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开放架构设计之道
作者简介
大卫?帕特森(David Patterson)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计算机科学系教授40 年,于2016 年退休,并加入“Google 大脑”项目担任杰出工程师。他还担任RISC-V 国际基金会董事会副主席和RISC-V 国际开源实验室主任。他曾被任命为伯克利计算机科学部主席,并当选计算研究协会(CRA,Computing Research Association)主席和计算机协会(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主席。在20 世纪80年代,他领导了四代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Reduced InstructionSet Computer)项目,伯克利最新的RISC 因此得名“RISC Five”(第五代RISC)。他和安德鲁?沃特曼(AndrewWaterman)均为四位RISC-V 架构师中的一员。安德鲁?沃特曼(Andrew Waterman),SiFive 的总工程师和联合创始人。SiFive 由RISC-V 架构的发明者们创办,旨在提供基于RISC-V 的低成本定制芯片。他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其间,他厌倦了现有指令集架构的变幻莫测,于是参与设计了RISC-V ISA 和第一款RISC-V微处理器。安德鲁在多个开源项目中均做出主要贡献,包括基于RISC-V 指令集的开源Rocket chip 生成器、Chisel 硬件构造语言,以及Linux 操作系统内核、GNU C 编译器和C 库的RISC-V 版本移植工作。他还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硕士学位,期间开展了RISC-V 压缩扩展的前期工作。他还获杜克大学工学学士学位。
包云岗,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担任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秘书长、RISC-V国际基金会理事会成员、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开源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是计算机体系结构,包括芯片敏捷设计、数据中心体系结构等。先后开展访存监测设备HMTT、I/O访存DMA Cache、多核基准测试集PARSEC 3.0、标签化体系结构LvNA等前沿技术研究与原型系统研制,相关技术在华为、阿里、英特尔、微软等企业得到应用。近年来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一系列开源芯片实践,包括开源高性能RISC-V处理器核“香山”项目、“一生一芯”计划、芯片敏捷设计云平台SERVE等,成为开源处理器芯片方向国际上主要科研团队之一。发表70余篇学术论文,包括ASPLOS、CACM、HPCA、ISCA、SIGCOMM、NSDI等国内外一流学术会议与期刊。曾获“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北京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共青团中央“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