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茶馆里的童年/温暖你系列

月亮茶馆里的童年/温暖你系列
作者: 殷健灵
出版社: 外国文学
原售价: 1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月亮茶馆里的童年/温暖你系列
ISBN: 9787501609277

作者简介

殷健灵,1971年10月生,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18岁在上海《少年文艺》发表**作,从此与儿童文学结缘。写作体裁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评论等。主要作品有《纸人》、《1937·少年夏之秋》等近300万字。有作品集“殷健灵心灵成长小说”系列(五卷)和“殷健灵经典爱藏”系列(八卷)行世。2010年起,作品被瑞典JH PU**ISHERS全面引进,是**位被译介到瑞典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 作品曾获冰心儿童图书奖大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巨人》中长篇儿童文学奖、中国**“好书大家读”*佳少年儿童读物奖。

内容简介

第二章 麦穗和天米 金钩钩,银钩钩,你的东西给我吃, 我的东西给你吃, 要好,好到老, 不好,就拉倒。 麦穗和天米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曾经是同桌, 才两个月,麦穗就转了学。又过了几个月,却又回来 了,仍然坐在天米的边上。只是这时候的麦穗身上, 似乎多了一点儿这个年龄的小孩没有的淡淡的沉郁和 忧伤。 麦穗的名字曾经被同学们取笑过,调皮的男孩从 附近农村的麦田摘了一支青涩涩沉甸甸的麦穗带到教 室里,一边挥舞一边冲着麦穗叫:“麦穗!麦穗!” 麦穗不羞也不恼,把脸别过去,当作没听见一样。那 男孩便觉得很没趣,就随手把玩得七零八落的麦穗朝 窗外一扔。那麦穗飘飘悠悠地落在了教学楼后面的空 地上,和那些废纸果皮杂*混在了一起。这时候,麦 穗的嘴角常常会不经意地滑过一丝有些得意的笑。 厉寒冰老师却很喜欢麦穗的名字。有一回,在语 文课上讲解到“锄禾*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 餐,粒粒皆辛苦”那首诗时,不知怎的,就提到了麦 穗的名字。厉寒冰老师说:“麦穗,这名字多好。让 人联想到春天里绿油油的麦田,秋天的田野里金黄起 伏的麦浪,多有诗意啊。你们想,在蓝得透明的天空 下,一片无边的金色的麦田,在和风的抚弄下,麦穗 们轻轻地舞动着,‘沙沙沙’地唱着歌,还有三两只 好看的不知名的小鸟在麦田上啁啾着起起落落。多美 的图景!麦穗,只有那种温柔的、害羞的、喜欢梦想 的女孩子才配得上这么好的名字。” 下面的小孩子仰着脸听着,觉得厉寒冰老师用语 言画了一幅油画。天米尤其向往,羡慕麦穗的爸妈起 了个别人想都想不到的好名字。自那以后,就再也没 有同学拿名字来取笑麦穗了。 其实,他们对乡村里的麦田并不陌生。 天米和麦穗生活的这个地方有些特别。它当然不 是什么灯红酒绿的大都市,也不是闭塞的农村。它有 点像集镇,但没有集镇的那种乡土气,却带着一点儿 工业文明的痕迹。这是一个大型的钢铁企业——二十 世纪六十年代末诞生在城市边缘的计划经济的产物。 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宝野。那时候,许许多多怀 着远大抱负的人放弃了大城市的繁华生活聚集到这里 ,他们觉得自己肩上挑着很重的建设祖国的担子,他 们在心里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从宝野到离它*近的城市,*少得坐两个小时的 车,人们难得进一回城。住在宝野的人推开窗就能望 见碧绿的田野。天米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家的房 子附近就有农民的村舍,他们养着牛、喂着猪,关着 窗都能听见牛们哞哞的叫声。宝野建在一片绵延的丘 陵上,所以那里随处可见水泥砂石砌成的楼梯和坡道 。走在路上,小孩子们总有玩游戏的感觉,一路上上 下下的,就走出很多趣味来。来自大城市的人都固执 地有些骄傲地说着自己城市的方言,和当地人似乎格 格不入。即使是外地分来的大学生,慢慢地也学说起 了这种方言。说着这种方言的人,一辈子都改不了口 音。 麦穗和天米刚刚有些熟悉了,却忽然转了学。麦 穗的爸爸是炼铁厂的**工程师,那年十月份的时候 ,给包头的一个*大的钢铁公司调了去。麦穗和妈妈 也跟着一起去了。天米记得麦穗走之前,厉寒冰老师 还特意让大家从田边摘了好些黄灿灿的野**,编成 小小的花环送给她。宝野附近的山坡上开满了野** ,茎秆矮矮的,每到春天,就像漫天的星星一样冒出 来。厉寒冰老师把野**环递给麦穗,说:“这些小 花,即使干枯了,也能嗅到浓浓的**香。你嗅到花 香的时候,一定能想起大家。” 天米看着麦穗接过花环,鼻子里酸酸的,**次 感觉到分别的悲伤。 那天,下着大雨。天米他们的教室是学校里*矮 的一幢房子,红砖墙,木窗户,雨点打在黑色的瓦片 上,发出噼噼啪啪很大的声响。那声音似乎就在头顶 ,于是,就有孩子抬起头来看,疑惑是房顶漏了。嘈 杂的雨声反倒衬托出一种异样的安宁和忧伤,在*光 灯薄薄的光线下,麦穗的脸看上去有些模糊。 麦穗走后,天米边上的座位就换上了别的孩子。 可是没有想到,麦穗刚刚有些淡出天米和大家的记忆 了,她又忽然地回到了他们中间。 麦穗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一年级的下半学期了。 她像一个新生一样被厉寒冰带进了教室,战战兢兢地 靠在讲台边上,垂着眼睑,不敢看大家。天米一眼看 见麦穗的袖管上刺目地别了一枚黑纱。那天的麦穗穿 着一件咖啡色的尼龙短外套,黑色的裤子,整个色调 都很暗淡,可那枚黑纱还是像强光一样刺痛了很多孩 子的眼睛。 教室前面的黑板上面,正并排悬挂着两幅画像, 一个是***,一个是***。大家在心里都隐隐约 约地明白,那个叫***的老人,在中国代表了一种 象征。几年前,当这位老人去世的时候,全国上下都 成了黑纱和哀乐的海洋,那些戴在人们手臂上的标志 黑蝴蝶一样地在寒风里飞舞,冰冻了那一年所有的人 的表情。 P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