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小百科

中国文学小百科
作者: 编者:王俊|责编:孙祖和
出版社: 河南人民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2.80
折扣购买: 中国文学小百科
ISBN: 978721507949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中国文学足迹概览 源于生活——文学艺术的起源 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它的产生要一直追溯到人 类生活的最原始阶段。原始人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由于 精力的张弛和工具动用的配合,自然地发生劳动的呼声。 这种呼声因具有一定的规律,于是就产生了节奏。这种简 单的节奏就是音乐、舞蹈的节拍和诗歌韵律的起源。 在远古时代的村落中,每当春天到来、准备开始农耕 之际,村民为了祈求丰盛的收成,要举行祭祀之类的活 动。秋天收获之后,也要举行类似的活动、仪式,从中便 产生了歌谣,这些歌谣就成了中国文学的源泉之一。 浪漫幻想——中国古代的神话 在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们同自然作斗争 时,不可能了解并掌握自然的规律,因此就把自然界的各 种变化归于神的意志和权力。在他们的心目中,一切不能 被人类征服的自然现象都被形象化、人格化了。随后,他 们又依照生产劳动或生活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了许多 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神话的起源。 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女 娲补天》《后羿射日》《鲧、禹治洪水》等。古代神话是 浪漫主义文学的萌芽,它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那种新 奇奔放的幻想,为启发作家的想象力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 材和艺术形象。 集成大作——《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自西周初年 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部 分。它们的创作年代很难一一具体指出,但从其形式和内 容的特点来看,可以大体确定:“周颂”全部和“大雅” 的大部分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大雅”的小部分和“小 雅”的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国风”的大部分和 “鲁颂”“商颂”的全部则是东迁以后至春秋中叶的作 品。 《诗经》特别是其中民歌部分所表现的“饥者歌其 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 它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而不 要把文学看成流连光景、消遣闲情的东西。历代民歌是它 的嫡传,从汉魏乐府直到近代歌谣都深刻地体现了这种精 神,历代进步文人在创作中倡导“比兴”“风雅”,实质 上也就是倡导《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出现以及它的 思想性和艺术性成就是我国文学发达的标志,在我国乃至 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 开创先河——屈原与《离骚》 辞开始浮现于文学史的表层是因为战国末期楚国屈原 的出现。屈原是楚王室的同族,也是一名重臣。但由于政 治斗争的失败,被逐出都城,流放于洞庭湖周边地区,最 后自投汨罗江而死。他采用楚地的方言和歌谣,创造出一 种文学形式,后世称之为“楚辞体”,其中最著名的便是 《离骚》。 屈原回顾了自己以前的人生道路,感叹自己尽管在热