士般的女人。这首抒情诗与长诗《少女王》之间显然有某种内在的联系。看不见、听不见的朋友…… 红色花楸果…… 红色花楸果, 簇簇红似火。 树叶落纷纷, 母亲生了我。 教堂钟百口, 争鸣声不绝。 时当礼拜六, 使徒约翰节。 一直到今天, 爱好永不歇—— 常嚼花楸果, 不怕味苦涩。 1916月8月16日 【题解】这是《吟唱莫斯科》组诗的第九首。红艳艳的花楸果与响当当的钟声,是茨维塔耶娃终生喜爱的意象。钟声是莫斯科的象征,花楸树是祖国俄罗斯的象征。约翰为基督十二门徒之一。据东正教教历, 9月26日为约翰节,这一天正是茨维塔耶娃的诞生日。这首诗是茨维塔耶娃个人非常喜爱的作品,1934年她在一则笔记中特别分析了诗中的一个动词:争鸣,她说,本来可以用“颂扬”,也可以用“应和”,但是,不,偏偏要用“争鸣”,钟声为我的灵魂争鸣,我的灵魂属于所有的人,可是谁也休想得到它!(属于所有的神,但不属于任何一座教堂!)这则笔记有助于读者理解这首诗,理解诗人桀骜不群的个性。 ★被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布罗茨基誉为“二十世纪zui伟大的诗人”的茨维塔耶娃诗歌代表作 ★茨维塔耶娃传记翻译者、2018年度陈子昂翻译家奖获得者——翻译家谷羽先生翻译 ★译者坚持以格律诗译格律诗的原则,还原诗歌原汁原味 ★每首诗后精心加入题解,帮助读者们理解与欣赏 ★在我们这个世纪,再没有比茨维塔耶娃更伟大的诗人了。——布罗茨基 ★作为一个诗人而生,并且作为一个人而死。——爱伦堡 ★这个译本,当然可以视为茨维塔耶娃在中文里的转生。——江弱水 ★茨维塔耶娃的诗歌以令人震撼的抒情深度和力度给俄罗斯诗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波——“上帝,且慢审判!/——你未曾做过世间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