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首义史(上下)(精)/冯天瑜文存
作者简介
冯天瑜,1942年生,湖北红安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明清文化散论》、《中华文化史》、《中华元典精神》、《辛亥武昌首义史》、《张之洞评传》、《“千岁丸”上海行:*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新语探源》、《“封建”考论》、《中国文化生成史》等。
内容简介
第四,黎氏出任都督,对列强的态度产生正面影响。 据革命报人胡石庵称,他10月11*在汉口遇一洋行翻译查 某,查*:“黎元洪竞为革命*首领,真出人意外,所有 租界之洋人,皆拍手称奇。”胡氏问:“洋人或有意干涉 乎?”查*:“洋人决不至此。”辛亥首义后,民*不久即 被各外国领事认作“交战团体”,各国对清、民交战取中 立态度,除因为民*保护外侨、外商的文明表现外,也与 黎氏这样的**官员出任都督,又与领事团会谈,给外国 领事留下“有大体”的印象相关。 第五,因黎氏海*出身,与溯江而至的海*将士颇有 渊源,其致书海*将领萨镇冰、汤芗铭等,直接促成海* 反正,民*水路*事压力解除,阳夏之役得以坚持四十天 。黎氏促成海*反正,也对沪宁一带举义成功有所助益。 次论消极效应—— **,黎氏出任都督,很快便成为旧势力集结的中心 点。旧*官、旧官僚竞相投效***,既减轻了对革命的 抵抗力,又潜伏下新政权异化的危险,这后一走向,正是 围绕出任都督的黎氏展开。 第二,辛亥首义后,湖北**派立即由“清臣”转为 “赞同革命”,并参与组建湖北***,这有利于新政权 的建设与稳定。但汤化龙等**派觊觎权力,自己未能获 得都督之职,立即同出任都督的黎氏联合,向革命*争权 。*人对此怨愤却莫可奈何,在前线作战的甘绩熙等说: “你我在前线拼生死,而无耻之辈,在高楼大厦计较权位 。”推举黎氏出任都督本为*人仓促间的权宜之计,成为 一种模式,继此之后,全国各省响应所建立之***,除 广东由*人胡汉民任都督外,多由旧官员、咨议局人士担 任(湖南一度由焦达峰等*人做都督,然立即被推翻,由咨 议局议长谭延阎取代),在一派“咸与维新”的恭贺声中, 新政权销弭于旧势力的汪洋大海。 第三,湖北***成立后,革命派内部分化,孙武等 投效黎氏,黎氏则利用其力打击文学社成员,进而借助袁 世凯之力格杀张振武,排斥革命派。故首义老人1954年座 谈时,总结辛亥首义经验教训,江炳灵认为“革命中*大 错误之一,就是以黎元洪为都督”;李西屏有类似看法, 李春萱也说:当时一些人“以为黎元洪可以维持秩序,事 实上找他出来是错误的”;熊秉坤则说:“革命*同志以 为已将黎劫持,可以依靠,当时固未计及有后患也。” 概言之,来自旧营垒的黎氏出任都督,在湖北*** 时期所发挥的效力,可以喻为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有助 于***的稳定与发展,这种效用是由革命*人出任都督 所难以企及的;另一方面,又在与革命派角力之际,曾借 袁世凯以自重,打击*人,消弭革命力量。 值得重视的是,黎氏在北洋时期虽然有过种种摇摆, 但大体坚守了共和,此为黎氏政治生涯的亮点。1915年8月 ,为袁世凯***效力的筹安会杨度等谒见黎氏,以窥 其意,黎氏表示不能违背民国,9月辞参政院长、副总统职 。12月,袁世凯以“中华帝国皇帝”名义册封黎为“武义 亲王”(“武义”指武昌起义),黎氏“拒其册,却其禄” ,又誓*:“辛亥倡义,踣*民无算,非为一人求官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