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子里的火山/真是没想到趣味科学发现丛书

杯子里的火山/真是没想到趣味科学发现丛书
作者: 杨道永
出版社: 中国少儿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1.88
折扣购买: 杯子里的火山/真是没想到趣味科学发现丛书
ISBN: 978751481705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与雷电“亲密接触” 雷电,在天上隆隆作响,发出耀眼的光芒。飞机 ,在天上飞 来飞去,运送旅客和物资。既然它们都是在天上活动 ,那么就难 免有碰到一起的时候。 2006年4月8日下午,从大连飞 往武汉的MU2518次航班在武汉天河 机场降落的时候,突然遭遇雷雨天气, 飞机的起落架舱被雷电击中,出现了 4个雷击点。幸运的是,飞机有惊无 险地降落在天河机场,机上的100多 名乘客都安然无恙。 2007年10月27日晚上,从北京 飞往昆明的CA4174次航班,在起飞 后不久就遭到雷击。飞机的雷达罩被 雷电击出了一个直径约50厘米的大 洞,致使飞机雷达受损,飞机不得不 返回机场。 从统计学角度来看,飞机每飞行 几万小时就可能遭到一次雷击。那么, 在空中飞行的飞机是如何防雷的呢? 惹不起,躲得起 没有哪个飞行员愿意到雷电的老 家——积雨云中去做客。对于空中的 雷暴区,飞机是能绕就绕,能躲就躲, 尽量离得远远的,这样就减少了遭遇 雷电的可能性。就连平时威风凛凛的 战斗机,也绝对不敢在雷神面前逞强。 每架飞机在执行飞行任务之前, 机组人员都会从相关部门拿到一份飞 行航线经过区域的天气预报。这样在飞行过程中,飞 行员就可以 采取绕行或调整高度的办法,让飞机避开可能遇到的 雷暴。在飞 机驾驶舱的下面有一部机载雷达,可以探测到飞机前 方的雷雨区。 另外,航空气象部门也时刻在关注天气变化,当雷暴 天气出现时, 他们会及时向空中的飞机发出警报。 当然啦,也不是每个雷暴区都非躲不可,对于那 些较弱的雷暴区,飞机是可以安全穿过的。 飞机上的防雷装置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避雷针实际上是一个引雷针, 因为它的作 用是通过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把雷击产生的电流 引入地下, 从而保护建筑物。飞行中的飞机由于不与地面接触, 所以不能安 装避雷针。那么,飞机是如何避雷的呢? 飞机上的避雷防御系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飞机 停在地面 上用的,与机场的接地线相连;另一类是飞机在飞行 状态中用的, 由气象雷达等设备组成。 另外,飞机上还装有一种静电释放器。它由几十 根很细的针 组成,一般安装在机翼的翼尖处,也被称为放电刷。 平时,放电 刷用来释放飞机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静电。当飞机遭到 雷击时,它 可以把雷击产生的电流引到机舱外,再释放到空气中 去。 “法拉第”祝你一路平安 在科技馆里,会看到“法拉第笼”的放电表演。 当人进入 铁笼后,笼门关闭,操作员接通电源,用放电杆进行 放电演示。 这时,即使笼子里的人将手贴在笼壁上,操作员用放 电杆向他 的手指放电,他也不会有触电的感觉。这是因为电流 通过手指 前方的金属网传人了大地,人体内没有电流通过,人 自然不会 触电。由于飞机的外壳是金属的,像“法拉第笼”一 样具有很 好的屏蔽作用,所以,即使雷电击中飞机,电流一般 也不会进 入机舱内部,伤害到里面的乘客。 在飞机的外壳中,用非金属材料制成的结构一般 都装有避雷 条,如机头的雷达罩和飞机的尾翼等。避雷条的作用 是使雷电通 过机壳表面从放电刷释放出去。 有了这些保护,飞机虽然不能说是万无一失,但 是很少会因为雷击而发生重大事故。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