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底的河流/阳光文库

湖底的河流/阳光文库
作者: 彭家河|责编:申佳//林薇
出版社: 阳光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80
折扣购买: 湖底的河流/阳光文库
ISBN: 9787552550849

作者简介

彭家河,四川省南部县人,四川省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届西南班学员。已在《山花》、《花城》、《散文选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杂志、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近百万字。有散文入选《2011中国散文年选》、《散文选刊2012年度佳作》,已出版散文集《在川北》。

内容简介

雨开花 雪是来自天堂的花,是盛开的雨。落雪的大地是等待春风 翻开的白皮书。 入冬后,从岷山刮过来的风干燥冰冷,打在脸上生疼,风 中仿佛带着雪的消息。川北乡下的人都把这种风叫雪风,是雪 来之前的通风报信。但是成都平原的季节变换与川北山区不一 样。成都平原的西北边是一排连绵起伏的山峦,在明净的日子 里可以看到终年积雪的山巅,宛如晶莹的王冠在蓝天下熠熠生 辉。成都平原一人秋,风向就变,雪的消息不到个把小时就会 传到大街小巷、家家户户。特别是冷,成都平原是说到就到。 上午还是好端端的暖阳晴空,难得蜀犬吠日一回,一转眼,雪 风就到了,说入冬就入冬了。我到成都之后,给孩子添减衣服 最为麻利,成都的气温说变就变,风寒却从来不会预告,我因 此成为一个对穿衣戴帽、食宿住行十分留意的男人。川北却不 一样,川北山区,层峦叠嶂,从北方过来的风,好不容易越过 秦岭,一路还得突破犬牙交错的大小山脉,等到了我们村子, 寒风已变成强弩之末,气如游丝。川北的冷和热,虽然一时半 会儿来不了,但也一时半会儿走不掉。热会热得更加持久,冷 会冷得日益深沉,所以衣服也不用换那么快、那么勤。成都平 原的雪风虽然来得早来得快,但雪却来得晚,甚至十年八年不 来。川北老家村子的雪风虽然来得晚,但是守信,雪风一过, 雪跟着脚就来了。 乡下人对雪的脾气也摸得透。如果是上午开始飞雪,老农 们都会摇摇头说:“这雪估计要下黄。”早上飘的几片雪,在 瓦片上经不起中午炊烟的烘烤,早早地就变成水一滴一滴从房 檐上落下来。更多时候,全家人在灶屋里围着火堆吃午饭时, 不知谁喊一声“下雪了”,全村人都会端着碗跑到门外,看洁 白的雪花在半空中随风飞舞,山水间密密麻麻、铺天盖地,如 同干军万马一路浩荡奔袭。老农们看这阵势,都说这雪晚上就 会乍起,明天就好看了。 去年我到南京,特意寻访雨花台,得知高僧云光法师当年 在此设坛讲经,感动上苍,落花如雨,此地遂命名为雨花台。 在秋日的午后登临古雨花台,木末风高,万物萧瑟,金陵风物 尽收眼底,楼台烟雨的胜景早已不在。独自在这座让人沉重的 山间行走,细细品味雨花,是雨,是花,还是花如雨、雨如 花?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没人细说云光法师是什么季节在金陵 城南的山冈讲法,当日盛况如何,更没有具体描述乱坠的天花 是何色何形何味,总之是天花乱坠、盛况空前。出家人不打诳 语。我想,这事应该不会是空穴来风或者无中生有。那雨花是 何种花呢?回蓉后一直思忖此事,不甚了了。想不到元旦前 夕,蜀中普降大雪,成都平原虽然星星点点,但漫天飞雪,全 然天花乱坠。我豁然开朗,雪不就是天上散落的花吗?雪不就 是雨的花吗?南京雨花台的得名何尝不是云光法师冬日说法而 遇天降瑞雪的永久缅怀呢?雨花台难道不可以理解为赏雪台 吗? 在乡下,到了夜里,只听得沙沙声不歇。天亮一开门,一 片雪亮扑面而来,雪终于乍起来了。瓦顶、菜地、麦田、山坡 全都被白雪包裹起来,天地万物蓬松饱满、晶莹剔透。原来, 人们营造的童话世界、浪漫天堂就是雪后的村庄。我很少乘坐 飞机,在仅有的几次旅途中,提心吊胆观察窗外的万米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