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故事/中经典
作者简介
凯尔泰斯·伊姆雷(1929— ) 匈牙利犹太作家,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4岁被纳粹投入集中营,1945年获救。1975年,以他在集中营的生活为背景的**作《无命运的人生》出版,这也是他***的作品。它与长篇自传体小说《惨败》和《为一个未出生的孩子哭祷》通常被称作凯尔泰斯大屠杀小说的三部曲。另有《英国旗》、《苦役*记》等中篇小说。他的演讲和随笔被收理成《作为一种文化的大屠杀》、《行刑队再次上膛前的瞬间静默》以及《被放逐的语言》等集子出版。 凯尔泰斯的作品尽管内容各不相同,但实际上都从各个不同角度传达着同一个主题——大屠杀。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在集中营的亲身经历,探索着这样一种可能性:在人类屈服于社会强权的时代个人如何继续生活和思考。
内容简介
下面的这份手稿是我的当事人安东尼奥·罗·马 腾斯 委托我公布的。马腾斯是谁?待会儿,你们可以从他 本人 的讲述中找到答案。我只想在前言中说,与他的智力 水平 相比,他的写作才华令人惊叹。经验告诉我,每个人 都是 如此,一旦他决定正视自己命运的话。 我被**为他的辩护律师。马腾斯被指控参与数 起谋杀 案,但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他既不否认,也不试图 辩解。 根据我的经验,在类似的案件中,被告的行为方式分 两种: 一种是在大量的物证和所应承担的责任面前死不认账 ;另一 种是痛苦的悔悟,但其真正的动机则是残酷的冷漠和 自怜。 马腾斯有别于这两种类型。他毫无顾忌、主动、心甘 情愿地 交代了自己的罪行,漠然得就好像不是在陈述自己, 而是在 陈述别人干的事。他仿佛就是在讲述另外一个与他毫 不相干 的马腾斯,而且为了那个马腾斯的所作所为,他甘愿 承担所 有的后果。我认为,他是一个极其玩世不恭的人。 有**,他带着令人惊诧的愿望来找我。原来, 他想 让我去为他求求情,允许他在牢房里写东西。 “您想写什么?”我问他。 “写我所理解的逻辑。”他回答道。 “现在?”我大吃一惊,“在犯罪的过程中,您 难道没 有理解吗?” “没有。”他回答道,“当时没有理解。在那之 前,曾经 理解过一次。现在我又重新理解了。人在做事的过程 中容 易遗忘。”他摆了摆手,“但是,这个你们是理解不 了的。” 其实,我理解得比他想象得*透彻。我只是感到 惊讶: 我没想过,马腾斯——曾经像机器上一颗微不足道的 螺丝 钉那样,放弃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所具备的全部判断力 和观 察力——这个人又一次打起了精神,他将要求自己的 权利。 这就是说,他想陈述和分析自己的命运。在我经历过 的事 情中,这是*罕见的。我觉得,人人都有权利这么做 ,而 且是以自己的方式去做。马腾斯也不例外。于是,按 他所 愿,我去为他求情。 请你们不要对他的表达方式感到惊讶。在马腾斯 的眼 中,这个世界看起来可能就是一部现成的蹩脚小说, 一 切事情的发生都伴随着恐怖故事**的编剧或者编舞 —— 如果*喜欢用这个词语的话——那令人惊异的果断性 和令 人怀疑的合理性。但是——不是出于辩护,仅仅是为 了真 理——请允许我补充一句:这个恐怖故事不是由马腾 斯一 个人写出来的,而是由现实写出来的。 *后,马腾斯把手稿交给了我。这里公布的文字 ** 是真实的。我没有对任何一处进行改动,甚至忽视了 一些 理应进行无条件修改的语言表达上的缺陷。他要说的 话, 我都原原本本地保留了下来。 我想讲一个故事,一个简单的故事。你们看过后 可能 会说这个故事伤风败俗。然而,这并不能改变它的简 单性。 因此,我讲的是一个简单而又伤风败俗的故事。 我叫马腾斯。是的,就是那个安东尼奥·罗·马 腾斯。 我现在正站在新制度的法官,也就是人民法官的面前 —— 他们喜欢这样称呼自己。现在,你们可以读到足够多 的关 于我的事情——那些喧嚣的小报不遗余力地想让整个 拉丁 美洲,甚至遥远的欧洲都知道我的名字。 我必须抓紧点儿,我的时间可能不多了。我要讲 述的 是萨利纳斯的档案:费德里戈·萨利纳斯和他儿子恩 里 克·萨利纳斯的档案。他曾经是一家遍布全国的连锁 店老 板,他们的死亡当时就让人震惊。要知道,那时候要 让人 震惊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萨利纳斯是起义**, 可谁 也不愿意相信他是叛徒。后来,就连上校也后悔我们 就处 死他们发布公告:无疑,这产生了巨大的道德影响, 实在 太大了,**没有必要。但如若不发布公告,我们可 能就 会面临暗箱*作、违反法律的指控。无论怎么做,都 只能 是错。其实,上校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不瞒你说,我 和他 所见略同。然而,一名侦探官员的信念又能对事情的 进展 产生什么影响呢? 那时候,我还是调查局里新来的小伙子。我是从 警察 局调过来的。我不是来自于政治科——那里面的人早 就到 这边来了——而是刑侦科。“你,马腾斯!”**, 我的上 司说,“你有没有兴趣调过去?”我问:“去哪里? ”—— 毕竟我只是个警察,不会揣摩人。他点了点头:“去 调查 局。”我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我的刑侦 工作干得 还可以,但我对杀人犯、窃贼和**已经有些厌倦了 。现 在吹来一股新鲜的风。我听说,已经有一两个人飞黄 腾达 了。人们都说,谁努力,未来就等着谁。“调查局要 人。” 我的上司接着说,“我一直在考虑,该**谁去好呢 ?马腾 斯,你是个有才干的人。你在那里会很快干出名堂来 的。” 上司补充说。 是的,我也差不多这么想。 我完成了培训课程,也被洗了脑。但这还远远不 够。 许多陈旧的思维依然残留在脑际,现在已经不需要了 —— 但他们太急于求成了。那时,所有的事情都特别急迫 。要 建立新秩序,要尽快巩固政权,要挽救祖国,要清算 动 荡——看起来,所有这一切都压在了我们的肩上。“ 这个将 在实践中解决。”——当人们为了某件事头痛时,总 会这么 说。如果我真学到了什么本事的话,那可就是活见鬼 了。 好在我对这份工作还算有兴趣,况且薪水也不错。 我被分配到迪亚兹的小组(迪亚兹现在尚未缉拿 归 案)。我们共有三个人:我的上司迪亚兹(我可以向 每个人 保证,永远也别想找到他)、罗德里格斯(已经被判 死刑; 只判了一次,这个无耻之徒,就是判他一百次死刑也 不为 过)和我——一个新来的小伙子。当然,还有助手、 金钱、 无边的权力和不*限制的技术,这些都是一个普通警 察连 想也不敢想的,*不用说去肆无忌惮地亲身体验了。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