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

晚晴
作者: 丁承启
出版社: 合肥工业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9.40
折扣购买: 晚晴
ISBN: 978756504471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我的平凡人生 我生于1933年农历二月初二,八十几年里,走过万里 路,相识无数人,历经太多事,饱受热和冷,回味无穷, 思绪万千。在那热火朝天的年代,承受过枪林弹雨,亲历 过政治风云,历练过艰苦岁月,奋战过天灾洪魔,尝过苦 涩,受过摧残,但我越战越勇,无怨无悔。这就是初心的 魅力,信仰与宗旨赋予我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1948年底,在革命的浪潮中,我与邻友严兴如同志一 道参加革命,从事地方工作。1951年1月25日,我加入中国 人民志愿军。部队开拔之前,我因剿匪受伤,受到池州军 分区独立一营党委表彰,并批准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留在该营任战地卫生员,未能赴朝参战。 1952年1月26日,中央决定撤销皖南、皖北行政建制 ,成立安徽省。2月4日,撤销池州专区,并入安庆。池州 军分区富余人员集体转业,我被分配到贵池县桃坡区政府 任卫生助理员。12月下旬,我跟随高燮明区长去潘桥乡的 草山探访一家赤贫户,山上仅有一户人家,两间破草屋, 住着兄弟三个单身汉,约30-40岁,均有智障,表情木讷 ,茅草铺地,破絮裹身,蜷缩而眠,再三询问,表达不清 ,令人心寒。高区长心情沉重,感到人命关天,立即下山 ,与乡长商量办法,但乡政府也无钱解决问题。高区长当 即掏出20元(当时工资实行包干制,区级领导每月40-50 元),交给江乡长,托付其先行解决这一户的吃饭、衣被 问题。高区长的举动深得干群的赞誉,我也受到一次人文 关怀的教育。 1952年底,我被分到梅村、肖坑两乡蹲点,在土改、 镇反、剿匪取得胜利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取缔反动会道门 的大刀会、一贯道、同善社、乩堂、先天道等。通过开会 动员,宣传政策,发动群众,检举揭发,按照“坦白从宽 ,抗拒从严,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的政策,从速处理。 1953年1月逮捕了县境内罪大恶极的道首后,一般道首和道 众纷纷退道,至2月份基本结束。我们转轨开展征兵工作, 以现身说法,鼓励青年踊跃报名参军,“一人参军,全家 光荣”深入人心,应征入伍高潮迭起。 1953年4月29日,我调任乌沙区政府文书。在乌沙工 作的两年多时间里,让我感受最深且刻骨铭心的有两件事 : 一是抢险受重伤。1954年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是乌沙地区7万多人口的一场大劫难。天灾难避,虽然广大 干群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坚守到临危的极限,终因水势猛 涨,漫过大堤,人力无法抗拒,导致大小圩口相继溃破, 土地淹没,房屋倒塌,一片汪洋,十分凄惨。幸有党和政 府坚强领导,及时将所有灾民转移到安全地带,没有一人 流离失所。紧接着组织灾民赴山区开荒自救。我被安排到 前卫国乡(现长林村)组织灾民开荒抢种,直到四个多月 退水后,再次返回大农圩南埂的乌沙区堵口复堤指挥所, 在胡作夫区长领导下,按照县指挥部统一部署,组织群众 ,堵口复堤,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一次,秋浦河上架设 至对岸取土的简易木桥被洪水冲下的木筏冲击,危及取土 民工的生命安全。我以军人雷厉风行的大无畏精神,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