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觉梦录:直系军阀卷
作者简介
禅心初,真名王喜国,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讲师,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2008—2010年于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等。在《中国军事科学》《军事历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等杂志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内容简介
这话的意思是,一只兔 子在前面跑,后面有上百 个人追,并不是说这一只 兔子够上百个人分,而是 因为那兔子无主,所有权 未定,谁先抢着就是谁的 。但在另一场合,不少兔 子在街上跑着,行人却不 追、不抢、不管、不顾. 并不是说人们不想,而是 因为这兔子是有主的。面 对有主的兔子,即使是很 贪婪的人,也不来争抢。 前朝倾覆,群雄并起, 鼎之轻重,似可问焉,何 尝不是如此? 治国、平天下之道,也 正是要把这个“属于谁的”确 定下来。 这就是“分”。 “礼”和“分”一定,天下皆 定;“礼”和“分”一乱,天下 皆乱。 传统社会政治秩序的形 成,是靠礼、靠纪纲、靠 高下之分而定的,“天尊地 卑”,“贵以临贱”,被绝大 多数人认可、服从并遵守 ,天下便可太平一阵子。 然而,人类社会也像大自 然寒来暑往、日夜交替一 样,总是不断地有新生事 物崛起,挑战既有秩序。 就像《资治通鉴》所说:“ 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 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 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 泯绝,生民之类糜灭几尽 。” 可是,政治秩序的形成 及最终稳定,是非常艰难 、非常复杂的,它既要靠 资历,又要靠实力,这两 点非常重要。 资历和实力在政治秩序 形成的过程中有什么不同 的作用呢? 资历是人们在长期的政 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逐渐 形成的、人所共知的、每 个人暗自排序后才确定下 来的,是人在心理上认可 的一种地位、一种秩序。 政治实力也非常重要。 在政治秩序形成并确定下 来之前,或者说,在自认 为有实力的各方没有进行 真刀真枪的较量之前。人 们不会向竞争对手服软, 也不会服从于对手安排的 秩序。特别是对一股刚崛 起的新力量来说,想要打 破IEI秩序,在新秩序中占 一席之地,甚至确立由自 己主导的新秩序,不经过 一番恶斗,是根本不可能 实现的。 质言之,政治的核心问 题是政治秩序。政治失序 (礼崩乐坏)之后.特别 是当一股新的势力想挑战 既有秩序时,各方势力不 会乖乖就范.必须要经过 一番艰苦的混战和打斗, 重新定下尊卑秩序,天下 才能安定。 所以古人说:天下之事 ,只定了便无事。物无定 主而争,言无定见而争, 事无定体而争。 这就是旧秩序解体、新 力量想建成由自己主导的 新秩序时,所必须面对的 形势。 北洋历史发展到直系军 阀时期,便处于这样一个 IH秩序完全解体、新秩序 尚未形成、混战和打斗火 热进行的阶段。袁世凯去 世之后,北洋大乱,北洋 之虎段祺瑞靠着纵横江湖 二十年的威名和资历,力 图以接班人的姿态维护这 个秩序,却不断遭到对手 的挑战。终于,后起之秀 吴佩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 势打乱了段祺瑞定下的秩 序。 然而。就像炸倒一栋楼 只需几秒,建起一栋楼却 需要几年一样,破坏一个 旧秩序容易,重建一个新 秩序却非常难。北洋之虎 在位,虽然比不上袁世凯 有威望,但毕竟虎威犹存 ,各方势力不敢轻举妄动 。而实力派吴佩孚虽然成 功挑战了老虎的地位,但 他毕竟是北洋系的小字辈 ,没有足够的资历来震慑 群雄,名声大,辈分小。 比如,袁世凯活着时,东 北虎张作霖乖得像只大猫 ,段祺瑞皖系掌控天下时 ,老张也还算给面子,但 后起之秀吴佩孚上台时, 张作霖却是一百个不服气 :你凭什么那么狂啊?秀 才造反,还能成事吗?因 此,这段时期的变数就大 了。 锣声响起.北洋政坛击 鼓传花和抢椅子的游戏继 续进行。 直皖战争,以曹锟吴佩 孚完胜、段祺瑞完败而结 束。就在直皖战争接近尾 声,段祺瑞求和,吴佩孚 罢手时,还有一个人想赶 紧缓和局面,自己也好从 中谋取渔人之利,这个人 就是徐世昌。 “垂帘听政”的段祺瑞被 赶走了,北洋元老徐世昌 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徐 世昌认为,成为一个真正 有职权的总统,首先要在 直系曹锟和奉系张作霖之 间保持平衡,同时希望其 他各省的军阀保持原有地 位,既利用各省势力牵制 直奉两系,也利用直奉的 龙头地位来制衡各省军阀 ,以此保持“三足鼎立”,自 己也能尝尝真正当老大的 滋味。 P4-5 1. 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 继《北洋觉梦录:袁世凯卷》和《北洋觉梦录:皖系军阀卷》后,“北洋觉梦录”系列再出新册,讲述直皖战争后迅速崛起的直系主政故事,看后强人时代的制度困境和各实权派人物间的明争暗斗。 采用“述”且“作”的方式,以正史为基本框架,在考据的基础上参考轶闻,以合理的逻辑和常识思考为线串联正史和轶闻,构建一个完整且丰满的北洋军阀史。 2. 以通俗笔法,不失厚重。 本书的写作风格沿袭前两卷,尊重史实,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条理清晰。 3. 以透彻说理,引人深思。 本卷延续前两卷的写法,沿着“《临时约法》制度设计漏洞导致北洋军阀混战”这一思考路径进入,重返历史现场,重梳历史脉络,再思历史事件,再现历史风云,向人们展示直系主政下军阀混战的全景画卷。然而,作者梳理各派混战和“抛砖”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向世人展示一群有血有肉的强人,更是为了“引玉”,让人们看到盲目引入西方制度会带来什么样的恶果,西方制度到底适不适合中国国情,从而引起读者对历史事件的科学分析和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