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元(名师导读美绘版)/暖心美读书

微纪元(名师导读美绘版)/暖心美读书
作者: 刘慈欣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4.60
折扣购买: 微纪元(名师导读美绘版)/暖心美读书
ISBN: 9787535492609

作者简介

刘慈欣,首位获得世界科幻奖“雨果奖”的亚洲作家,中国科幻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连续九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2015年,凭借长篇小说《三体》成为亚洲首位“雨果奖”获得者。因为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巨大贡献,于同年获得银河奖“科幻功勋奖”。 刘慈欣的作品兼具科学探索与人文关怀,在世界科幻文学中树立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其“三体三部曲”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内容简介

《末*三部曲》之一 流浪地球 刹车时代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 秋天和冬天。 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 止转动。 地球自转刹车用了四十二年,比联合** 的计划长了三年。妈妈给我讲过我们全家看*后一个 *落的情景,太阳落得很慢,仿佛在地平线上停住了 ,用了三天三夜才落下去,当然,以后没有“天”也 没有“夜”了,东半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有十 几年吧)将处于永远的黄昏中,因为太阳在地平线下 并没落深,还在半边天上映出它的光芒。就在那次漫 长的*落中,我出生了。 黄昏并不意味着昏暗,地球发动机把整个北半球 照得通明。地球发动机安装在亚洲和美洲大陆上,因 为只有这两个大陆完整坚实的板块结构才能承*发动 机对地球巨大的推力。地球发动机共有一万二千台, 分布在亚洲和美洲大陆的各个平原上。从我住的地方 ,可以看到几百台发动机喷出的等离子体光柱。你想 象一个巨大的宫殿,有雅典卫城上的神殿那么大,殿 中有无数根顶天立地的巨柱,每根柱子像~根巨大的 *光灯管那样发出蓝白色的强光。而你,是那巨大宫 殿地板上的一个细菌,这样,你就可以想象到我所在 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了。其实这样描述还不是太准确, 是地球发动机产生的切线推力分量刹住了地球的自转 ,因此地球发动机的喷射必须有一定的角度,这样天 空中的那些巨型光柱是倾斜的,我们是处在一个将要 倾倒的巨殿中! 南半球的人来到北半球后突然置身于这个环境中 ,有许多人会精神失常的。比这景象*可怕的是发动 机带来的酷热,户外气温高达摄氏七八十度,必须穿 冷却服才能外出。在这样的气温下常常会有暴雨,而 发动机光柱穿过乌云时的景象简直是一场噩梦! 光柱蓝白色的强光在云中散射,变成无数种色彩 组成的疯狂涌动的光晕,整个天空仿佛被白热的火山 岩浆所覆盖。爷爷老糊涂了,有一次被酷热折磨得实 在*不了,看到下大雨喜出望外,赤膊冲出门去,我 们没来得及拦住他。外面雨点已被地球发动机超高温 的等离子光柱烤热,把他身上烫起了一层皮。 但对于我们这一代在北半球出生的人来说,这一 切都很自然,就如同对于刹车时代以前的人们,太阳 星星和月亮那么自然,我们把那以前人类的历史都叫 作前太阳时代,那真是个让人神往的黄金时代啊! 我在小学入学时,作为一门课程,教师带我们班 的三十个孩子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这时地球已经完 全停转,地球发动机除了维持这个行星的这种静止状 态外,只进行一些姿态调整,所以在从我三岁到六岁 这三年中,光柱的光度大为减弱,这使得我们可以在 这次旅行中*好地认识我们的世界。 我们首先在近距离见到了地球发动机,是在石家 庄附近的太行山出口处看到它的,那是一座金属的高 山,在我们面前赫然耸立,占据了半个天空,同它相 比,西边的太行山山脉如同一串小土丘。有的孩子惊 叹它如珠峰一样高。我们的班主任小星老师是一位漂 亮姑娘,她笑着告诉我们,这座发动机的高度是一万 一千米,比珠峰还要高一千多米,人们管它们叫“上 帝的喷灯”。我们站在它巨大的阴影中,感*着它通 过大地传来的振动。 地球发动机分为两大类,大一些的叫“山”,小 一些的叫“峰”。我们登上了“华北794号山”。登 “山”比登“峰”花的时间长,因为“峰”是靠巨型 电梯上下的,上“山”则要坐汽车沿盘“山”公路走 。我们的汽车混在不见首尾的长车队中,沿着光滑的 钢铁公路向上爬行。我们的左边是青色的金属峭壁, 右边是万丈深渊。车队是由50吨的巨型自卸卡车组成 ,车上满载着从太行山上挖下的岩石。汽车很快升到 了5000米以上,下面的大地已看不清细节,只能看到 反射的地球发动机的一片青光。小星老师让我们戴上 氧气面罩。随着我们距喷口越来越近,光度和温度都 在剧增,面罩的颜色渐渐变深,冷却服中的微型压缩 机也大功率地忙碌起来。在6000米处,我们见到了进 料口,一车车的大石块倒进那闪着幽幽红光的大洞中 ,一点声音都没传出来。我问小星老师地球发动机是 如何把岩石做燃料的。 “重元素聚变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现在给你们还 讲不明白。你们只需要知道,地球发动机是人类建造 的力量*大的机器,比如我们所在的华北794号,全 功率运行时能向大地产生150亿吨的推力。”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