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民教你读财报
作者简介
\" 张新民 管理学博士,曾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2009年5月至2020年7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1999年12月至2010年4月),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财政部“会计名家”(2018),北京市教学名师,资深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FCCA),资深澳洲注册会计师(FCPA),资深中国香港注册会计师。 国际管理会计教育联盟理事长,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兼对外学术交流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管理学界具有系统学术成就、理论界与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力的杰出学者,中国财务报表分析领域权威专家。 长期致力于解决中国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引领了中国财务报表分析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创新。实现从财务比率分析到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从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到建立战略视角下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两次理论跨越,所形成的战略视角财务分析框架被中国人民大学著名会计与财务管理学家命名为“张氏财务分析框架”。 为首个财经类大学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重大课题《互联网时代公司财务问题研究》负责人,曾经承担国际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课题等。 主编教材《财务报表分析》获首届国家教材建设本科教材一等奖,主讲的线上课程《财务报表分析》获首届国家级一流课程。 先后为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长江商学院在内的近30家国内顶级大学的EMBA项目主讲《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与经营决策》等课程,是中国EMBA/MBA教育界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教师之一。 现为京东方、五矿发展等公司独立董事,曾任格力电器、中国北车等著名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
内容简介
\"面子:利润表告诉了我们什么? 现在我们开始学习模块一——财报通识部分。 在这部分内容里,我将带着你认识三张基本财务报表的结构、内容以及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基本差异等。 1.先看哪一张财务报表 按照现行的信息披露要求,一个企业的基本财务报表,包括了三张:第一张报表叫资产负债表,第二张是利润表,第三张是现金流量表(实际上,企业公布的基本财务报表还包括第四张——股东权益或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但根据我的研究,如果前三张报表会分析了,第四张报表也就会分析了。因此,本书不对股东权益或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进行分析)。 我先问一个问题:如果你学过财报分析,你有没有被教过,面对三张财务报表,你应该先看哪一张? 很遗憾,很多人不知道。很多人以为,企业是按照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顺序来发布的,那应该意味着看财务报表要先看资产负债表,再看利润表,最后再看现金流量表。 我告诉大家的是:先看哪张报表都可以。 但是如果你想在非常短的时间里面,能够对一个企业有感觉,就要先看利润表。 为什么呢? 我现在各用两个字来概括三张基本的财务报表。 第一张报表,资产负债表,我用两个字来概括,叫“底子”,也就是说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家底的殷实状况——企业有多少资源可以利用,资源的结构是怎样的? 但是我们对于特定的企业,一般对她的资源规模和结构不会有太大的感觉——这个世界很难用资源的规模来论大小:不存在资产规模大的企业质量就高的道理。 就像你接触和了解一个特定的人。你在刚刚见到他的时候,肯定很难感受到他拥有多少资源。但你一定能通过观察他集精气神于一体的脸部状况来观察特定人的健康状况。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每一个人都不希望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示给他人,因此,很多人在出门前要对自己的脸部进行化妆。 而利润表特别像一个人的脸,它代表了企业财务绩效的一个形象——企业在特定时间里有没有效益的形象。所以我说利润表代表了一个企业财务状况的脸面,利润表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叫“面子”。 资产负债表展示了企业财务资源的“底子”,利润表展示了企业财务绩效的“面子”,而现金流量表就要谈钱了。 企业现金流量表所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时间之内的钱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花的(当然了,按照规范的表达,现金流量表里面的“钱”表达为“现金”,但现金流量表里的“现金”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钱,既包括货币资金,也包括企业持有的在短期内容易转化为确定金额的投资。但对于正常理解现金流量表,你就理解为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报表就行了)。这种进钱和花钱是什么事儿呢?显然是企业日常经营、投资和筹资的现金收取和支付的事儿,这就是企业的“日子”呀!因此,可以用“日子”两个字来形容现金流量表。 需要在这里说明的是,“底子”、“面子”、“日子”是我从1994年开始研究财报分析时就开始考虑的,当时的想法是要用通俗的语言向没有财会基础的人展示三张财务报表的特征。直到本世纪初,“底子”、“面子”、“日子”的概括才最终确定。 后来,又出现了股东权益(或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鉴于企业股东权益中的股权结构与企业治理的极端重要性——企业的股权结构、治理状况以及核心管理团队等对企业的战略制定、战略执行以及企业的运行方向等具有根本性的影响,我又用两个字“根子”来形容这张报表。 现在,“底子”、“面子”、“日子”流传很广了,但大多不知道这几个词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甚至有人还把“底子”、“面子”、“日子”写入他自己财报分析书籍的封面上。更有意思的是,由于我认为股东权益(或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从财报分析的角度来看不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我的课程和书籍中很少出现股东权益(或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分析内容,因而“根子”并没有流传开。 现在,三张报表各有了一个通俗的解释:底子、面子、日子。 想想看,人际间的交往中是不是特别重视面子?所以在人际间交往之前,人们往往注重化妆和着装。 其实企业家也一样,企业家见面比什么,吹什么?一些企业家见面,经常是又比又吹。比什么呀,有没有这样比的:最近你们企业战略调了吗?让谁给做的战略规划?战略做的灵不灵呀? 实际上,企业的战略问题,往往是企业内部极其关注的话题。但一个企业关于战略的重大变化,一般不会在经常性的企业交往中成为主要话题。 企业家见面交流,经常涉及到三大问题:第一大问题,最近企业的产品卖的情况怎么样?市场竞争环境怎么样?这实际上关注的是企业利润表里边的第一行数字——营业收入的变化情况;第二大问题,企业的效益怎么样?今年是盈利还是亏损呢?实际上这是关注利润表里边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信息——企业的盈亏状况;第三大问题,最近手头上的资金周转怎么样?还能贷到款吗?这实际上涉及到的是现金流量表的问题——企业资金周转情况、筹资情况等。 总结一下:企业家见面经常聊的事情比较多的一是市场情况,二是效益情况,三是现金流转情况。而前两个问题都在利润表里边,第三个问题在现金流量表里面。 因此,可以这样说,关注企业短时间内的效益和现金流转情况,一定是要考察企业的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 \" 《张新民教你读财报》是按照三个模块展开的,可以让各类人士的财报分析能力都有较大提高。 第一个模块是财报通识。这部分内容是对现在中国企业披露的企业财报体系进行全新的阐释、全新的解读,具体介绍了常用的三种财务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第二个模块是分析方法。作者结合了杜邦分析体系和张氏财报分析框架来分析中国企业的财报。第三个模块是应用场景,作者以上市公司披露的财报数据及其他相关信息为基础,对企业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很具有实战性,且作者最大限度使用了最新上市公司案例进行分析解读,更关照现实,有指导性,减少了会计准则变更对分析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