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严重损伤:评估与治疗

肢体严重损伤:评估与治疗
作者: [美] Raymond A. Pensy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
原售价: 198.00
折扣价: 134.70
折扣购买: 肢体严重损伤:评估与治疗
ISBN: 9787504695994

作者简介

喻爱喜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一级主任医师、骨科党支部书记、创伤与显微骨科主任。湖北省创伤显微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显微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武汉市显微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第一、二届医学领军人才(骨科学),武汉市黄鹤英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及省市级项目 10 余项。获国家及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等 10 余项,作为第一作者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 1 项,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获国际及中国发明专利 4 项。发表学术论文 280 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 SCI 收载论文 60 余篇。 简超 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联合培养博士。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创伤与显微骨科,主治医师。湖北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委员。专业方向为创伤骨科、显微外科,擅长肢体创伤及其并发症如感染、骨不连、骨缺损、骨坏死、肢体畸形的修复与重建,严重肢体创伤的治疗,各类组织瓣移位与移植,复杂创面的综合治疗。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重大项目各 1项,主持武汉大学科研项目 3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 2 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 JBJS、J Nanobiotech 等期刊发表专业论文 8 篇,其中 SCI 收载论文 6 篇。 漆白文 医学博士 , 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创伤与显微骨科副主任、创面诊疗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分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四肢开放性骨折、血管神经损伤、急慢性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以及创伤后的肢体功能重建 , 骨不连、骨缺损、骨髓炎等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各种急慢性创面的综合治疗。主持省部级课题 5 项,其中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 1 项。获实用新型专利 3 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在 SCI 期刊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 余篇。

内容简介

第 1 章? 重建肢体严重损伤:从地基到封顶 一、定义 准许 / 规划施工现场 人类的肢体,特别是上肢,通过不断的工作、娱乐、交流和自我照护方式为个体提供了与环境互动的能力。四肢为我们提供了多种身份认同,既是在显而易见的身体属性意义上,也许又是在更深层次上,即我们如何运用肢体在上述活动中表现自己 [1, 2]。因此,失去部分或全部肢体功能对心理和生理的影响都是毁灭性的 [3]。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用于研究这些损伤的病因、治疗和预后,这也强调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4, 5] 。 一些大型的、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已经证明,对于肢体严重损伤的患者在保肢和截肢之 间作出决策远非易事 [6, 7]。在进行结果的比较时,皮肤、肌肉、骨等身体部分作为整体,其相互作用不能与心理和社会组分进行割离,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决策时,也必须将这些因素加以考虑 [6, 8]。也就是说,在进行截肢或尝试保肢的决策时,应该首先从定义开始,了解如何评估肢体,以及挽救肢体所需的总体原则。由此,至少可以就具体情况与患者展开基于相关知识下的讨论,以期改善后续的研究。骨骼、软组织(包括皮肤、肌肉、肌腱和韧带)、血管和神经构成了肢体的关键基本组成部分,当这四个核心部件中有三个或更多的部件损伤时 [9] ,就被定义为肢体严重损伤(图 1-1)。无论是有经验的外科医生还是临床新手,都能立即识别出肢体严重损伤,因为伤口形状和特征往往十分突出,而一开始就弄清扭曲和毁损的肢体往往是不可能的。这类损伤肢体往往被鲜血、组织碎片、撕裂的衣物,有时甚至还有弹片覆盖,裸露出骨头和深层组织结构,即使是对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而言,这类损伤也呈现出一种“混乱”的外观,一开始很难准确辨别哪些部分是可挽救的,更不用说哪些组织可以重新组合成一个有功能的结构单元。 因此,只有允许某些因素在“可控”的环境下,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才能有效地认定可挽救的肢体严重损伤,这些因素包括手术室能提供足够的照明、尽可能少的外部干扰、充分的检查和手术探查。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外科医生必须清点保肢和恢复功能所必需的关键组织结构,这种评估通常只有在完全清除了组织碎片和无活力的坏死组织后才能彻底完成。根据损伤机制和污染程度的不同,活组织结构的留存也不尽相同。尽管清创术对成功保肢是否具有影响的研究还存在不确定性,但清创过程毋庸置疑地被外科医生们普遍认为是保肢治疗中最重要的第一步 [10] 。 肢体严重损伤重建计划类似于住宅建造所需的规划。尽管重建肢体远比住宅建造复杂得多,但功能性的肢体重建和建造高质量的建筑之间存在相似性,这为肢体严重损伤的重建提供了一种思考的理论框架和指导方法,也为本文其他部分写作提供了大纲(表 1-1)。 本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肢体严重损伤评估、截肢与保肢选择、保肢与功能重建技术,还涵盖了肢体严重损伤对患者的心理影响、疼痛控制、矫形器治疗、假肢应用等多个方面,对这些知识的充分理解有助于我们对损伤作出更全面的评估,以对截肢与保肢进行综合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