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彩图注音版)
作者简介
曾琴,小学一级教师,毕业于湖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一线工作了十五年,多次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爱好文学写作,在各类杂志报刊发表文章多篇。
内容简介
篇 始计篇 孙子曰:兵①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②,存亡之道③,不可不察也④。 ①兵:兵士、兵器、军队、军事,这里指战争。②地:土地、地方、地域、地形,这里取地域意,引申为领域。③道:道理,这里指途径。④察:观察、考察、了解,这里指考察。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是军队生死的所在,是国家存亡的途径。所以不能不认真地考察和研究。 故经①之以五事,校②之以计而索③其情:一曰道④,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⑤,五曰法⑥。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⑦?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①经:经度,引申为分析、研究。②校:作动词用,较量、比较、计较。③索:探索。④道:道理,道路。这里可引申为治国的路线或方针政策。⑤将:将领。⑥法:法令、法规、制度。⑦强:强壮,这里指武器装备精良。 所以,要从五件事上来进行分析,比较敌我双方的各种条件,以探索战争的情势。这五件事分别是:道、天、地、将、法。道,即是一种促使君臣一心的政治方针和政策,它促使人民与君主同生共死而不畏惧任何危难。天,指的是用兵作战时期恰逢什么样的气候,是晴天还是阴天,天气冷还是热,是春夏秋冬的哪个季节。地,即是用兵时我方与敌人的距离是远还是近,所处的地形是险峻还是平坦,是宽广地带还是狭隘地带,是处于无路可走的死地,还是处于对我军有利的地方。 国学,是指体现我国传统道德伦理观和价值观的思想体系,也是指承载这个思想体系的一系列儒家经典。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文化能够传承千年,与古代圣贤所创造的国学经典的广为流传密不可分。这些国学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思想和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具有永恒的价值。 国学具有“蒙童养正、幼儿养性、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巨大教育功能,这些国学经典读物既包含了丰富的知识,涉及天文、地理、历史、道德伦理等,又非常切合孩子学习的特点,可诵可读,朗朗上口,易读易记许多教育专家根据儿童教育的生理特点,大力推荐中小学生学习国学蒙学经典,他们认为*好从幼儿阶段就开始蒙学教育,并且推荐采用《三字经》等传统蒙学经典作为启蒙教材。 为此,我们特编写了这套《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读本》,为了方便小读者阅读,本套丛书标注汉语拼音,并有注释、译文、经典故事,配精美插图。另外,我们还精心设置了能够帮助小读者理解原文的“阅读拓展”,其内容举一反三,形式灵活多样,通过设问题引发思考,多角度谈感悟,引导小读者在生活中践行本课的国学精神,达成知行合一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