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设计 实践建筑策划的11个条件](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0907/15/20220907152035259.jpg)
出版社: 江苏科技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6.60
折扣购买: 前期设计 实践建筑策划的11个条件
ISBN: 9787571320430
小野田泰明:1963年生于日本金泽市。工学博士、一级建筑师,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城市与建筑学系教授、灾害科学国际研究所教授。建筑设计作品包括苓北町民中心、东北大学百年纪念荻会馆等。著有《集合住宅的新文法——东日本大地震灾后公共建筑》《空间管理社会》《近代性空间物语》等。 蒋美乔:台湾淡江大学建筑系毕业,小学至高中在日本生活,从事建筑领域的口译工作。 林与欣:台湾淡江大学建筑系毕业,积累多年建筑工作经验后赴日本东北大学攻读建筑计划硕士。
作为缩减点的功能 如上一宣所述,人的活 动与空间的存在是很难分 离的,也会对空间的认知 造成影响。人们在休息室 及入口大厅的行为大部分 是按需求而自然发生,也 有依据文化习惯发生的, 像是为了上课而被集中在 教室中,当策划 (program)明确受到控 制时,这个行为的起源就 很难被看见。之前所提的 阿摩丝.拉普卜特将二者 区分为:前者是自然发生 的行为,称为“行为设定”( Behavior Setting);后者 与文化或被控制的行为称 为“活动系 统”(ActivitvSystem), 此整理在思考空间与人的 关系时是不可或缺的。为 了让设施运作顺畅,关键 是要整体性协调“活动系统” ,在建筑策划领域中,也 对这些行为进行了许多研 究。然而,人们是如何各 自被策划影响的,很难从 外部理解,实际上超过半 数的状况可能是不同目的 的人的行为的重叠。而且 若将人与空间的互相渗透 作为一个事物来看,会是 一个复杂的现象,若认为 就如此进入吧,可能会让 你看不见整体。具体行为 的起源与空间构成本来就 是两件事,即便在某种程 度上观察了它们的关系, 在实际融入设计条件时仍 会伴随许多障碍。总而言 之,要将人的行为融合于 设计需要很大的跳跃。 为了让这个跳跃得以成 立,至今大家所采取的方 法仍是将行为完成的表现 缩减到“功能”这个词汇。将 “功能”插入在上一章所提的 “行为一空间”的关系中,变 成“行为一功能一空间”来操 控“行为”和“空间”间的关系 。而本毒的重点在于理解“ 功能”这个词汇的角色。 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的对应 学建筑的学生第一次碰 到“功能”的概念,大概是在 维特鲁威的i塞张关系图( 图3-1)中。面对自然作为 庇护的“持久”(Firmitas) 、实际帮助人类生活的“实 用”(Utilitas)和捕获人类 知觉的“美观”(Venustas) ,古罗马时期的伟大建筑 理论家建立的这个三分法 ,历经两千年至今也未见 褪色。 维特鲁威解释,真正的 建筑家必须熟知文学、绘 画、几何学、哲学、音乐 和法律等多领域的理论与 实务,这个三元论也建构 在统合性之上。根据其论 述,“美观”可进一步被区分 为构成整体的外在原理和 空间或建筑几何的内在原 理,后者又细分为与身体 协调为基础而显现的比例 关系,以及通过感官而获 得的知觉部分。这种美的 原理的根源被称 为“modulus”,也就是模块 (Module)。这些被认为 尺寸适当的系统就是产生“ 美观”的泉源,也是建筑师 专业能力的核心,因此维 特鲁威在《建筑+书》里 ,花了极多篇幅说明这部 分。 另一方面,维特鲁威率 先提出了“实用”的概念,但 其论述却意外浅白。实用 的定义是:“此场所可对应 不同种类,在各个方位保 持适当分配,对此场所按 照无缺陷且使用无障碍的 标准进行配置……(日文版 森田庆一译,第一册第三 童第二”。但对场所的活用 与建筑配置,却几乎没有 具体计划的说明。“实用”一 词出现最多的是其第二册 谈论建筑材料时,举例说 明选择哪些种类的石材与 木材会“便利”川恰当”,与 现在我们概念中的“实用”意 思相当不同。 这个三元论后来有其他 作者增添了新的要素,事 实上,此三元素是互相影 响而被结构化的,与其增 加元素,倒不如深刻注意 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深 入思考。若以现代的意义 来解释“实用”这个词,可推 测出其应是倾向于建筑“功 能”的意思。 P42-43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日本的建筑计划学(Architectural Planning)引入了环境行为学及环境心理学的观点与方法,用以解释逐渐复杂的建筑现象。而后者原本起源于西方,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在日本与以工学为基础的建筑思维相互融合后,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建筑理论。在此着重于前期设计阶段的思考中,相关理论不仅是学术研究的视角与方法,也可作为建筑设计的方法(Architectural Design Method),其最终的目的是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东北大学(日本)建筑系小野田泰明编著的这本新书,完整且清晰地阐明了这些理论,是一本值得深读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