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二百年2 超级帝国
作者简介
\"耶律承安,本名游向炜,青年学者,北京人。 法律专业出身,却对历史尤其草原游牧民族史,特别是蒙元王朝历史精心研究,历时七年写成《蒙古帝国二百年》一书。\"
内容简介
\"完颜守绪坐镇城中,这些天,军报频频传来,消息一个比一个坏:城中粮草几近断绝,外援不至,早些时候南阳方面传来消息:武仙极力筹措,但困顿于南阳,无法前来蔡州,他无法穿越宋军的防线。 上次在归德就是因为粮草问题,导致蒲察官奴发难,所以武仙接到金哀宗的旨意后犯了难:如果自己带领10万大军挤进蔡州,蔡州虽然城高濠深,但毕竟是座小城,大军吃饭的问题如何解决?蒙古人知道他驰援蔡州,肯定也会把重兵开过来,反而会给蔡州增加压力。与其这样,不如率军攻打其他城池,吸引蒙古军的注意力,以此减轻蔡州方面的压力,还能解决本部人马的给养问题。 他向金哀宗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从邓州向西南,打通到四川的通道,把川蜀作为未来的根据地。 武仙率军开始沿着淅川逆流而上,向金州进发,在光化境内遭到了孟珙部的拦截,前进受阻。武仙亲自率军进攻襄阳东北的吕堰,结果陷入孟珙主力的包围,损失惨重,手下两员大将还投降了南宋,不得已退回马蹬山固守。孟珙率军包围了武仙的最后据点,派遣使者招降,武仙军大部分投降或逃散,武仙身边只剩下数百人。 眼见突围无望,武仙穿上朝服,将金哀宗的圣旨和赏赐的物品摆在香案上,向蔡州方向叩拜,大哭一场,而后率领剩下的数百名心腹士兵冲下山与宋军死战,结果全部战死,武仙本人也在战斗中被杀,也有人称他被部下所杀。 武仙的覆亡标志着金国入蜀计划失败,金哀宗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金国覆灭在即。 金哀宗如一尊塑像站在城头,蔡州城外旌旗蔽日,尸横遍野,一团巨大的黑云笼罩在蔡州城上空,大白天却如深夜一样黑暗,时间一如既往的阴晦而漫长。他回想起这些年来,从中都到汴京,再到归德,最后到蔡州,这里将是他最后的归宿。 蔡州城建有内外两城,外城被攻破了,金兵还可以退守内城进行抵抗。城南有汝河作为屏障,城外还有一个小湖——柴潭,金军在柴潭四周都竖起了战栅,蔡州城西边是练江,练江与西墙之间地势较为平坦,相较而言,宋军的攻城难度略大于蒙古军。 腊月,宋军经过激烈战斗,已经杀进了城南柴潭的战栅。为争夺战略要地柴潭楼,金兵奋起反击,双方几经易手。在付出伤亡近两千人的代价后,宋军占领了柴潭楼。金兵退回城内在城墙上架起弩炮攻击,宋军进攻受阻。孟珙命人掘开柴潭,引潭水至汝河。三天后,河道挖成,柴潭水涸,蔡州失去天然屏障。宋军用木材和干草铺在湖底,大军可以顺利通行至南城下。 与此同时,塔察儿遣蒙古汉人万户张柔率五千精兵奋力攻城,被蔡州守城的金军抵挡住,万矢齐发,张柔本人身中数箭,从高处摔落于地。危急之下,孟珙率宋朝前锋军冲出,努力拼杀,终于救得张柔一命。 十二月初九,蒙军破蔡州外城,宿州副总帅高剌哥战死。十二月十九日,蒙军攻破蔡州西城,金国都尉王爱实战死。 天兴三年(1234)春节,这一年,宋理宗将年号改为端平。 端平元年是南宋朝难得的辉煌一年,同时也是金国最凄惨的一年。 宋兵在蔡州城外欢声笑语庆祝新年,大营中到处张灯结彩,四处传出阵阵爆竹声。宋理宗从杭州发来了恭贺新年的祝词及粮草,许多宋兵还得到了新的棉服,连一向谨慎且不苟言笑的孟珙也破例允许军士们饮一次酒。 天兴三年(1234)正月,蔡州城中粮尽,金哀宗对守城已经绝望。初九夜,金哀宗深知亡国之日将至,不愿做亡国之君,他召集百官,下诏禅位于宗室完颜承麟(完颜白撒之弟)。完颜承麟初执意推却,哀宗苦苦哀求,对他说道:“朕所以付卿者,岂得已哉;以朕肌肥,不便鞍马。城陷之后,驰突必难。顾卿平昔以疾闻,且有将略可称。万一得免,使祚胤不绝,此朕之志也。”完颜承麟这才答应继位。 《元史》写到这里,用了八个字:亡国惨语,我不忍闻。 完颜承麟奉诏继位,典礼进行到一半,宋军攻破南门,蒙古军攻破西城,三方展开激烈巷战,四面杀声震天。完颜承麟赶紧中止典礼,带兵前去助战。 金哀宗退至幽兰轩,他不愿被俘虏遭敌人羞辱,决意以身殉国。他对身边的侍从言道:“我为金紫十年,太子十年,人主十年,自知无大过恶,死无恨矣。所恨者祖宗传祚百年,至我而绝,与自古荒淫暴乱之君等为亡国,独此为介介耳。古无不亡之国,亡国之君往往为人囚絷,或为俘献,或辱于阶庭,闭之空谷。朕必不至于此。卿等观之,朕志决矣。”言毕,自缢身亡。 完颜承麟得知金哀宗死讯,率群臣前去哭奠,给金哀宗议定谥号为“金哀宗”。按照金哀宗遗言,放火焚烧金哀宗遗体。为金哀宗办完后事,完颜承麟率领剩下的金兵继续拼杀,直至战死。 宰相完颜忽斜虎率最后一千多金兵正在巷战,听到金哀宗自缢的消息,完颜忽斜虎仰天叹息:“我所效忠的皇帝已经驾崩,我还为何而战呢?我不想死在乱军之中,决意投水自尽追随皇帝而去!诸君可善自为计。”说完,完颜忽斜虎跳入汝水中自杀。余下金军将士血满身,泪满脸,相顾言道:“完颜相公能死国,难道我辈不能吗!”于是上至参政、总师、元师,下至兵丁,五百多人全部跳入汝水殉国。 孟珙和塔察儿进入内城,扑灭了大火,在一个宫女的带领下,找到已经被烧焦的金哀宗遗体,将遗骨分为两份,蒙宋各一份。至于缴获的金国皇室财物,一律均分。孟珙和塔察儿约定以陈州、蔡州为界,以北为蒙古,以南为南宋,而后,两方率军而回。 金朝自完颜阿骨打1115年建国,至此(1234年,哀宗天兴三年)传了九个皇帝,历120年而亡(也有人认为应该是十个,完颜承麟也算一个,但他在位仅几个小时,并没有正式登基和履行皇权,一般来说,哀宗应为金朝的末帝)。\" \"1.全景解读蒙古帝国二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从成吉思汗出生到其统一蒙古草原,发动对金、西夏的战争;发动三次西征,建立四大汗国;蒙古帝国内部权力纷争,政权更替;忽必烈统一中国,建立大元等内容。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剖析蒙古帝国兴衰的秘密。 2.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用武力和意志,征服了几乎整个亚洲及欧洲旧大陆,建立起一个地跨亚欧的超级大帝国,全盛时期疆域达33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面积的22%,直接统治人口超过1亿。蒙古帝国的统治者按照他们的意志重新划分了世界版图,大力促进商贸往来,崇尚宗教信仰自由,打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体系”。世界秩序因其而改变,人类的世界观因其而升华! 3.蒙古帝国统帅的战争艺术——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是世界历史上ZUI伟大的军事统帅,不仅组建了一支当时天下无敌的强大骑兵,出色地解决了军队给养、后勤供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系列符合骑兵作战特点的战略战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4.由于有了蒙古帝国,人类才第一次拥有了世界史!读懂了蒙古帝国史,才能了解今日世界之形成。 5.本书是《蒙古帝国二百年》的第二册,时间跨度为1227年到1279年,讲述成吉思汗去世后,蒙古帝国一系列政权更替,拔都第二次西征、旭烈兀第三次西征,忽必烈登上汗位后攻灭南宋,统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