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山的狼
作者简介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蒙古族,自然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大庆油田作协名誉主席。 与两头乳白色蒙古牧羊犬相伴,在草原与乡村的接合部度过童年时代。出版《黑焰》《鬼狗》《驯鹿之国》《黑狗哈拉诺亥》《狼谷的孩子》《我的草原动物朋友》《叼狼》《蒙古牧羊犬——王者的血脉》《我的原始森林笔记》等作品八十余部。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榕树下诗歌奖、《人民文学》年度作家奖、茅盾文学新人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比安基国际自然文学奖小说大奖等多种奖项,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十余种语种译介到国外,拥有涵盖儿童和成年人的广泛读者群。 现居呼伦贝尔,拥有自己的马群,在草原营地中饲养大型猛犬,致力于蒙古牧羊犬的优化繁育,将幼犬无偿赠送草原牧民。
内容简介
十 狼犬——同盟 马群又跑得太远,为了防止它们越过国境线,我和大叔吃过早饭,在太阳尚未升起以前,就骑马踏着寒霜出发,准备将马群赶回来。 我们骑马走了整整一个上午,终于在边境线附近找到马群。吸引马群的是一个小水淖,面积不大,十几平方米,不过半米深。是一小小的泉眼涌出的泉水后在草地汇积而成。 这是大叔的蒙古儿马带的马群,不算太大,但也确实不小,大概四五十匹马。秋天,天气凉爽,牧草丰美。马群整个夏天为了摆脱无处不在的蚊虫折磨,每天不得不顶着风不停地狂奔游走,只有凉爽的夜里才能吃上几口青草。现在,蚊虫遁迹,马群终于可以静下心来进食饱含草粒油脂的牧草,马匹开始变得肥壮,背脊上现出浑圆的凹线。它们必须抓紧时间大量进食,只有在肚腹中积累了足够的脂肪,才能应对即将到来的残酷的冬天。 进食牧草,每天需要大量饮水。所以,它们就找到这个小小的泉眼。大叔说,连他都不知道这里会有一眼泉水。从水淖浸蚀草原的情况看,这是刚刚冒出来的泉水。就像它突然在草原中出现,大概也会很快消失吧。 只有常年生活在干旱草原上的蒙古马才拥有这种寻找水源的特殊技能吧。 我们赶着马群往回走。 回来的路上,我注意到马群中有一匹当年出生的小马,全身洁白无暇,连眼睛的虹膜也是白色的,蹄子和鼻头是粉红色的,是一匹白化马。 我几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这匹晶莹剔透的小马身上,骑着马围着这匹小马不断地用手机拍下各个角度的照片。骒马⑾是一匹漂亮的红豹子花色马,它总是努力地隔在我跟这匹幼驹之间,不让我接近小马。总之一路之上我和这匹骒马也是斗智斗勇。但我确实也不敢过于接近,如果骒马过于紧张,掩护时可能会绊倒小马,让小马受伤。 蒙古马是非常原始的马种,护驹的本能很强。前几年我就曾经因为拍摄小马时靠得太近被骒马咬伤过。 因为我的频繁滋扰,那匹黑豹子花色的儿马本来不停地围着马群往复奔走,圈拢整个马群,生怕有哪匹骒马带着幼驹掉队。现在,它不断地跑过来查看,以确定我是不是有要伤害小马的意图。这匹儿马长鬃弋地,尽管没有纯血马那么高大,却强壮得如同石块垒成的一样。看到强悍的儿马过来,我不得不与小马再离开一些距离,千万不能惹怒儿马,愤怒的儿马拥有可以踏碎狼头颅的能力。 秋天的草原温暖却也干燥多尘,我们骑着马在马群后面圈赶,马群扬起的灰尘让我的喉咙发干,嘴里满是尘土。而且,这种长途骑行让我感到腰酸背痛,双腿发麻。但大叔却几乎一直没有改变那种传统半侧身骑坐的姿势,作为真正的牧马人,他已经习惯了无论酷暑严寒都能够在草原上骑行如飞。 刚刚进入大叔牧场的地界不久,我们赶着马群正在行进间,马群中的儿马突然发出一声长鸣。 只有在与另外的马群不期而遇,看到另一个马群中的儿马,或者是遇到危险时,儿马才会发出这样带有敌意的嘶鸣。 儿马紧张地向南边的地平线上张望。 我和大叔顺着儿马目视的方向将目光投向地平线,在草原金色的背景之下,那四个灰色的小点儿尤为醒目。 是狼。 这就是狼族的威慑力,它们在漫长的岁月中以自己卓越的团队精神站在了草原上食物链的顶端,它们仅仅是在地平线上出现,就足以让带着马群的强悍儿马感到恐慌。 大叔取出马鞍袋里带着的望远镜观察了一下,然后骑着马过来,将望远镜递给我。 我拿过大叔的望远镜,只扫了一眼就立刻做出判断,刚才第一眼看到的四头狼,其实是三头狼和一头猎犬。当然,那头猎犬毫无疑问是伊斯格。 它们显然已经远远地注意到我们了。在望远镜里,可以看出那是两个对峙的阵营,一方是伊斯格与那头我已经熟识的雄狼,另一方是两头陌生的狼。 它们都在向这边张望。 但是,因为我们所处的距离过于遥远,它们并没有立刻逃走的想法,而是继续对峙。 我让大叔先赶着马群往回走,自己决定留下观察一下,毕竟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 我下了马,这样从它们那边望过来,就不会像刚才我坐在马上那样显眼。而且整个马群的移动,也让它们确定牧人和马群已经离去,对它们并无威胁。 对峙已经升级。 显然,在我们没有路过之前,它们已经开始了打斗。我们和马群的出现让它们的打斗暂时中止,现在,它们重新又酝酿情绪准备开始新一轮的厮杀。 不过,在我到来之前,它们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打斗,这从被裹挟在它们中间的伊斯格的表现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伊斯格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危险性,还在刨动着两只前爪,冲着两头陌生的狼发出威胁的咆哮。而那两头狼并没有做出这样浪费体力的举动,它们只是冷静地盯着伊斯格跟它的同伴。在这两头狼的面前,伊斯格显得有些过于幼稚而无知,但这倒是比较符合伊斯格作为人类豢养的犬的身份。 而跟伊斯格站在一起的那头雄狼的处境则显得有些尴尬。 那两头陌生的狼才是它真正的同类,但是,此时它与一头犬站在一起,与自己的同类对立。 但它别无选择,因为它已经与伊斯格建立了某种独属于它们的联盟。 两头陌生的狼开始打破这对峙的平衡,其中一头直接向正在挑衅的伊斯格冲了过来。站在伊斯格身边的雄狼勇敢地迎了上去,用自己身体的侧面挡住了攻击者。它似乎比这头主动攻击的狼还高大一些,但它仅仅是阻扼了攻击者的气势,挡在这头狼与伊斯格之间。 它们相互嗅闻,沉默间那是气势与心理素质的比拼——拉低的耳朵,耸起鬣毛的颈脊,从挑起的上唇间露出的獠牙。 另一头狼的攻击则隐秘而毫无声息,看到自己的同伴已经钳制住了雄狼,它直接冲向伊斯格。 速度太快了,伊斯格似乎也有准备,但是显然它的准备并不具备优势,无论如何,它还不拥有与狼同样的速度和力量。此时,由速度和力量来决定一切。 我以为伊斯格在第一个回合就会被这头狼直接咬翻在地。还好那头雄狼摆脱了跟自己纠缠的对手,冲了过来,撞向攻击伊斯格的狼,再一次控制了局面。 这头狼并没有闪避,随后它们就缠咬在一起,远远地可以看到它们扬起的灰尘。 伊斯格想要上去帮忙,而此时,另一头狼也开始攻击。 一片混乱。 我骑着马冲了过去。到我出场的时候了,我只是为了拯救我的狗。 我表现出骇人气势,靴跟敲击马腹,令胯下的马狂奔,同时发出士兵冲锋般的高声呐喊。 这就足够了,足以对狼造成恐吓。 狼对于人类永远是心存恐惧的。狼不敢攻击我——一个骑在马上的强壮男性,而且至少在我的印象里没有听说哪个人是被狼给吃掉的,那些关于狼攻击人的传说很多都是以讹传讹。我出行的时候,马鞍捎绳上永远挂着一根大叔拿给我的马棒。那是一根硬木制成的实实在在的木棒,是武器,跟我放在营地里那根镶着银子更富有艺术气息的马棒相比,更有实用性。 我必须施予援手。犬只有在依侍着人类时才拥有足够的优势。像伊斯格这样的猎犬,总是成群行猎,更多的时候,它们的任务只是追逐和围困野兽,由人类完成最后的捕杀。 当伊斯格真正在荒野里独自面对狼时,它就会发现与自己相比,狼拥有更好的力量和体力,更强大的咬合力,更优秀的弹跳力。当然这些对于狼来说只是生存基础,在自然界中,只有最强悍的个体才能够存活下来。 而生活在人类身边的犬就显得有些柔弱了,至少像伊斯格这样的猎犬,它是直接在室内出生的。猎犬十分娇贵,不像牧羊犬一样,在草垛旁边找一个避风的地方就可以在隆冬季节产下幼崽。在它们成长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每天所有的食物都仔细搭配,钙和维生素,还要定期的驱虫药。而狼在自然界的成长过程中,要时时跟同窝的幼狼争抢食物,应对营养不良,包括对抗寄生虫。 狼和犬,它们的生存际遇是不同的,所以犬不可避免地更为脆弱,当然在人类的培养过程中它们的某些方面也会被不断地强化。失去一些应该在荒野中生存的技能,那么也就获得更符合人类要求的能力。 我想如果真正地厮杀,伊斯格无论如何不会是这对狼的对手。它们更强壮,那是与荒野有关的,在它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跟它们一起的同伴被淘汰,它们要面对太多的问题——对手、食物、疾病、猎人、陷阱……但是它们活了下来,足够强壮、敏捷,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在人类环境中饲养的犬所并不具备的,它们并不需要了解这些。 ★一部充满斑斓的异质色彩、新鲜而有趣的自然动物小说 ★ 精彩的动物故事,具有极强的阅读吸引力,让孩子爱上故事,爱上阅读; ★对景物细致而诗意的描写,对动物细腻的观察,引导孩子写好作文; ★丰富的动植物知识,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开阔孩子的眼界。 ★ 有文学质感的故事,带读者开启情感之门,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生命的瑰丽和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