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常识](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215/02/20231215021107995.jpg)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49.90
折扣价: 27.50
折扣购买: 中国文学常识
ISBN: 9787559475374
郑振铎(1898—1958) 字西谛,出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中国现代杰出的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 郑振铎是首位专门整理和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对中国文学研究事业作出了多方面的杰出贡献。文学理论方面,他是“为人生”的文学的重要倡导者之一;在文学研究方面,20年代初即提倡和从事中外古今文学的综合比较。 郑振铎不满于部分学者对传统文学的全盘否定,同时认为外国学者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存在诸多偏见与错漏,20年代初,他开始着手写作一部完备的世界文学史,其中讲中国文学的部分即为《中国文学常识》。 代表作《中国文学常识》《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等。
第一节? 《诗经》与《楚辞》(节选,有删减) 我们开始叙述中国的文学,觉得有一件事很奇怪:中国在她的文学史的第一章,乃与希腊与印度不同,中国无《伊利亚特》与《奥德赛》,无《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乃至并无一篇较《伊利亚特》诸大史诗简短的、劣下的,足以表现中国古代的国民性与国民生活和伟大的人物的文学作品。中国古代的人物,足以供构成史诗资料的,当然不在少数,却仅能成为简朴如人名、地名字典的编年史与叙事极简洁的《史记》的本纪或列传中的人名,而终于不能有一篇大史诗出现。我们不能相信,古代的时候,中国的各地乃绝对的没有产生过叙述大英雄的、国民代表的伟大事迹的简短的民歌;但其所以不能将那许多零片集合融冶而为一篇大史诗以遗留给我们者,其最大原因恐在于:那时没有伟大天才的诗人如所谓荷马、瓦尔米基之流以集合之、融冶之;而其一小部分的原因,则在于中国的大学者如孔丘、墨翟之流,仅知汲汲于救治当时的政治上、社会上、道德上的弊端,而完全忽略了国民文学资料的保存的重要。因此,我们的在古代的许多民间传说,乃终于渐渐的为时代所扫除、所泯灭而一无痕迹可寻了。这真是我们的一种极大的损失! 我们现在所能得到的中国古代的伟大的文学作品,只有两部:一部是《诗经》,一部是《楚辞》。这两部大作品,都是公元前3、4世纪后(商之中叶)至公元前1世纪(汉中叶)的出产物。《诗经》是公元前3、4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北部的民间诗歌的总集(《诗经》内容甚杂,但以民间诗歌为最多);《楚辞》是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中国南部的作品的总集,其中亦有一部分是“非南方人”所仿作的。除了这两部作品以外,古代的中国文学中,没有什么更重要的、更伟大的作品了。虽然有几篇作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26世纪前后,如《吴越春秋》所载之《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相传以为是黄帝时作,又如《帝王世纪》所载之《击壤歌》,《尚书大传》所载之《卿云歌》三章,相传以为尧、舜时作之类,虽我们不能说其伪迹如明人所作之《皇娥歌》《白帝子歌》之明显,然其真实之时代我们却绝不能断定能较《诗经》更早至1、2世纪以前。记载这些诗歌的书,本不甚可靠,也许其时代较《诗经》为更后。且此种作品,俱为不甚重要之零片,在文学史上俱无甚价值可言,自上古以至秦,除《诗经》与《楚辞》外,合真伪的诗歌而并计之(其实大部分是伪的),其总数不过百篇,只能集成极薄的一小本。所以我们论中国的古代文学,舍《诗经》与《楚辞》以外,直寻不出什么更重要的、更伟大的文学作品出来。且这两部不朽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有过极伟大、极久远的影响。 第十二章? 20世纪的文学(节选,有删减) 中国的文学,在新世纪处于一个大变动的时代。一方面是旧式的作家在并不衰颓地写作着;一方面,新的作家努力于西洋文艺的介绍,努力于新的作品的创造,这些崭新的著作与介绍引起了古旧文坛的全盘混乱。 第一节 20世纪的小说和戏曲 新世纪之小说家,承袭了传统的文格者,有李宝嘉、吴沃尧诸人。 李宝嘉(1867—1906),字伯元,号南亭亭长,江苏上元人。曾在上海办《指南报》《游戏报》及《海上繁华报》。所作小说有《文明小史》及《官场现形记》,而《官场现形记》尤为有名。 《官场现形记》第三编刊行于1903年,体裁似《海上花列传》,结构极松散,然其叙写却皆为日常的生活,其人物却皆为 我们日常遇见的人物,故特能逼真动人。清末为吏治最昏暗之时代,平民正苦于官,此书尽量揭发官之罪恶与私行,极讽骂之能事,故一出版即轰动一时。 吴沃尧(1866—1910),字趼人,号我佛山人,广东南海人。1903年时始为小说,成《九命奇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刊于《新小说》中。后又作《恨海》《近十年之怪现状》等。这两部“怪现状”,亦为《官场现形记》同类,乃揭发 现社会之种种黑暗者,而所写范围较广,不仅限于官场。这一类结构松散,以讽骂世人、揭发黑暗为能事的小说,在这时候发现了不少,大都皆模拟《海上花列传》《官场现形记》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者,无特叙的必要。 其超出于这时的讽骂小说范围之外者,有《老残游记》及《孽海花》。 《老残游记》题“洪都百炼生著”,实为刘鹗的作品,出版于1906年。 刘鹗(1857—1909),字铁云,江苏丹徒人。 《老残游记》叙铁英号老残者之经历,并述其言论与所遇见的人物,时有很好的描写,时亦落于空想的叙述。 《孽海花》称东亚病夫编述,实乃曾朴所作。 曾朴,字孟朴,江苏常熟人。 《孽海花》以洪钧(改名金汮)与傅彩云为主人翁,多叙当时文士逸事,叙事严整,描写也很真切,有异于当时单以讽骂为能事之小说。惜仅成二十回(一本有二十四回,至洪钧死时为止)。后有续作者,然不及原书远甚,作者曾声明过反对这些续作。 旧的戏曲在这时作者绝少,但戏曲的研究在这时却极发达。不易见的古剧本在翻刊着,戏曲研究的资料在传播着,如王国维之《曲录》、吴梅之《顾曲麈谈》《词余讲义》等,皆为很好的参考资料。 王国维,字静安,浙江海宁人,是新世纪中很重要的一个文艺批评家,其所作《人间词话》,很有特见。 吴梅,亦善于作剧,乃是这时代里作古剧的文士的中坚。 ?恶补中国文学常识就看郑振铎,三千年名家名作全囊括!:著名文学史家郑振铎历时4年撰写,从《诗经》、楚辞一直讲到晚清文学。 ?一书讲透中国文学发展:供给文学爱好者一个系统的文学发展印象,读完本书总算理清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传承关系!这一本读完就没有你不知道的名家名作,随时随地侃侃而谈! ?木心《文学回忆录》的底稿:木心名作《文学回忆录》的底本来源,使用的资料和体例大体来自本书。 ?特别收录《三个圈独家文学手册》:精心整理《文学史大事年表》,总结文学史精髓,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流派依次完整呈现! ?经典就读三个圈,导读解读样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