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迁

大西迁
作者: 编者:蝶衣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30
折扣购买: 大西迁
ISBN: 9787550052659

作者简介

蝶衣,本名胡荣华,48岁,专职作家。 已出版长篇悬疑小说《盗墓空间》,人物传记 《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词传》《本是不归客,情深留风尘——李煜词传》等。编剧作品《铁血战狼》(获得佛山市重大影视项目扶持奖)、网络剧《我与你的亿万光年》以及30集扶贫电视剧《梦在初心》。此外,网络小说《援疆》获得七猫首届现实题材大赛优秀奖,网络小说《大国棉仓》获得安徽省出版集团重 大主题出版扶持、广西第七届网络文学大赛三等奖。

内容简介

"样章 引子 乾隆二十九年(1764 年),世居东北的 1018 名官兵带领家眷,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不远万里来到新疆伊犁河畔屯垦戍边。他们历经一年零四个月的艰难跋涉,分两批先后到达伊犁河畔,完成了万里西迁这一伟大戍边任务的第一步。 那个时候伊犁河畔一片荒凉,锡伯营官兵的粮食所剩无几。生死存亡之际,锡伯营果断决定开挖准噶尔时期被废弃的绰合尔渠。经过八个牛录官兵的日夜奋战,终于疏通了这个全长 90 公里的大渠,并且开荒造田一万多亩,才得以让锡伯营官兵在绰合尔渠沿岸繁衍生息。 察布查尔大渠水流湍急,带领官兵开挖这条大渠的锡伯营总管图伯特的雕像,就屹立在察布查尔大渠的龙口处,仿佛要世代守护这一条被锡伯族人民誉为“母亲河”的大渠。在他的雕像下方用汉锡两种文字书写着“图公精神世代相传”几个大字,特别地醒目。 经过 200 多年的岁月洗礼,察布查尔大渠已经成为新疆最古老的大渠之一,也是察布查尔县引水灌溉的主要命脉。它为察布查尔县成为百年粮仓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 英雄赞歌 “乔主任,您往这边游,把孩子交给我一个……”巴建龙奋力在渠水之中挣扎着,努力往乔阳所在的方向靠拢。 乔阳听到叫声,才看到巴建龙也跳进来了。他努力控制住下沉的身体,声音微微颤抖着喊道:“你注意安全……一定要保证孩子们的安全。” 巴建龙看到乔阳脸色发白,嘴唇青紫,想来整个人的体力已经到了极限,若是再这样被两个孩子死死抱着肯定会出大问题的。 他想到这里不顾一切地奋力往乔阳身边游去,湍急的渠水卷起一个个巨浪朝他打来,他一会没在水里,一会又挣扎着浮出水面,在这个过程之中喝了一肚子的泥水。 不过巴建龙依然咬着牙,用尽全身力气游到了乔阳的身边,一把抓住了一个落水的孩子,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他从乔阳身上给拽了下来。 这个孩子已经陷入半昏迷状态,他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水以后,求生的本能让他反手一把抱住了巴建龙的腰,任凭巴建龙怎么挣扎他也不松手。 若不是巴建龙身上拴着一根绳子,拉扯着他的身体,减轻他的压力,怕是早就被这个孩子给拽到水里去了。可想而知刚才乔阳努力拉扯着两个孩子是多么地艰难。 这个时候,岸边两个小女孩的哭喊声又吸引了两三个人过来。他们看到大渠里凶险的情形,急得连声呼喊道:“你们小心啊!注意安全!天啊!再不能往下游去了,下游是个急转弯,滑落到那个位置,大人小孩都会没命的。” 巴建龙听到岸边传来的叫声以后,精神为之一振。他大声地呼唤了起来:“拉 绳子,快拉绳子。” 岸边的人听到他的叫声,马上焦急地寻找了起来,终于在岸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发现了绳子的另一端,连忙一起用力往上拉绳索。 利用这个间隙,巴建龙用力游到了乔阳的身后,一把抓住了他的胳膊,带着他一同往岸边游。 两个大人加上两个孩子,再加上渠水的阻力,让巴建龙身上的绳索岌岌可危。岸上的三个人也根本控制不住绳索带来的拉力,有好几次勉强把他们拉到岸边,又因为手上没有力气,再次让四个人被渠水给冲了出去。 尝试了几次以后,乔阳用力拍了拍巴建龙的肩膀,声音微弱地说道:“这两个孩子就交给你了,无论如何都要保证孩子的安全。” 他说完这番话以后,没等巴建龙反应过来,就用力从他的手中挣脱了,然后用尽全力将怀中的孩子推给了巴建龙,他自己则像是断了线的风筝一般,被奔腾的渠水冲出去好几米远。 “乔主任……你坚持住,我马上就来救你。”巴建龙看到眼前的情景,眼睛都有些红了。 他把心一横,用胳膊夹着两个孩子,努力配合着岸边的人好不容易来到岸边,用尽全身力气将两个孩子一一推到了岸上。然后又不顾自身的安危,纵身跳进了水里,朝着乔阳奋力游了过去。 先前乔阳为了保护两个孩子,一直努力支撑着,透支了全部的体力。如今他眼见两个孩子终于安全了,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一抹会心的微笑,然后缓缓闭上了眼睛。 他瘦弱的身体随着河水快速往下游漂去,巴建龙见到这样的情景,眼泪唰地一下流了下来,他带着哭腔喊了一句:“乔主任你坚持住,我马上就来救你了。” 可是就当他奋力往乔阳身边游去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一阵强大的拉扯力,限制了他继续往前游。他连忙回头一看,见是绑在他腰上的绳索已经到了长度的极限。 巴建龙红着眼睛对站在岸上的人喊道:“把绳子解开,快把绳子解开……”岸上的人着急地冲着他摆手,喊道:“建龙危险,前面就是急转弯的位置,你就是跟上去也是死路一条,我们不能这样做……” 巴建龙见一时无法说服岸上的人,他便手忙脚乱准备去解开腰上的绳索。但他整个人都在水里沉沉浮浮,根本就没有办法控制住身体。也就在这个瞬间,他眼睁睁瞧着乔阳的身体转了一个弯,很快便消失不见了。 “乔主任……”巴建龙惨叫了一声。 这时一个巨浪打了过来,推动着巴建龙的身体,把他狠狠撞击在岸边坚硬的石块上。他感觉脑袋传来一阵剧痛,紧接着眼前一黑便逐渐失去了知觉。 …… 第十五章 喜利妈妈文化 “这婆婆太凶了吧?早知道肖云姐在家里是这样的地位,我说什么也不来吃饭了。”乔伊缩了缩脖子,吐了一下舌头。 “其实这老太太不是坏人,以前家里那么困难,还时常想着去帮衬别人。只是丈夫早逝,她一辈子要强惯了。再加上我们锡伯族的子女都非常孝顺老人,所以这老人才会严厉一点。我们都习惯了……”巴建龙害怕乔伊心里有想法,连忙替佟肖云打着圆场。 乔伊也不好继续多说什么,她学着巴建龙的模样,脱了鞋子爬到炕上,刚一坐下来就感觉炕上暖暖和和的,非常舒服。 她孩子气地拍了拍炕沿,促狭地说道:“这炕,我只在东北的电视剧里看到过,真想不到来到新疆了,还能感受一下。” 巴建龙笑了笑说道:“我们察县锡伯族的祖先都是从东北奉命前来新疆屯垦戍边的,所以这里的老人依然沿袭那边的风俗习惯。有些老人还会在家里供奉狐仙……这些可都是我们锡伯族的风俗文化呢!”他指点着给乔伊介绍。 对于在中原地带长大的乔伊来说,能接触到这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让她感觉很新鲜。因此她眨着大眼睛,一副好学生的模样,追着巴建龙问东问西的。 “那个长长一条,上面挂着小镰刀的东西是干什么用的?”乔伊指着挂在墙上的一个物件问道。 “那个啊,叫作喜利妈妈。喜利妈妈是锡伯族民族兴旺的图腾。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这喜利妈妈有点类似于你们汉族人的家谱。喜利妈妈上面系有小弓箭、小靴子、小箭袋、小马桶、小摇车、小扳指、嘎拉哈等,每样东西都是锡伯族人的生活用品,有着美好的寓意,例如小弓箭表示男儿,家里添了男孩,就在两个嘎拉哈之间添一张小弓箭……”他很详细地给乔伊做了介绍。 乔伊忍不住多看了他两眼说道:“真看不出来,你这人还懂得挺多的。” 这一番话让巴建龙的一张脸立刻变得通红,他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头皮说道:“这些风俗,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咱们乡里的大人小孩都耳熟能详。你若是感兴趣可以多住几天,再过几天就是我们锡伯族的传统节日西迁节了。这可是我们锡伯族非常盛大的节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我们的祖先离开沈阳,来到新疆屯垦戍边……总之关于我们锡伯族的故事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呢!” 两个人正说得热闹,佟肖云端着两大盘菜微笑着从外面走了进来。虽然她脸上努力维持着笑容,但是乔伊还是发现她微微泛红的眼眶,好像有哭过的痕迹。看来刚才在厨房,她又被婆婆刁难了。 想到这里,乔伊不由得向佟肖云投去了同情的目光。想想她的日子过得还真是不容易,丈夫安明光酗酒,整日无所事事,婆婆又这么强势动不动就刁难她,这些年也不知道她一个人是怎么支撑下来的。" 《大西迁》以发扬锡伯族西迁文化为主线,讲述锡伯族青年巴建龙把家乡建设成锡伯族文化古城的故事。作者不仅在故事的推进中塑造了一个个具有时代特色的个性化人物,还为我们展现了锡伯族的风土人情和西迁文化,体现了时代洪流中一些小人物努力拼搏、无私奉献建设祖国的精神。作者将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不知不觉又给读者讲述了很多道理,兼具可读性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