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经济学

老百姓的经济学
作者: 李丹
出版社: 中国商业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8.20
折扣购买: 老百姓的经济学
ISBN: 9787504481924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垄断:天价“买路钱” 2010年,河南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天价过路 费”案:为了逃掉 高速通行费,河南省禹州市的一位农民购买了两辆大 货车后,拿着两套 假军车牌照疯狂营运,8个月的时间里免费通行高速 公路2361次,偷逃 过路费,368万余元,获利20多万元。 暂且不讨论此案在法律层面上的意义,但就这两 个数字就足以令人 感叹:逃过了368万多元的过路费,才赚了20多万元 ,这买卖做得委实 有点不靠谱啊!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从经济学方面考虑,这和垄 断有很大关系。 什么叫垄断?打个比方,你可以摆摊卖早餐,也 可以投巨资建个五 星级酒店,但你不能自己修条高速公路,拦住大货车 收过路费。 我们都知道,竞争性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性之一 ,我们能在市场上 看到琳琅满目的产品,就是不同厂商进行激烈竞争的 结果。寡头垄断是 一种由少数卖方(寡头)主导市场的市场状态,比如, 钢铁、石油、通 信等行业。它的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缘于市场竞争的垄断。比如,微软公司一 步步壮大,最终通 过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占据了软件领域的霸主地位 ,从而形成垄断。 其二,缘于政府法定的行政垄断。比如供水、管 道煤气等一些公共 设施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如果交给市场,那么 为了获取利益,市 场参与者可能会偷工减料,而且由于所需资金庞大, 一般的市场参与者 不具备这个实力。而政府可以运用其行政手段和财政 资金,更好地完成 任务。 我们以中国通信行业的三大巨头:移动j联通、 电信为例,来看看 寡头垄断市场有什么特点。 1.厂商极少 通信行业由于规模大、进入壁垒高,能进入其中 的参与者很少。作 为国家电信体制改革后崛起的三大国有企业,移动、 联通、电信主导着 中国的通信市场,对相关产品的价格具有绝对的影响 力。 2.相互依存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使用的移动、联通手机 卡,它们的收费标 准、优惠活动会越来越接近,任何一方都不会为了短 期利益而出现“跳 楼价”的现象。它们之间存在竞争,但也相互依存。 3.产品同质化 移动推出“办移动卡,送手机”的活动,联通也 会紧随其后,“办 联通卡,送话费”;今天这家打出“亲情城市”的优 惠,明天另一家就会 推出“情侣派”……总之,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产品都 差不多,只是名称 不同而已。 4.进出市场的壁垒高 其他厂商进入相当困难,因为不仅在规模、资金 、市场、原料、专 利等方面,其他厂商难以与原有厂商匹敌,而且由于 原有厂商相互依存, 休戚相关,其他厂商不仅难以进入,也难以退出。 通信行业的性质决定了,个人的资金根本无法也 无力参与其中。同 样,一旦进入其中就很难退出,因为这不仅仅是一种 市场行为,更关系 到国家的经济大局。 打个比方,如果一家大型石油生产企业利润下滑 ,面临破产的危险, 国家会对其进行资金扶持,使其渡过难关,因为如果 该企业倒闭,会有 大批工人下岗失业,而且石油产量锐减,对国家的经 济安全也不利。 我们再来看这个“天价过路费”的案件。很多人 都知道,高速公路 能收不少钱,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高速公路收费 ,竟然比从事证券、 银行、房地产还要赚钱。 2010年,我国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显示 ,高速公路的盈利 能力甚至超过了证券、银行和房地产,是中国最赚钱 的行业。 在深市和沪市上市的路桥业公司共有19家,2010 年,房地产业的领 军企业——万科净利润率为14.36%,中国银行净利 润率37.72%,中石油 净利润率9.54%,但这19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净 利润率最高的竟达 38.76%,最低的也达到了23.59%。 “过路费”由来已久。1984年,国务院出台了“ 贷款修路、收费还 贷”政策,现有的公路网中,95%的高速公路、61% 的一级公路、42%的 二级公路都是依靠这一政策建成的。所有收费公路建 设总投资当中,接 近80%都是通过银行贷款和集资获得的。 但当高速公路的投资成本收回来之后,继续征收 的过路费又去哪儿 了呢?2008年,国家审计署对国内18个省、市收费公 路进行了审计。结 果发现,辽宁、湖北等16个省违规设置收费站158个 ,至2005年底, 违规收取通行费149亿元;浙江、安徽等7省提高收费 标准,多征收通 行费82亿多元;山东、北京等12个省市35条经营性公 路,通行费收入 高出投资成本数倍乃至10倍以上。 另外,有18个省、市政府和交通部门将291亿元 ,应专项用于还贷 的通行费收入改用于其他项目。财政性资金投入和经 营性公路所形成的 国有股权收益,以及转让公路国有资产取得的转让收 益中,有58亿元遭 闲置或被挪用,根本没有用于公路再建设或偿还贷款 ;17.9亿元被挪用 于建楼堂馆所、投资股票和对外投资,用来还贷的钱 不及收到的过路费 的十分之一。 这些做法已违背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 的初衷,实质是将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一部分责任转嫁给社会和公众。 作为公共设施的高速公路,竟然成了最赚钱的盈 利工具,而代表国 家和公众管理高速公路的交通系统国有企业,成为了 高速公路最大的受 益者。 不仅如此,由于一些部门手握重权,可以制订法 规,可以确立市场规 则,比如高速公路的收费时限是15年还是20年,是30 年还是50年,都 由它们说了算。这样,国家利益被部门化、公司化之 后,更是被制度化了。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