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精华/线装经典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读史指南 《史记》的诞生,在中国文化**是一件大事 。《史记》不但是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而且开 创了传记文学的先河,为我国古代文化建立了不朽 的丰碑。鲁迅先生赞其为“史家之*唱,无韵之《 离骚》”。 史学成就 《史记》对我国史学的贡献,归纳起来有如下 四点。 一、**“纪传体”史书体例,成为王朝“正 史”规范。 “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书编纂方法, 这是司马迁的**。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史传文学 便已粗具规模,记言如《尚书》,记事如《春秋》 ,其后又有编年体的《左传》和国别体的《国语》 、《战国策》。司马迁以纪传体修成《史记》之后 ,这种体例为历代史家沿用,成为我国古代主要的 史学体例之一。南宋史家郑樵在《通志》中称赞《 史记》的影响时说:“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 ,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唯有此作。” 二、使史学脱离经学,奠定了独立学术地位。 《史记》之前,史学一般含在经学之内,没有 独立的地位。在我国*早的目录学著作《七略》( 西汉刘歆著)和《艺文志》(东汉班固著)中,史 部之书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史记》修成之 后,为后人纷纷效仿,一时间史家辈出,专门的史 学著作层出不穷。到了西晋,学者荀勖顺应潮流, 把历代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 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此 ,史学在我国学术领域中正式取得独立地位。这一 功绩,首先应归功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三、融汇古今,涉猎百科,开启通史修撰先例 。 《史记》堪称**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 国通史,其内容丰富而全面,政治、经济、*事、 文化、少数民族和外国历史无所不包。书中立传描 写的人物,不仅有帝王将相,而且也包括医生、学 者、商贾、游侠、农民**等等,反映了不同阶级 、不同阶层的历史动态。以经济为例,司马迁在《 平准书》中记载了地方经济情况,而《货殖列传》 则记载了一些平民发财致富的事迹。可以说,中国 史学重视经济活动的传统,是司马迁开创的。很显 然,司马迁是在竭尽所能地勾画古今的社会原貌。 在这一点上,司马迁显然已经**了整个时代,因 为这一时期世界上的史学著作,往往只重视政治* 事或只集中于某场战争,而没有像《史记》那样, 建立起一个包罗万象的历史哲学体系。正如司马迁 本人所言,他修撰《史记》的*高理想是“究天人 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通史体裁 ,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