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与人心(立人三部曲)

世道与人心(立人三部曲)
作者: 余世存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7.72
折扣购买: 世道与人心(立人三部曲)
ISBN: 9787550282445

作者简介

余世存,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北随州人,现居北京。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公务员、志愿者。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 已出版的主要作品:《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国话语》《老子传》《人家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家世》《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东方圣典》(主编)等。

内容简介

疮痨病愈,王凤仪在听人说书时,听到女子有七 出之条。他就用心考察村里的男女,从村东头数到村 西头,就没有一个女人不犯七出的,而男人,也没有 一个尽孝尽悌的。男不知尽忠孝,女不知贤淑,王凤 仪生出弃世念头,他躺在炕上绝食五天。以至于后来 灵魂出窍,不用腿走,离地不高,飘飘摇摇的,任意 飞行,逍遥自在,轻陕极了,因听见猪叫回家,进屋 看见自己的身体。灵魂入体后醒来,想明白活着的意 义: “先孝顺老人,等到老人作古,再去劝化世人 ,才能改变世风。” 因为杨柏无意中跟土匪交恶,有性命之危。王凤 仪决定救他:杨柏是一方的善士,他若遭到这种恶报 ,以后谁还做善事?王凤仪想了三天,拿定主意,吃 完晚饭后对父亲说: “我走啦。”父亲问:“你上 哪儿去?”他说:“救杨柏去。”父亲担心地说: “你能救得了吗?”王风仪说: “救不了,就学羊 角哀舍命全交。”他在路上念念有词, “杨柏死了 ,我也不活着!杨柏死了,我也不活着!”行至途中, 夜问忽然出现光明,好像白天一样,王凤仪豁然开晤 ,乃明心见性。他不仅知道了杨柏的过去未来,也知 道了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自己说: “就因为我这 几天,时时刻刻地问怎的能救杨柏,一心一意地格物 救杨柏。格物得真了,就空身无我、空心无欲、空性 自明了。上天给我们的性,是无所不知的,我救杨柏 时,忽然知道一切,就是天告知我的。我知道世界准 大同,所以我先和世界同了。” 1901年,王凤仪的父亲去世。为了实行守孝三年 的古礼,王凤仪搭草棚于墓侧,饭时必祭,祭而后食 。外出或归来时,他必到坟前叩拜。王凤仪曾说: “我守墓时,在山的阴坡,冬天很冷,我在那里住着 ,人们都替我愁,我却很坦然地日日寂然悟道,我感 到我的小屋真温暖如春。” 在守孝期间,王凤仪发 明的性理疗病法成熟了。他总结说:“病是吃气活着 ,疮是吃火活着。”他的治疗办法就是跟人讲病,讲 好病的人日益增多。守孝期满的1904年,有心人约集 一起,请王凤仪出山,到当地的宣讲堂去劝世化人。 王凤仪讲好过不少疑难病症,如为儿媳白士珍讲好火 咳嗽,为邢九先生讲好重病,为姑母讲好心口疼病, 为赵品三讲好七年瘫痪症,为王恕忱讲好转食症,为 刘玉清讲好多年的腹内痼病,为刘玉成讲好瘫症,等 等。 通过实践与观察,王凤仪认为,欲社会好,必 须有好的国民;欲有好的国民,必须有良好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生全部教育中最初的,也是最关键的。 良好的家庭教育,必须有良好的母亲。良母的形成, 必须从姑娘时期做起。王凤仪说: “女子是齐家之 本,清国之源。” 1905年,王凤仪听说义县有女学,就劝妻子白守 坤去念书,妻子不乐意,劝了多次后才答应。九月初 一,王凤仪送年已三十八岁的妻子上学。白守坤骑毛 驴,他步行,村人都来送别,问什么时候能回来。王 凤仪说: “不出息,不用想回来!”走了三天,白 守坤哭了一路: “谁老了还念书?”王凤仪说, “你老了念书就能返老还童。你记住,你上学以后, 我身上的衣服,不用你洗、做,你一心念书就行。古 人说: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你现在去 求学,离开家庭之苦,正是人离难,将来把书念好了 ,能教书,就是难离身,你把脾气禀性化了,就是一 切灾殃化为尘了。” 1906年,王凤仪开办学校,由妻子白守坤教女学 ,儿子王国华教男学。白守坤教学相长,进步极陕。 因教书认真,人们多送以好衣物,王凤仪说: “我 叫你们转移风俗,谁知道你们被内俗所转了,走吧! 到别处去吧!”他要妻子离开,“我们为改善风俗, 哪能在一处久住呢!”王凤仪投身教育几十年。他创 办女学、幼儿园、敬老院,仅是女学,就办了七百多 所。P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