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博物馆近代大连陈列故事

大连博物馆近代大连陈列故事
作者: 编者:大连博物馆|责编:李欣阳
出版社: 辽宁美术
原售价: 86.00
折扣价: 55.90
折扣购买: 大连博物馆近代大连陈列故事
ISBN: 978753148998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近代大连”第一单元“旅 大的开发与海防建设”部分 展示了一位德国人的照片 ,他就是汉纳根,中国近 代第一个军港和炮台的主 要设计者和建造者。 1879年9月,在德籍外 交顾问古斯塔夫·德璀琳的 推荐下,汉纳根来到中国 ,担任李鸿章的私人顾问 。不久,经过李鸿章的多 方努力,在旅顺口修建大 型海军基地的计划终于获 得清政府的批准。中国近 代史上第一个大型军事工 程终于就要启动了。但是 ,另一个难题摆在了李鸿 章的面前:偌大的一个中 国,竟然找不到一个懂得 修建现代化军港的人才。 怎么办?旅顺工程不干则 已,一旦实施必将是国家 级的重要工程。这种工程 是汉纳根的长项,可以充 分发挥他的才干,于是汉 纳根成了不二人选。中国 的军事史——特别是海军 历史上,不可避免地要刻 下汉纳根的名字。 一、修建黄金山炮台 在修筑旅顺军港前,为 了军港的修建和防御,李 鸿章决定先在旅顺的山上 修筑一些防御的炮台。 1880年12月14日,李鸿章 在给当时山东巡抚周恒祺 的书信中对此有明确的交 代:“蚊船非炮台不能立足 ,旅顺之台需费十数万金 ,异日必成北洋一大屏蔽 。该处有此一军扼扎,登 州、烟台,敌当不敢久泊 。”因此,先修建一座炮台 ,以防护海口的重任就落 在了汉纳根身上。 黄金山是封锁外海炮阵 地的理想位置。分列旅顺 口两侧的黄金山、鸡冠山 是这处海湾的天然屏障, 观察所设在黄金台上,利 于指挥射击,可随时通报 观察结果。火炮阵地的设 计在考虑了作战条件下的 安全系数之后,对施工作 业的管理做出了严格的规 定。汉纳根很清楚,同样 的施工材料、施工条件, 不同的管理、不同的要求 会使工程质量大不相同, 稍有不慎即会造成灾难性 的损失。汉纳根将关于修 建防御工事的计划以及工 程预算呈送李鸿章后,很 快得到了批准。 在修建黄金山炮台时, 当地的工人对工事的设计 觉得不可思议,无法理解 ,加之语言文化、生活习 惯的差异,不大愿意和外 国人一起工作,招工比较 困难。后来,两个胆量较 大的中国人自告奋勇找来 了200人干活,几天之后, 又来了300人。刚开始只是 简单的土石方工程,汉纳 根随船带来了40袋白银, 这对于想挣钱养家的人具 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快, 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工匠 的人数上升到1.500多人 。这些人多数是来自金州 、复州等周边的渔民、农 民、木匠、铁匠等,他们 放弃了原先的工作来到这 里。大批工匠的到来使工 程的进展出现了戏剧化的 转机,这令汉纳根兴奋不 已。 他将这些工匠们组织起 来,加以严密地分工,并 委派工头监督施工。同时 ,他还亲自指导这些工匠 操作现代化的施工工具和 挖掘隧道、开凿石块等各 项技术工作。可以想象, 当这位受过现代科学技术 教育的德国人与中国近代 对科学技术一窍不通的人 交流时,他面临的挑战会 有多大。 P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